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部用電的搜尋結果,共27筆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AI伺服器大廠緯穎2日舉行內湖總部大樓動土典禮,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坦言,北部的用電的確比較緊,因此許多重電測試設備都往南科,現在就是在全世界找有電的地方,至於美方晶片五五分的構想,洪麗寗表示對全球都有影響,但自己做好準備就好。
核電最後一部機組在本月17將停機除役,「核」下「氣」上,台電已備妥480萬瓩新增天然氣機組,可以替代核三2號機95萬瓩缺口,讓供電充裕穩定。但供電穩了,能源韌性夠嗎?外界充滿疑問。
因應總體減碳策略及穩定北部供電目標,台電公司安排將位於基隆的協和電廠4部燃油機組陸續除役,並規劃由2部高裝置容量的燃氣機組取代。該電廠1、2號機組已於2019年除役,3、4號機組原本預計於去年底提前除役,但因新機組銜接不及,應會持續運轉至今年7月。
協和更新東移案17日將再闖環評,台電今(16)日召開記者會,由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主持,並邀請多位學者相挺。輝達總部設立的供電亦是現場關注焦點,對於輝達是否已經與台電商討設立地點供電議題,曾文生說,大型企業要規劃下一步投資時,都會找台電接洽,輝達目前有台灣辦公室,也有一定的用電規模可參考評估,「這些工作都在進行」。
環境部今(8)日公布本月17日舉辦第協和電廠改建案6次環評初審會議,並由正反雙方各推派3名專家成為外部委員加入審查;對此環團痛批,前年環保署針對協和四接案的「黑箱環評事件」創下台灣環評史30年來首度的惡例,至今讓人餘悸猶存,號召群眾在17日當天到環境部表達心聲。
經濟部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稱台灣有缺電問題,更稱台電不核供桃園以北5MW以上的資料中心。環團批評,該言論帶風向引起南北戰爭,限制北部縣市產業發展,直言北部需要的是再生能源、節能、儲能、能源管理等4能,而非更多火力開發,專家也批評,為了開發協和四接又將北部切割為北東、北西兩部分,根本是耍無賴。
不利耕作區種電成效不佳,經濟部能源署日前提出「能源土地白皮書1.0版」,想規劃「國家示範專區」,整合不利耕作農地招租,並希望大規模光電開發案提出與地方多元互惠方案。寶晶能源董事長,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呼籲,政府應大膽開放不利耕作區,面對北部用電多,綠能卻多在南部的不公平,也該仿效國外成立綠能基金,除業者提撥外,政府統籌分配稅款要放進去,把基金回饋給建置綠電地方。
桃園市政府為了3家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廠的桃園科工園區入園許可槓上經濟部。市府認為經濟部已分別於去年11、12月及今年1月發函,收回這3家廠商的推薦函,因而認定3家廠商不符入園申辦程序,撤銷其入園許可。
面對北部電廠不足及電網瓶頸的問題。台電15日表示,北部不能長期依賴中南部送電,因此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至關重要,盼社會支持電廠及電網建設,北部只要多支持電力建設,就更能支持全國各地的產業用電。
面對北部電廠不足及電網瓶頸的問題。台電15日表示,北部不能長期依賴中南部送電,因此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至關重要,懇請社會支持電廠及電網建設,北部只要多支持電力建設,就更能支持全國各地的產業用電。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上周五稱不供電給桃園以北、用電量5MW以上的數據中心,桃園市長張善政昨炮轟,北部電不夠,更斥政府手伸進產業界。對此,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承認「北部現在電力不足」,而「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是現在的事實,但以全國角度來看供電足夠,呼籲地方配合中央電力開發。
台電日前表示,不再核供5MW以上的供電給桃園以北的資料中心,也讓外界質疑阻礙北台灣的AI產業發展。不過台電也解釋,是因為北部地區長期依賴中、南部地區的電力輸送,確實導致北部電力供應出現瓶頸。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15日受訪時也表示,中央應務實對國家整體能源政策,絕不能因供電犧牲掉產業發展,整體國家競爭也都會受到影響。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指出,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完全沒有替代方案,一定要推動。台電規畫於協和電廠原址興建裝置容量達130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而新1號機商轉時間訂為2030年。
科技業和大電腦資料中心都是用電大戶,台電參考新加坡、韓國經驗,透過用電控管,引導用電量5MW以上的資料中心,優先選址擁有充足再生能源與大型電源的地區,以台灣情況,支持設立電廠的縣市就值得業者考慮落腳、「就源」投資設廠,協助業者減碳並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讓負載與電源端相互匹配,共創雙贏。
對於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IDC(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此說法引發缺電疑慮,台電10日最新回應指出,鼓勵科技業優先到支持設立電廠的縣市、「就源」投資設廠,若一直阻撓電力建設,就是在製造缺電的風險。並且,北部用電需求高度仰賴南電、中電北送,是不爭的事實,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評,各縣市都在爭取國際AI大廠設廠,曾文生卻直接將北部判定出局,直接打臉蔡英文、賴清德政府台灣不缺電說法,且缺電缺很大。同時質疑,是否是要讓北部用電缺口越變越大,才能否決北部大投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