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IDC(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此說法引發缺電疑慮,台電10日最新回應指出,鼓勵科技業優先到支持設立電廠的縣市、「就源」投資設廠,若一直阻撓電力建設,就是在製造缺電的風險。並且,北部用電需求高度仰賴南電、中電北送,是不爭的事實,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9日表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台電將支持高科技業投資設廠,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
曾文生指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很大題目是「電網建設」。 像美國AI資料中心, 都找電廠旁邊設,就是電網沒辦法送那麼大的量。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IDC(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台電的原則就是就近供電,未來會「支持高科技產業,到支援電源端開發的縣市發展」。
台電此政策是否隱含台灣缺電?根據《風傳媒》報導,台電回應指出,台電指出,鼓勵科技業優先到支持設立電廠的縣市、「就源」投資設廠,共同支持電廠及輸變電及配電設備等電力建設,若一直阻撓電力建設,就是在製造缺電的風險。
台電披露,北部地區電力建設興建困難,導致發電量少於用電量。以2023年為例,北部用電量931億度,發電量750億度,供需差距高達200億度;而中部與南部地區,目前發電量都大於用電量。
台電指出,從區域平衡的角度,北部用電需求高度仰賴南電、中電北送,是不爭的事實。當北部的電廠跟電網建設得到支持,讓北部發電更有餘裕時,台電當然會支持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用電。
台電強調,為了確保電力系統穩定與安全,台電參考新加坡、韓國經驗,透過用電控管,引導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