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UNFCCC的搜尋結果,共87筆
日本日前已公布2035年較峰值減碳目標為60%,韓國近日也宣布2035年將較峰值減少53%至60%,而我國2035年目標較峰值減少43%至47%,目標不止落後,且隨著我國邁入非核家園、再生能源進度落後,恐怕連2025年10%目標都難以達成。
身處於全國最多元、擁有領先人才的台灣大學,台大森林系有極佳的優勢與條件,以台灣廣袤的綠色疆域,作為長年教學暨研究的核心與基地。不同於十多年前,從事生物多樣性或野外工作的研究者,被視為社會邊緣人,自然保育總被視為是政府和學界的事,且森林的角色多數與木材栽培和收穫相關。而今,整體情勢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青蔥綠地被放入整體社會與地球環境的脈絡中,有系統地理解與制度治理,被賦予了更多元的意義,是陸域生態系的支柱,是碳循環的主要來源,也是人類社會與自然永續共存的關鍵。
聯合國大會9日即將開議前夕,我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發表演說,呼籲各國團結反制中國等威權政體片面改變現狀、扭曲二戰史實與不當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納入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以有效避免戰爭,與全球互助共榮。
大陸駐以色列大使館微信公眾號「以館為家」消息,當地時間24日,以色列議會多名議員連署聲明,呼籲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UNFCCC)。中國大陸駐以色列大使館發言人表示,這是台灣民進黨當局不擇手段在國際上推進台獨的又一例證。以色列個別議員挑頭支持台灣參與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與的國際組織,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戰。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已向以方提出嚴正交涉。
捷克參議院29日通過中共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文,以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決議案,外交部今天表示,該決議展現捷克參眾兩院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充分彰顯台捷關係密切友好,也呼籲國際社會持續以具體作為反制中國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
美國川普政府25日解散氣候外交辦公室,這可能意味著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將不會出席今年11月,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峰會。與此同時,川普關稅戰恐重創我出口產業,業界呼籲免徵或緩衝碳費以協助業者因應,環境部長彭啟明26日則未鬆口,表示碳費明年5月31日才要繳交,「說什麼還太早」。
企業及民眾重視並實踐淨零碳排,「自願」做好、做滿才是最佳境界。環境部「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正式公布,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將進一步汲取國際經驗,發展自願性碳市場,以及智慧碳城市,加速綠色數位轉型,運用創新科技解決環境問題,開創綠色經濟新契機。
好不容易盼來了春回大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雖說氣候異常頻仍,總是不脫四季更迭的簡單規律;但2025開年以來的世局多變,卻讓人不禁思量著「毅」與「易」的差異。
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於巴黎氣候大會(COP21)上通過《巴黎協定》,目的是設定全球減碳目標,防止全球氣溫上升超過攝氏1.5度。不過,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發布的《2024排放差距報告》指出, 2023年的碳排放量高達57.1億噸,創下新高!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9日接見義大利眾議院跨黨派議員訪團,對該院外交委員會去年9月通過友台決議案,並支持所有協助台灣突破外交孤立的倡議表示感謝,期盼未來台義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也相信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兩岸民眾與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
每年11月我們都會見證一個數萬人參加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今年是第29屆(簡稱COP29),事實上,此會議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定等三個聯合國環保公約締約國會議,其中京都議定書是UNFCCC的補充條款,而巴黎協定是取代京都議定書的聯合國氣候公約,目標是全球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
捷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2日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決議案,外交部對此表達高度肯定及誠摯感謝,並呼籲國際社會持續以實際行動反制中國錯誤詮釋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
賴清德總統台北時間5日上午在過境美國關島,參加關島總督古蕾露(Lourdes Leon Guerrero)的歡迎早餐會,進到「總督府官邸」作客的高層政要;此外,賴清德也將參訪關島議會,成為第一位進入關島議會的中華民國總統。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峰會(UNFCCC),11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大會(COP 29)。會前各界並未寄予太多期望,但整個會議也不是一事無成。借用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話語,就好像站在榮枯線上,若再消極一點就算退步,若再積極一點就算進步。本次氣候峰會最受矚目的兩大議題,一是「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另外是如何透過國際合作的彈性機制,來達成巴黎協定規定的「國家自定貢獻目標(NDCs)」。
在亞塞拜然巴庫所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9)11月22日閉幕,台達此屆仍積極參與,21日主辦官方周邊會議,與美國建築師協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國際規範委員會同台,共同討論如何善用核心技術,發展建築節能相關解方。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24日達成協議,除2035年前氣候融資每年提高至3,000億美元,由聯合國(UN)認證的跨國碳排信用交易機制最快明年推出,被視為大會達成兩大重要的里程碑。
台達電(2308)首次將針對AI耗能所提供的電源及散熱全方位解決方案帶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9),透過台達的液體冷卻技術,協助客戶達成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力使用效率)約1.1的綠色資料中心,並分享台達美洲區總部的淨零建築,以及遭逢氣候災難後提升建築韌性的實績作為經驗交流。
快時尚風潮席捲全球,潮流更迭快速,大量衣服在短時間內被製造及丟棄,但在製造、運輸及回收的過程,都會對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根據調查,時尚產業每年所產生的碳排量約占全球約10%。對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 於2018年發起《時裝業氣候行動憲章》,盼能夠在2025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陷入僵局,他們希望剛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能為氣候峰會注入動能。G20峰會18日在巴西開幕,全球暖化引發的外交緊張局勢預定成為G20峰會的中心議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祕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已致函G20領導人,希望他們可共同努力,尋求在建立氣候變化資金來源上有突破,以推動發展中國家落實氣候轉變承諾。
COP29(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全球矚目,遠東集團旗下元智大學副教授尤淨纓受邀在官方主場以遠東新世紀「循環經濟產品」與「減碳績效」為主軸進行兩場演說,並展示遠東新世紀以海洋回收廢棄物再製而成的2022 FIFA「海洋回收環保抗爆球衣」以及「100%回收聚酯運動鞋」,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更對台灣的創新實力感到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