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北十大好學的搜尋結果,共15筆
臺北市113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於114年1月23日假南港國民小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教育局湯志民局長感謝全體校長的辛勤付出,並藉此機會說明教育局的重大政策與未來展望,希望透過會議增進政策溝通,凝聚教育方向共識,共同實現「臺北十大好學」的教育目標。
臺北市113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訂於114年1月22日(星期三)於景美女中舉辦。此次校長會議由本市景美女子高級中學、木柵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私立景文高級中學、萬芳高級中學及景興國民中學等5校共同承辦,共計有來自本市各公私立國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國中候用校長、國立師大附中、政大附中,以及大陸地區臺商子女學校等各教育機構約220位教育人員一同參與,以「從傳承典範談校長的角色與職能」為題,探討時代變遷下如何創新角色的價值,並分享於校園中實施科技教育、國際教育、親師合作的經驗,以共築臺北十大好學校園。
延續「臺北十大好學」的精神,臺北市教育局全新推出「臺北好好學」全市教育場域體驗活動,邀請市民深入平日鮮少開放的教育場域,感受學習的無限可能。從智慧科技教室到實驗教育校園,透過專業導覽與互動體驗,將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啟發對未來學習的全新想像,活動涵蓋全市15處教育場域,提供25場次精彩體驗,總計超過700個名額,即日起至114年1月7日限時報名。
雜學校於113年7月19日至7月21日舉辦「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臺北市蔣萬安市長及教育局楊淑妃專門委員應邀出席113年7月18日舉辦開幕記者會,蔣市長致詞勉勵雜學校10年來以教育創新精神累積的成果以及促成各類社群發展,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及投入教育議題,而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也同樣秉持創新理念推動各項政策,包括今年4月兒童月翻轉上下課,讓學生能依照興趣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以及規劃編列3年12億預算打造新世代學習教室,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並在今年首次舉辦2024臺北首都盃國際技能競賽,都是臺北教育創新的成果。
萬眾引盼的「臺北教育博覽會」將於7月2日至3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本次博覽會以「Taipei 十大好學 It all begins here!」為主題,倡導學習一切從這裡開始,活動設有10大特色展區和主題沙龍,提供超過50種互動體驗及DIY活動,現場還有闖關抽獎活動數台iPad等你來拿!
台北市實施雙語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跨語言、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移動力, 教育局112學年度特頒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小學雙語教育實施計畫」以及「臺北市112學年度深耕國際教育獎(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d,IEA)輔導與認證實施計畫」,強調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結合推動,能運用雙語教育的實施,達到語言使用之機會,讓學校在進行國際交流及姊妹校互訪時,促進雙語教育融入國際教育與交流活動,提升學生雙語學習成效。
台北市注重校園安全,不僅致力於校舍結構補強,更積極推進高齡校舍改建,新世代校舍改建更進一步評估社區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包括托嬰、托幼、長期照顧及停車場等服務,以提供市民更近便的生活。
北市教育局落實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推動自主學習,如讓國中小學生自己決定寒暑假作業,112年度本市139所國小全數推動、61所國中試辦、辦理全市國小兒童月翻轉上下課等學習活動,並配合硬體設施改造,辦理「新世代學習教室」計畫,112年度完成17所國高中及7所國小專科教室環境再升級,為歷年最多,以學生為中心的空間設計和配置,提供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環境。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12年12月20日發布「臺北市教育政策白皮書」,以「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為題,推出10大好學,其中「跨域學」強調「打造教育新思維,發展多元創新教學」精神,並於112年度分別成立「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辦公室」及「幼兒STEAM創思中心」,更首辦全國規模最大「國小魔術方塊競賽」,鼓勵學生參與跨域學習,打造更富啟發性、前瞻性的教育環境。
台北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數不斷攀升,截至112年11月,北市高齡人口已逾5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21.93%,是六都高齡化比率最高的縣市,因此樂齡學習是台北市相當重視的教育政策。為提供長者近便的學習場域,112年北市設有12所樂齡學習中心及57所樂齡學堂,合計69處樂齡學習據點,全年合計開設超過5000場次課程,逾20萬學習人次。
台北市是首善之都,在亞洲金融經濟扮演重要角色,產業發展更是社會前進的動力;為促進產業更上層樓,增加產業競爭力並建構技職教育與全球同步,提升技職教育品質是確保社會永續發展及鞏固產業經濟優勢的重要方針。台北市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技職教育, 112學年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工業類金、銀牌數全國第一、商業類金牌數全國第一、家事類金牌數創歷年新高等卓越的佳績,揭櫫北市技職教育卓有成效。
台北市實施雙語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跨語言、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移動力, 教育局112學年度特頒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小學雙語教育實施計畫」以及「臺北市112學年度深耕國際教育獎(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d,IEA)輔導與認證實施計畫」,強調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結合推動,能運用雙語教育的實施,達到語言使用之機會,讓學校在進行國際交流及姊妹校互訪時,促進雙語教育融入國際教育與交流活動,提升學生雙語學習成效。
台北市政府重視學生健康,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立即推動學校彈性調整學生用餐時間,依據學生個別需求,給予充足的用餐時間,讓學生可以安心用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共融教育一直都是台北市教育局持續關心及積極推動的教育理念,不僅僅是為了讓特教生與一般生在相處的過程中相互學習,更是讓北市的所有孩子都能了解、尊重彼此。蔣萬安市長競選時提出特教預算佔比提升至13%,一上任就先追加5841萬元特教預算經費,提高特教助理員服務時數由66萬小時增加至71萬小時,並在校園新增5座共融式遊戲場,是歷年最多。
陪著孩子一起茁壯,創造家長及孩子雙贏的幸福感,是台北市給市民的承諾。自112年8月起北市推出新補助方案「寶貝我愛你─臺北市私立幼兒園教育扶助差額補助方案」,大幅提高原有每學期1萬3660元補助至每學期2萬6000元,最高一年5萬2000元,希望透過實質的經濟協助,改善家長育兒困境,每學期受惠人數約1萬2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