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LRASM的搜尋結果,共15筆
近期,美國空軍的B-2「幽靈」匿蹤轟炸機在挪威外海的演訓當中,成功以高CP值精準炸彈QUICKSINK擊沉退役艦艇,再度引起關注。其實,這並非美國空軍利用B-2擊沉退役艦艇的演練,去(2024)年7月美軍在RIMPAC的演練也曾經演練這樣的戰法。
根據國防部日前公布的「114年上半年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列管軍品清單」,首次出現「長程次音速反艦巡弋飛彈」的名稱。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分析,此型飛彈被視為是國軍彌補現有反艦飛彈射程不足的關鍵武器,其性能有望超越現有雄三飛彈,成為國軍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殺手」,大幅提升海上嚇阻共艦能力。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25日報導,為應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戰略競爭態勢,美國國防部近日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新臺幣297億元),增購AGM-158B「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JASSM),和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2款新一代空射遠距打擊武器,以持續強化美軍打擊與嚇阻能量。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9日報導,美國空軍已在2026財政年度預算提案中編列逾5千萬美元(約新臺幣14.75億元)經費,為B-1B轟炸機加裝「彈性模組化裝載」掛架(Load Adaptable Modular Pylon,LAM),透過提升攜掛彈藥數量、拓展長程打擊彈性。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18日報導,美國海軍航空系統指揮部(NAVAIR)和洛克希德馬丁集團展開協商,將為美國空軍F-16戰機整合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藉此提升遠距反艦戰力,加強應對中共侵略威脅。
美國國防承包商洛馬公司最近成功地在F-35B隱形戰機上整合了AGM-158C遠程隱形反艦導彈LRASM,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項新的戰力提升讓F-35晉升為「航母殺手」,而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中共海軍的新式航母,將是其主要的目標。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4日和F-35帕圖森特河綜合測試部隊(F-35 Pax River Integrated Test Force)完成了一項初步飛行測試,讓長程反艦飛彈(LRASM)與短場/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合體。
美國軍火巨擘洛克希德馬丁公司4日宣布,近期與美軍合作,由F-35B戰機首次搭載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進行整合與飛行測試,可望大幅拓展該型戰機的反艦戰力,應對未來戰場環境。
美國第412試飛聯隊指揮官道格.威克特 (Doug Wickert) 將軍在一場演講中談及共軍的規模與現代化裝備先進程度皆優於美軍,一旦美中因台海而爆發衝突,美軍仍可以依靠B-21隱形轟炸機扳回劣勢。不過他沒有提及美國空軍已決定將採購100架B-21的承諾延後,要到2030年代的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NGAD)服役後再進行採購。而如此一來,美軍要如何應對他們預測的2027或2030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9日報導,美國空軍最新型F-15EX「鷹式二型」(Eagle ll)與現役的F-15E戰機,有望透過加裝數位化介面,整合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大幅強化遠距精確打擊戰力。
中國科學家聲稱,已獲得美軍最新匿蹤反艦飛彈的關鍵參數,並加以應用在戰爭模擬上。
巡弋飛彈曾在美伊波灣戰爭上大出風頭,次音速巡弋飛彈為美蘇等國在冷戰時期,以魚叉、冥河等反艦飛彈為基礎而衍生的產物,後為全球各國仿效設計。此類武器系統,發射後展開彈翼,以超低空、貼地姿態飛行,躲避陸基/海基型雷達偵測。同時,藉由巨大的彈體尺寸,可攜帶重磅彈頭和大量燃料,進行超長距離飛行。現役次音速巡弋飛彈性能不斷改良,包括導引、動力、匿蹤、尋標等,目前主要有3款改良與新製的巡弋飛彈介紹如後。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24日報導,美國海軍F-35C戰機,近期掛載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展開飛行測試,其匿蹤、長程與優異抗干擾性能,可望強化美軍「攻勢性反水面作戰」(OASuW)能量,以應對印太地區潛在威脅。
美國海軍22日證實,於19日在夏威夷附近海域舉行「環太平洋24」(RIMPAC 24)聯演的「擊沉演習」(SINKEX)課目,並由美軍與盟邦發射多枚飛彈,擊沉靶艦「塔拉瓦號」(LHA 1),藉此展現反艦武器作戰效能,並向潛在對手發出明確嚇阻信號。
台灣空軍可望獲得取代魚叉飛彈的新一代長程對艦飛彈?國防部今天公告一項最新採購武器決標公告,台美已簽署一筆高達172億2千餘萬元的戰機飛彈採購案,由於標案上註明為「戰機制空/面武器籌購」,由於履約地點就是空軍新成立,未來配置F-16V BLK70的台東第7戰術戰鬥機聯隊,因此外界研判有可能是新型長程空對艦AGM-158B/C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