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傑登醫師的搜尋結果,共25筆
今年流感公費疫苗已經開打,台灣首次引進「鼻噴式」自費流感疫苗,為害怕打針、有暈針史的人,提供一個新的選擇,不過,家醫科醫師盧易呈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並非人人適用,包括未滿2歲或年滿18歲,或有氣喘、免疫不全病史、近期有服用抗病毒藥物等族群,均不適用鼻噴式流感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已經開打,但有些人會想選擇自費疫苗,希望增加保護力。對此,兒科醫師傑登表示,不論是公費或自費,今年國內流感疫苗皆為三價,並沒有更多價的選項。不過,自費疫苗今年新增鼻噴劑類型,適合2到17歲未成年人接種,但氣喘體質者須特別小心,接種前應由醫師評估。
天氣炎熱,加上午後常有雷陣雨,蚊子也變多。坊間流傳愛吃肉的人,因為體質偏酸,容易被蚊子叮咬,對此,食藥署表示,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容易被蚊子叮咬的6大原因,包括深色衣物、噴香水、血型、體溫、二氧化碳與體味,在戶外想防蚊,定時噴防蚊液與穿著長袖衣物,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夏日許多家長會帶孩子到泳池或海邊戲水消暑,兒科醫師傑登表示,根據不同顏色泳衣在泳池與天然水域的可見度做比較,粉紅、橘色和紅色泳衣最顯眼,其中以紅包色或三角錐色系的泳衣有助及時被發現,大幅提高安全性;相反地,白色、淺藍和灰色泳衣則容易隱形,增加溺水風險,提醒家長,到不熟悉的水域時應加強看護,並讓孩子穿救生衣,以降低意外發生率。
現代人工作繁忙,常常邊吃飯邊用電腦,小心把細菌、黴菌吃下肚。兒科醫師傑登近日分享一項實驗,在不同狀態下的手碰觸白吐司後,放置一段時間,並觀察吐司的變化,結果顯示碰過電腦鍵盤後再摸吐司,整片吐司竟長出滿滿的黴菌和細菌;只噴酒精、沒用肥皂洗手摸過的,也有將近一半變黑。醫師提醒,吃東西前應以肥皂加流動清水搓洗超過20秒,才是真的乾淨。
最近全台多雨、溼氣重,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她的家中常備溼度計,只要溼度大於60%,她就會開除溼機,除到最佳濕度55%時,才會停掉;兒科傑登則建議開除溼機時,可搭配電風扇一起使用,除溼效果會更好。
最近全台多雨、溼氣重,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她的家中常備溼度計,只要溼度大於60%,她就會開除溼機,除到最佳濕度55%時,才會停掉;兒科傑登則建議開除溼機時,可搭配電風扇一起使用,除溼效果會更好。
近日有民眾拍攝影片表示,鳳梨、柳丁、西瓜及芒果可能會影響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還會引起皮膚病、腹瀉等問題,1歲以前的小朋友絕對不能碰,但兒科醫師傑登指出,目前唯一明確禁止1歲以下小朋友食用的天然健康食物只有「蜂蜜」,其他食物只要適齡、適量、適當處理都沒有問題。
日本近日百日咳疫情嚴峻,據日媒報導,4月7到13日單周共計1222例,已連續3周達2018年以來單周最高紀錄,並發生嬰兒重症及死亡案例。傑登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若家中小朋友出現咳嗽連續不止及面紅耳赤、咳到無法入睡、呼吸變得困難就要多注意,情況嚴重甚至可能咳到肋骨骨折。
在台灣,梅雨是僅次於颱風的重要水資源,約占全年總降雨量的5分之1。關於台灣梅雨季月份、成因、持續時間,以及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身體排濕方法與居家防霉對策,一次完整整理。
水煮蛋剝開來蛋黃是灰綠色的,到底有沒有毒?兒科醫師傑登表示,近日一名母親稱雞蛋煮太久導致蛋黃變灰綠色有毒,但又怕半熟蛋對孩子身體不好,讓她很苦惱,但其實蛋黃變成灰綠色只是正常的化學變化,並不會產生毒性,且雞蛋上常常有沙門氏菌附著,半熟蛋可能因此導致嚴重腸胃炎,反而不適合小朋友食用。
農曆春節後全台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居高不下,上周仍有超過21萬人次就醫,是2021年以來同期最高,且群聚案例98.7%都是諾羅病毒釀禍,傑登醫師提醒,有5種病毒是酒精殺不死的,諾羅病毒只是其中一種,還有輪狀病毒、腺病毒、腸病毒及鼻病毒都不怕酒精,提醒民眾用肥皂勤洗手,否則一不小心染病,恐會拉到懷疑人生。
疾管署昨(11日)公布監測,上周腹瀉門急診就人次衝破30萬,創10年新高,群聚案件,98.6%檢出諾羅病毒。兒科醫師傑登也曾感染諾羅,發燒加上1天腹瀉10次,整個人幾乎黏在馬桶上,提醒腸胃炎時應少量多餐,補充低纖維、高蛋白的食物,如白米飯、水煮蛋、清蒸魚等,最NG的飲食為白吐司、白粥,營養不均衡,反而好的慢。
俗稱「小護士」的曼秀雷敦軟膏是許多家庭必備藥品,不慎割傷時,常會拿來擦傷口,不過,兒科醫師傑登表示,這款軟膏主成分是薄荷與樟腦,可用於緩解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搔癢紅腫或輕微的肌肉關節痠痛,但沒有殺菌效果,別再拿來擦傷口,且嚴禁用於蠶豆症與2歲以下幼兒,以免可能危害健康。
有人說吃蘋果可改善便秘,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兒科醫師傑登表示,多數情況下,吃蘋果能促進排便,但若吃了蘋果,沒搭配足夠水分,蘋果中的非水溶性纖維,會吸收腸道內的水分,反而加重便秘,因此若想改善便秘,建議吃帶皮蘋果且攝取充足水分;若正值腹瀉,則要吃削皮蘋果,果肉中的果膠能保護腸壁,緩解腹瀉嚴重度。
疾管署18日示警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小兒科醫師傑登指出,最近被諾羅病毒感染腸胃炎的病人很多,連他也中鏢,發燒加上1天腹瀉10次,整個人幾乎黏在馬桶上,提醒腸胃炎時應少量多餐,補充低纖維、高蛋白的食物,最NG的飲食就是白吐司、白粥,營養不均衡,反而好的慢。
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小時候打針都往屁股打,為什麼現在反而很少打在屁股上?兒科醫師說明,主要有3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怕影響坐骨神經,「不小心刺中就糟了」。
最近生病的人好多,腸病毒、流感都可能造成喉嚨痛,小兒科醫師傑登表示,腸病毒誘發皰疹性咽峽炎,讓病童痛到不吃不喝,是常有的事情,要小心低血糖和脫水,提醒在稍微能夠吞嚥後,可攝取富含維生素A、C、鋅、Omega-3與蛋白質等食物,尤其強推「維生素C之王」芭樂,可使嘴破好的快。
5月19日起口罩令全面解除,醫療院所及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小兒科醫師傑登醫師表示,雖然進入醫療院所已不強制戴口罩,但他仍建議要戴,因醫院本身就是個大毒窟,戴口罩能有效預防感染。
腸病毒肆虐全台,創下10年同期新高,全台破250班停課,其中光是台中就佔3分之1,共有86班停課,被列入腸病毒高風險區域。醫師透露,如果是以皰疹性咽峽炎為主要症狀的孩子,在病程第2、3天通常喉嚨會有一大堆破洞,痛到不吃不喝是常有的事情,進而引發低血糖和脫水,建議可吃1水果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