以下是含有Flexport的搜尋結果,共20筆
心元資本今日於台北舉辦十周年慶祝年會,邀集全球逾百位頂尖機構投資人、家族辦公室及創業團隊來台共襄盛舉。自2015年成立並募集首檔基金以來,心元資本十年間已陸續募集5檔基金,總管理資產(AUM)達4.62億美元,成功完成5件IPO(首次公開發行)與15件MA(併購案),全球投資組合總估值突破520億美元。
因運力增加和中東衝突的影響,上海出口貨櫃運價上周回跌7%,結束連續五周漲勢。
中美關稅戰和緩,航運盼到及時雨。滙豐證券指出,各大航商自大陸輸往美國貨運量近期見到回溫,預期貨物趕在關稅豁免時期搶運趨勢成立,急單推升旺季高峰提早來臨,升評台系航運指標股長榮「買進」、推測合理股價270元。
美中加徵關稅展緩實施,航運盼到及時雨。匯豐證券指出,各大航商自大陸輸往美國貨運量近期見到回溫,預期貨物趕在關稅豁免時期搶運趨勢成立,急單推升旺季高峰提早來臨,升評台系航運指標股長榮(2603)至「買進」。
美國貨運代理商飛協博(Flexport)創辦人彼德辛(Ryan Petersen)指稱,川普關稅衝擊全球並波及美國企業,尤其對美國小企業造成致命打擊,最壞結果是成千上萬家小企業倒閉,數百萬計民眾失業。
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揮動對等關稅大刀下,首批出口的商品已運抵美國港口,航運業人士指出,來自中國的貨運量減少逾一半,美國零售業預計商品短缺潮即將湧現。此外,美國的對等關稅也波及長期扮演中轉貿易角色的香港,12日起的一周內,41%從香港到北美西海岸貨櫃遭到取消。
美國與中國終於要在本周六(5月10日)舉行這場貿易戰開打以來的第一次高層級會談,據CNN報導,這是一齣不得不上場的「大和解」戲碼。
中美關稅戰升溫之際,讓原本陷入低盪的中歐經貿關係出現轉圜,但歐盟始終擔憂中國無法銷美的巨量產品會改銷歐洲,衝擊當地市場與產業。歐盟高層已向中方提出要求,要防止原本出口美國的商品轉而充斥歐洲。
美國關稅衝擊令企業用盡辦法因應,即使AI有侷限性,也被用來評估關稅影響,協助他們在供應鏈被打斷時如何應對。供應鏈技術服務商Altana科技長史瓦茲(Peter Swartz)說,許多公司仍未弄清關稅戰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布,暫緩對中國大陸以外的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90天,僅維持已生效的一致性10%關稅;而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關稅,則即刻提高至125%。這使海運業者受到極大干擾,尤其是亞洲到美國的航線,是此次關稅政策影響最劇烈的市場。
波音公司的噴射客機又出狀況!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一架以波音767執飛的航班,美東時間周五(26日)一早從紐約飛往洛杉磯,航機起飛沒多久,機組員察覺怪聲與震動異狀,緊急返航甘迺迪機場,航機落地後地勤人員發現右翼逃生梯竟已脫落不見。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會調查此事。同一航班在去年6月也出過逃生梯突然爆開的意外。
上周,有艘新加坡船籍,長約300公尺可裝載1萬個標準櫃(TEU)的貨櫃船,正準備從美國東岸巴爾的摩,開往斯里蘭卡可倫坡時,不慎撞到當地大橋的橋墩。經濟學家預估,大橋倒塌以及巴爾的摩港口封閉,應該會對當地經濟造成好幾個月的損傷,但應該有限。
「達利」(Dali)號貨櫃輪周二(26日)撞上巴爾的摩地標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導致大橋坍塌,還可能有多達6人喪生。
裁員潮持續延燒,將近4成的企業老闆坦言,公司會在今年進行裁員,且高達5成的人表示,公司已經凍結招聘工作,這些高管認為經濟衰退是最主要的潛在隱憂。事實上,目前已經公開裁員計畫的企業,包括Google、花旗、亞馬遜、微軟、Nike及英特爾等大廠。
在安全控制、保護主義以及中美關係不穩的背景下,一些大型國際性品牌考慮或已開始採取行動,從中國轉移到更友好國家以降低風險,但美國餐飲類仍看好中國的龐大市場,肯德基的中國門市已突破1萬家,麥當勞、星巴克也都計畫繼續擴大當地市場。
散裝行情2024年打「鐵」趁熱,隨鐵礦砂價格高掛,澳洲等礦商1月出口量增,貿易商年前補庫存,令海岬型船平均日租在2.8萬美元有撐,較歷年同期反常的「好」,市場看好上半年鐵礦砂維持高檔刺激追貨,關鍵就看年後,海岬型船行情是否仍有好戲。
一些國際品牌在保護主義以及中美關係不穩的背景下考慮轉移到其他國家,不過過美國餐飲類卻依舊看好中國這塊龐大市場。著名的美國速食餐廳肯德基中國門市已突破1萬家,麥當勞、星巴克也都計畫繼續擴大中國市場。
在安全控制、保護主義以及中美關係不穩的背景下,一些大型國際性品牌考慮或已開始採取行動,轉移到更友好的國家,對復甦乏力的中國大陸經濟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但美國餐飲類卻看好中國這塊龐大市場,肯德基中國門市已突破1萬家,麥當勞、星巴克也都計畫繼續擴大中國市場。
在安全管控與保護主義引發不安、美中關係又不穩定之際,一些全球知名品牌正考慮或已開始將產線移出中國,但對中國來說,外資領域至少有一個亮點:美國連鎖速食產業。
今年對中國大陸經濟來說是嚴峻的一年,受到美國為首的國家打壓,以及脫鉤的政治影響,全球知名品牌像是德國的愛迪達、美國的蘋果甚至韓國的三星等,都在尋找能替代大陸地位的合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