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老屋活化的搜尋結果,共40筆
雲林縣東勢鄉昌南村人口老化嚴重,65歲以上人口逼近25%,超高齡族群以農耕為主,加上年輕人口外流,未來承接農務機率低,預計15年後非勞動力人口將超過50%,可能成為空洞化、邊緣化及高齡化的極限村落。
【旅遊經 曹憶雯報導】
雲林縣政府8日在縣文觀處舉行下半年「遊雲林消費抽獎」加碼抽活動,同步揭曉「雲林100(景)亮點」票選結果及頒獎,除展現20鄉鎮市的在地特色與觀光魅力,也結合各亮點場域推出限定優惠方案,以創新行銷方式推動雲林觀光,邀全台民眾深入探索雲林、暢遊百景、消費抽好禮。
彰化縣文化局為鼓勵私有老屋活化再利用,今年持續辦理「彰化縣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小型修繕補助最高金額50萬元。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長源醫院」為活化典範之一,讓珍貴老建築轉化為文化基地,鼓勵各界參與老屋維護與再生行動。
為活化桃園具特色的老屋,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今年度「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開跑,廣徵屋齡達40年以上非住宅使用的合法建築物來申請老屋改造、活化,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42萬元,申請送件時間自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採隨到隨審方式受理。
為活化桃園具特色的老屋,桃園市住宅發展處今年度「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開跑,廣徵屋齡達40年以上非住宅使用的合法建築物,改造、活化老屋,拉皮、裝潢和開店都可以,每案最高補助142萬元,即起至9月30日止,採隨到隨審方式受理。
為活化桃園具特色的老屋,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今年度「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開跑,廣徵屋齡達40年以上非住宅使用的合法建築物來申請老屋改造、活化,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42萬元,申請送件時間自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採隨到隨審方式受理。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今(12)日在總質詢關心板橋區新民街6巷宿舍活化案,希望市府加緊腳步、活化板橋新民街宿舍活化案。新北市長侯友宜與青年局長邱兆梅回覆,明年三月底前會完工啟用。
高市府青年局「山海探險隊」最新路線讓青年秒變「城市考古學家」,挖掘三塊厝老街的隱藏版故事,透過老街導覽、文化體驗製作押花及社區營造空間參訪,讓青年從歷史脈絡中探索地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的共生關係,培養對土地的情感連結。
新竹市政府近日公布今年度「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審查結果,共核定包括「文林堂裱褙店」等16件補助案,總補助金額達147萬元,展現市府對老屋保存與活化再利用的積極推動與高度重視。
新竹市政府近日公布今年度「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審查結果,共核定包括「文林堂裱褙店」等16件補助案,總補助金額達147萬元,展現市府對老屋保存與活化再利用的積極推動與高度重視。
「蘭陽老屋新生命2.0計畫」是宜蘭縣政府自2019年起推動的地方創生專案,從壯圍鄉老屋新生命計畫開始。「島匠商行」是來自三星鄉黃桐巖、黃桐嶼兄弟二人共創的,想重新復刻阿嬤的好手藝,希冀傳遞手工醬油的匠藝精神。縣府表示,盼藉由重塑老屋的計畫,創造出更多返鄉青年與地方交流、創新及分享的場所。
新竹縣政府為加強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與建立溝通平台,成立第三屆青年諮詢委員會,日前由擔任召集人的縣長楊文科頒給新任青年諮詢委員聘書,期許青年諮詢委員能讓新竹縣的青年事務發展更具體、更契合實際需求。
碳費2025年元旦上路。環境部長彭啟明23日表示,經統計,9成企業願意減碳使用優惠費率,其中2成要拚最困難的50元費率,也就是年減碳率達40%,他並宣布,環境部2026年5月收到首波碳費後,將啟動「先行總量管制碳交易」,後續在2027~2028年,會全面形塑碳費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雙軌制度」。
2024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17日登場,主論壇以「智慧治理 永續未來」於台北晶華酒店舉行後,分別有友善交通、河川治理及人文城市為題的分論壇,其中人文城市分論壇以「老建築、新視野」為主題,分別切出4項相關題目交流及分享。
「蘭陽老屋新生命2.0計畫」是宜蘭縣政府自2019年起推動的地方創生專案,今年改造南澳車站旁廢棄許久的台鐵宿舍,由「一米地有限公司」成立「南澳島孵」,成為南澳青年孵育創業與創新的重要基地。20日開幕,縣長林姿妙出席剪綵並期許為大南澳社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並象徵老屋活化與青年創業的成功結合。
由六縣市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的一年一度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青春還鄉」得獎名單終於出爐!10月27日於新北市板橋秀泰影城舉行頒獎典禮。首獎作品《致回家的妳》在全台 37 部作品當中拔得頭籌,記錄一位剪輯師返鄉接手茶園的心境,深刻描繪當代青年在城市追求夢想,與回歸田園生活的豐富情感和心路歷程。
老屋活化再利用蔚為風潮,但3名7年級生竟動歪腦筋利用雲林、嘉義偏鄉閒置老屋種大麻製毒,檢警今年2月間在竹崎鄉一處三合院老房子查獲307株大麻、肥料及農藥等物,嘉檢偵結起訴2名林姓男子涉嫌違反毒品防制條例,另有1名犯嫌李姓男子通緝中。
台中市大肚區大東里內的趙氏宗祠「天水堂」已有250多年歷史,因建築保留寓意保平安的「犁頭符」和比照皇帝格局設置5個門框,非常特別。不過,近10多年來,建物年久老舊,屋頂漏水、梁柱也遭白蟻蛀蝕,地方近日爭取約213萬元著手修繕,盼保留天水堂百年文化記憶。
台中市大肚區大東里內的趙氏宗祠「天水堂」已有250多年歷史,因建築保留寓意保平安的「犁頭符」和比照皇帝格局設置5個門框,非常特別。不過,近10多年來,建物年久老舊,屋頂漏水、梁柱也遭白蟻蛀蝕,地方近日爭取約213萬元進行修繕,盼保留天水堂百年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