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緩稅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經濟部日前邀集汽車零組件廠商座談,針對美國加徵關稅與新台幣匯率波動提出六大因應對策。國內機車與沙灘車外銷大廠光陽董事長柯俊斌12日表示,當前台灣輸美關稅相較於大陸獲續豁免暫緩,稅率差距已經拉近,對國內輸美沙灘車廠商壓力非常大,對於政府美意,他認為稍嫌緩不濟急,應加大鼓勵廠商開拓多元市場的實質補助。
近來為了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25%,引起不少爭議,多數討論都集中於刪的有沒有道理,有沒有什麼政治意圖。然而,相較於這個問題,更該注意的是,這些年政府支出的快速膨脹,與債務的升高,七年來(108~114)中央政府歲出已增1兆,去年底政府債務總計數已近8兆,兩者都刷新了歷史紀錄。
半導體封裝設備廠均華(6640)董事會決議2024年配息15元,今(17)日以579元參考價除息交易。均華近日漲勢強勁,昨日直攻漲停,今日開盤即上漲3.97%至602元完成填息,最高勁揚7.43%至622元、創1月中以來5個半月高,股價2個月已翻倍。
微星1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受電競產業適逢前代平台產品週期後段,加上PC市況回溫動能仍顯疲弱,微星全年營收以逾1,978億元居次高,但獲利能力略走緩、稅後純益67.93億元、年減逾1成,每股稅後純益8.04元,為近五年低點,惟表現仍明顯優於疫情前各年度。
鉅橡(8074)投資逾6億元,在台南以自地自建新廠,生產美耐板一案,預計2025年底裝機,2026年開出產能,目標市場為台灣。惟受到限貸令影響,房市成交量減少,也會影響裝修市場,美耐板2025年市場展望偏保守。
大陸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受經濟增長下滑、減稅降費政策影響,今年前八月財政收入年減2.6%,反觀支出年增1.5%,呈現「入不敷出」的窘境。尤讓人憂心的是,房市低迷拖累,前八月地方政府賣地收入驟降25.4%。收入告急之下,擴大財政支出空間恐受限。
大陸隨著經濟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連帶影響地方政府的稅收,導致財政面臨較大壓力。據陸媒報導,目前已公布今年前7月財政收支的省分,皆維持較低的預算收入成長。
經濟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連帶影響大陸地方政府的稅收,導致財政面臨較大壓力。據陸媒報導,目前已公布前7月份財政收支的省分,皆維持較低的預算收入成長。
大陸財政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大陸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人民幣(下同)11.59兆元,年減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中推出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增長1.5%左右。
大陸第一財經新聞網5日報導,大陸地方近日相繼公開財政收入狀況。根據粵開證券研究院數據,今年前5個月,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約5627億元(人民幣,下同)居大陸全國首位,江蘇則以約4856億元排在第二,浙江、上海收入也超過4000億元,分列三、四位。山東以約3499億元位居第五。
大陸財政部24日公告,今年1到5月全大陸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9兆6912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幅2.8%,但若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發布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之後,反而年增2%左右。
據美國之音引述路透社20日報導,大陸財政部當日公布的數據,中國的財政收入2024年頭4個月同比下跌了2.7%,而此前公佈的今年1至3月的第一季則是同比下跌2.3%。這進一步表明,中國的經濟復甦乏力。
大陸財政部最新公布,今年第一季,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人民幣(下同)60,877億元,年減2.3%。對此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解釋,主要是2022年製造業中小微企業部分緩稅在2023年前幾個月入庫,拉抬了2023年第一季的基數,同時,2023年年中推出的四項減稅政策也影響今年財政收入減少,預算收入因此下降。在支出方面,第一季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56億元,年增2.9%。
大陸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今天在發佈會上表示,總體上,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還是適度的,既符合推動經濟穩中向好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有利於實現財政中長期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