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張士傑的搜尋結果,共20

  • 凱基人壽 以行動深化失智友善

    凱基人壽 以行動深化失智友善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議題成為全民共同挑戰。凱基人壽持秉持金融回饋精神,連續七年支持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失智症月」活動,今年總經理郭瑜玲偕同獨立董事張士傑、高渭川與經營團隊一級主管,與失智者及其家屬面對面交流,親身體驗並同理失智家庭的日常挑戰。

  • 學者觀點-保證續保健康險 費率調整的啟示

    學者觀點-保證續保健康險 費率調整的啟示

     坊間傳出,主管機關研議制訂保證續保型個人健康保險之續保費率指引,引發保險費率調漲與漠視消費者權益之誤解。此議題也迅速成為保險市場、與社會輿論的焦點,影響層面涉及保險制度設計、風險對價公平性、消費者預期與監理政策走向,值得深入剖析與探討。

  • 弱勢美元 加重美債拋售危機

    弱勢美元 加重美債拋售危機

     關稅議題對金融市場的衝擊才在放緩,美國債券市場接手登場成為全球風暴中心。學者專家分析,此波「燃點」來自新發行的20年期美國公債未如預期,且如中國大陸等法人大戶的賣出,加上川普政府正在拚減稅案通過參眾兩院,未來10年美國聯邦赤字再增逾3.3兆美元,「市場容易對美國資產『價值』的前景產生疑慮」;另一方面,全球避險基金都視美國為「最肥的市場」,這些部位龐大的基金運用財務槓桿一天獲利一個百分點就夠了,在現階段市場混亂的局勢是套利最好的時機。

  • 緩和壽險業衝擊 以重分類方式 因應美債減損

     在川普關稅必然實行下,新台幣匯率走升已在預估之內,台灣的壽險業資產受損首當其衝。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張士傑指出,外匯避險成本高漲直接影響投資獲利表現,早先因傳統避險工具成本過於昂貴,利用「替代貨幣避險」(Proxy hedge)策略,即用新台幣兌韓元,再以韓元兌美元匯率避險的作法,在川普貿易戰舖天蓋地下,仍充滿不確定。

  • 學者觀點-透過監理增加保險契約到期保障效益

    學者觀點-透過監理增加保險契約到期保障效益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參酌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國際做法並衡量國內保險市場現況,針對2026年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提出第四階段在地化及過渡性調適措施,期待資本監理措施可有效提升保險保障效益,同時維繫產業穩健發展與增長動能。

  • 觀念平台-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的抉擇與挑戰

    觀念平台-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的抉擇與挑戰

     多家壽險業在2022年啟動資產重分類實例歷歷在目,若考量美元債券與台股市價波動效果,應用學術理論於市場實務時,似乎就較能如人飲水地體會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間差異,就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ALM)而言,學理原則與利益關係間,如何延伸至市場實務值得玩味。

  • 《電週邊》佳世達陳其宏談風險管理 提前部署有效應對

    亞洲最大風險管理組織—泛亞風險及保險管理協會(PARIMA)於2024年11月22日在台北首次舉辦「PARIMA 2024國際風險管理大會」。來自亞洲七國的超過150位風險與保險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全球風險,亞洲應對」主題,深入探討風險與保險管理、永續發展及人員風險等三大核心議題。

  • 觀念平台-私募基金參與壽險經營之市場觀察

    觀念平台-私募基金參與壽險經營之市場觀察

     國際貨幣基金(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PE Fund)正改變美國壽險公司之經營型態。PE是指不在資本市場交易之股權投資,主要從事槓桿收購、風險投資與夾層融資等業務,透過引進優質管理團隊提升持有標的公司之價值。

  • 凱基人壽 重視失智金融友善

    凱基人壽 重視失智金融友善

     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者人數逐年攀升,據衛福部最新推估,到2031年失智人口將逾47萬人。凱基人壽秉持公平待客與永續共好的理念,自2019年起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積極推動各項失智金融友善服務,並連年支持協會「國際失智症月特展」,今年特舉辦關懷失智者主題活動,由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偕同蔡政憲、張士傑及顏信輝等三位獨立董事及高階主管共同參與,親身體驗同理高齡長者與失智者,展現凱基人壽對落實失智友善的決心,並期盼透過此次活動,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關注,共同響應聯合國促進社會共融的永續發展目標。

  • 我REITs發展 促民間資金導入

    我REITs發展 促民間資金導入

     目前正在立法院修法中的投信投顧法,將在目前信託架構的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外,新增基金架構的REITs,投信投顧公會為探討未來REITs發展帶來的挑戰與商機,特別邀集學者、法界專家與投信業者共同舉辦座談會。

  • 投信投顧公會 辦「談我國REITs發展之機會與挑戰」研討會

    投信投顧公會於9日舉辦「談我國REITs發展之機會與挑戰」研討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張振山局長並特別撥冗蒞臨致詞。研討會由環宇法律事務所邱淑卿主持合夥律師就「REITs之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發表專題演講;並由投信投顧公會劉宗聖理事長擔任主持人,邀請邱淑卿主持合夥律師、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張士傑教授、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蔡維哲教授、國泰投信張錫董事長及富邦投信游玉慧副總經理,就「從國外REITs發展,談國內REITs發展方向」進行綜合座談,透過學者專家的深入的剖析與分享,協助投信投顧業者掌握REITs的發展商機,本次研討會並吸引了投信投顧業界140多位嘉賓共同與會交流。

  • 觀念平台-高利率下 壽險公司之經營思維

    觀念平台-高利率下 壽險公司之經營思維

     參考瑞士再保險公司對於國際保險市場發展的研究報告,據以觀察分析對於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啟示,預期深耕壽險市場的同時,面對急速人口老化與長照等醫療照護殷切需求,加上國際資本市場巨幅波動與在地建設的持續發展,保險監管措施如何滿足在地消費族群保障需求與社會精進發展,同時有效地監理以維繫壽險公司清償能力,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重要議題。

  • 保險業資產達37兆  保險局:成支持實體產業發展關鍵

    保險業資產達37兆 保險局:成支持實體產業發展關鍵

    壽險公會與風險管理學會、台灣保險法學會等共同發起「風險管理碩博士論文獎」,今天(27日)舉行記者會,保險局局長王麗惠在會中致詞表示,保險業的資產已來到37兆元,是支持實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保險業的健全發展受到關注,同時培育下一代更是重要方向。

  • 觀念平台-REITs長期投資人的新選項

    觀念平台-REITs長期投資人的新選項

     如何有效導引人壽保險業之長期資金投入國內重要公共建設,是金融監理政策的重要課題之一,近期修法開放投信業募集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簡稱REITs),似乎往前邁進一步,不動產持有人將不動產所有權交付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再將不動產所有權證券化,於資本市場進行募資與交易,將REITs視為不動產「ETF」(Exchange Traded Fund,指數股票型基金)。

  • 住宅地震基金統計:0403花蓮地震 災損曝險保額逾6.5億

    住宅地震基金統計:0403花蓮地震 災損曝險保額逾6.5億

     住宅地震基金統計,0403花蓮大地震損失災損曝險保額逾6.5億元,民眾住宅災損情況比前兩次地震損失情況嚴重。

  • 觀念平台-台幣計價美債ETF之投資選擇與風險

    觀念平台-台幣計價美債ETF之投資選擇與風險

     對於有穩健獲利需求之自然人而言,為分散資本市場風險,債券ETF(Exchange Traded Funds,ETF)成為投資選項之一,近期投資人參與意願提升,國內債券ETF基金投資熱度增溫,此類基金所累積之規模至2024年3月底已達到新台幣2.41兆元,將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降息次數與幅度的預期而愈加熱絡。

  • 觀念平台-投資績效與停利停損的風險控管

    觀念平台-投資績效與停利停損的風險控管

     對於具有投資屬性的機構而言,如何產生穩定與期待的獲利,相信是經理部門的重要經營目標,而達成投資績效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資金規模,但累積雄厚的資金投資就沒有風險嗎?

  • 觀念平台-談談殖利率曲線利差的風險控管

    觀念平台-談談殖利率曲線利差的風險控管

     人壽保險業透過建立動態資產負債模型控管盈餘與淨值,殖利率曲線為依照債券市場不同到期日之殖利率所繪出曲線,當保險負債基於殖利率曲線決定公允價值評價時,相對持有之固定收益資產也應當依照公允價值衡量,合理反映殖利率曲線變動與風險溢酬以匹配負債。

  • 觀念平台-匯率替代避險的關鍵風險指標

    觀念平台-匯率替代避險的關鍵風險指標

     面對台美利差使得人壽保險公司的外匯避險成本高漲,直接影響投資獲利表現,除建議提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提存金額外,壽險公司採取換匯交易(FX Swap)與透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避險策略,持續進行動態及滾動式調整以發揮穩定當期損益的效益,而傳統避險工具成本過於昂貴時,利用替代避險(Proxy hedge)策略可降低海外投資避險成本。

  • 觀念平台-淺談殖利率曲線與利率風險控管

    觀念平台-淺談殖利率曲線與利率風險控管

     百年事業如人壽保險公司,投資結果的良窳被視為重要經營指標之一,現有人壽商品依據固定利率方式計算保費與評價保險負債價值,負債成本若以所有銷售保單之平均預定利率估計,假設為3.5%,如果資金運用的實際報酬率也為3.5%,則會認定投資無法貢獻當期損益,但是計算細項並不會在財報中呈現,實施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IFRS 17)將呈現保險財務結果,此時負債將依巿價衡量,依當期折現率計算利息成本,已到期保險負債會轉列為保險收入,若當時折現率為1.5%,會呈現2%的保險財務結果,對比前後損益認定的差異,著實令人玩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