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肺炎病例的搜尋結果,共16筆
這波新冠肺炎疫情又急又猛,隨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加上俗稱「老人殺手」的肺炎病例創下近6年來同期新高,嘉義市政府今(24日)在東區體育館設大型疫苗接種站,提供新冠JN.1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有1350名民眾報名接種,以提升自我保護力。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小兒科醫師王韋力觀察,近期新冠病患明顯增多,可能與病毒再次變異,以及疫苗施打率下降有關,這波疫情中,確診病患普遍出現喉嚨痛症狀,原本在兒童中較少見,如今卻變得很常見,他提醒若出現感冒症狀並伴隨喉嚨痛、肌肉痠痛等情況,應提高警覺,可能是感染新冠肺炎。
11歲的許小弟日前因發高燒4天、咳嗽到診所看診,但症狀沒有好轉,更出現胸悶、活力及食慾下降等情況,到醫院急診診斷為肺炎,且驗出黴漿菌急性抗體。醫師提醒,肺炎黴漿菌好發於5歲以上的幼童及青少年,主要為飛沫傳播,潛伏期通常約2至3周,流行期約落在夏、秋二季,但由於台灣四季並不分明,一年四季皆有感染可能。
空氣真的糟透了!台灣大氣環境連續呈現偏東風,導致背風的西半部擴散條件差,自25日一路影響空氣品質,今日下午更有35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更點出空氣中臭氧濃度高,可能直接傷害呼吸系統。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五年之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一(12月30日)再次要求中國共享數據和訊息,以了解大流行是如何開始的。
呼吸道傳染疾病流行,嚴重肺炎病例大增,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任謝錦桐表示,這一波最常見的病毒是肺炎鏈球菌及黴漿菌,許多學齡前兒童被感染,不少案例照X光都已呈現一片白,提醒若孩子出現發燒持續3天合併咳嗽、呼吸喘,就應盡快到院檢查,以免惡化。
新冠疫情還在流行期,上周國內新增773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確定病例,雖較前一周新增896例下降,但死亡數則新增124例死亡病例,比前一周104例上升,增幅19%,創下11個月以來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死亡數為落後指標,預估死亡數仍會持續上升,1~2周後下降,並提醒,日本連續10周升溫,東京等三城市病例數最多。
新冠肺炎進入第六波流行期,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近期到急診就醫的民眾,差不多有一半是感染新冠肺炎,驚呼「新冠病毒真的燒起來了」,提醒長輩及慢性病患者要注意自己的保護力,因應新冠肺炎病例暴增,疾管署7月起將在全台2000多家診所發放免費的家用快篩。
社區多種病毒同時流行,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社區有6大病毒在傳播,如流感、腸病毒、肺炎黴漿菌、腺病毒、A型鏈球菌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等,導致兒科急診持續有肺炎病例,所有病童都發燒、咳嗽好幾天。
過完年快半個月,許多醫院急診室依舊人滿為患,有醫師指,一上班就看到整場滿出來的病人,最慘時同時兩床在CPR(心肺復甦術),其中一床還要裝葉克膜,活生生就像個人間煉獄。疾管署資料則顯示,上周(2/13至2/19)國內新冠肺炎病例,創半年來單周新高,另有5人因流感死亡,最年輕的僅30多歲,提醒符合資格者快接種疫苗。
天冷病毒齊發,高雄一名中年男子感冒4天沒好,到高醫就醫,醫師發現他喘到上氣不接下氣,一驗快篩根本不是感冒,而是罹患新冠肺炎,還併發呼吸窘迫,半小時後即被插管,醫師指,高醫內科加護病房中,有部分是新冠肺炎患者,日前甚至有患者因而不治,提醒民眾若出現喉嚨痛、發燒、咳嗽或會喘等,4個當中任何一個疑似新冠肺炎症狀,都要快就醫。
國內近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類流感大爆發,肺炎黴漿菌也低度流行中,醫院、診所的看診民眾大排長龍,考驗國內的醫療量能。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1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COVID-19及一般肺炎分列3、4名,2024年前3周,COVID-19引發肺炎的患者已達1193人。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加上新冠疫情升溫,不少人生病,昨天跨年夜全台的晚會人潮擠爆,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警告,連假後應該會有一波呼吸道感染潮。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預估跨年後新冠肺炎病例恐激增,預估1月中旬進入最高峰,平均每日感染約2萬人。
印尼雅加達衛生局通報數起兒童感染肺炎黴漿菌的病例,但拒絕透露目前有多少人感染。與此同時,印尼新冠肺炎病例也正在增加,印尼當局提醒民眾注意。
在新冠疫情首批訊號在中國出現將近4年後,最近在中國北方,尤其是在兒童中,呼吸道傳染病大增。這些正在快速增加的「呼吸道疾病」到底是什麼?北京指這是已知的病毒,將其歸因於與新冠大流行限制結束後的第一個寒冷季節有關。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儘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世衛組織(WHO)和其他專家在現階段並不傾向於這是一種新病毒。
據美國之音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1月22日表示,已正式要求中國提供有關呼吸道疾病增加和據報兒童聚集性肺炎的更多信息。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中國多地近日感染支原體肺炎(黴漿菌肺炎)的兒童病例陡增,且有「少數家庭或者學校班級聚集發病情況」。世衛組織要求中國提供進一步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