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西港刈香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台南傳統陣頭逾300團,數量全台數一數二,但近年面臨傳承不易困境,缺人缺得慌。資深教頭表示,早年香科年1人補貼2000元,現已喊到2萬5000元,且年輕人看哪裡價錢高就往哪去,人力招募艱辛,出陣經費也愈來愈高。
「牛犁歌陣」是南部特別的農村文化,西港區東竹林保安宮牛犁歌陣是台南市除了七股區慶善宮,唯二由庶民自主組成的牛犁歌陣,雖然近年因人口凋零,面臨傳承危機,不過依舊是連結在地情感的重要活動,今年在文化部、台南市政府支持下,廟方出版《鬥陣來唱牛犁歌》一書,介紹牛犁歌陣文化及團員們的心路歷程。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將於27日開幕,全館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5大主題展示,透過沉浸式體驗王船與王爺文化的歷史脈絡。其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依東港迎王王船比例建造的實體王船,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5日下午提前先開箱,讓大家一睹王船文化館風貌。
台南市東山吉貝耍夜祭是文化部核定的國家重要民俗,近來有大型養雞場想進駐,引發居民強烈反彈,多位議員提案修正自治條例,提出新設置的畜牧場應距離該市重要民俗之場所1500公尺以上,25日公聽會上,反對者意見主要聚焦於執法上恐有窒礙難行之處、應從源頭加嚴防治規範;支持者意見則表示,有利文資保存和觀光。
西港刈香27日進入燒王船尾聲,上千信眾爭當縴夫,將王船拉出王船廠,沿街拖行1公里抵達王船地,形成著名的「陸上行舟」;西港慶安宮將千歲爺與中軍兵將恭請上船後,王船約10時10分引火,造價上百萬元的王船不久即被大火籠罩,廟方人員高喊:「一帆風順!順風相送!」恭送千歲爺,將西港刈香帶入高潮。
有240年歷史的台南西港刈香26日進入遶境第3天尾聲,雖然下雨,但蜈蚣陣各節輪車仍穿上雨套,為車上神童遮雨,完全不影響遶境行程。27日上午進行「送王」儀式,將以人力把王船拉到1公里外的王船地火化,進入西港刈香的高潮。
台南市西港區慶安宮舉辦3年一度的西港刈香,26日進入遶境3天尾聲,雖然下雨,但蜈蚣陣各節輪車穿上雨套,為車上神童遮雨,完全不影響遶境行程。
列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西港刈香」已有240年歷史,每3年舉辦1次,2024年舉辦第81科香,25日是遶境第2天,恰逢周休二日假期,蜈蚣陣上的神童沿路丟撒糖果,信眾夾道爭搶「呷平安」,熱鬧非凡。
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西港刈香」已有240年歷史,每3年舉辦1次,2024年舉辦第81科香,25日盛大遶境,「百足真人」蜈蚣陣遶行西港、七股、安南、安定區23間廟宇,蜈蚣陣每到大廟就遶行3圈,形成著名的「蜈蚣綑廟」,蜈蚣陣上的神童沿路丟擲糖果,信眾夾道爭搶「呷平安」,熱鬧非常。
台南400逢香科年,同列南瀛五大香之一的西港香將在明日(5/24)登場。西港慶安宮昨日(5/22)擺出「百足真人蜈蚣陣」,由72位小神童裝扮坐陣,圈起廟圍三圈,展現在地特色信仰。台南市長黃偉哲趕赴儀式現場,發紅包給小神童,祝福孩子們於眾神護佑下平安長大,也為明日將展開的三天繞境活動揭開序幕。
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適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廟會活動,其中被譽為臺灣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舉辦的廟宇,從清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國定民俗「西港刈香」已有240年歷史,每3年1科,今年(甲辰年)香科將於5月18日登場,境內96村將湧入成千上萬眾信眾,開路先鋒蜈蚣陣今年首度突破72節長度,將遶境3天;最後以滿載「添載包」的王船火化送王,進入高潮尾聲。想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特色的民眾不要錯過。
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西港刈香」已有240年歷史,每三年舉辦一次,為期10天,訂今年5月18日盛大登場,境內96村鄉湧入成千上萬眾信眾,地方自主訓練的數十個文武陣頭輪番上演,採取世襲制的蜈蚣陣盛大遶境3天,最後將滿載「添載包」的王船火化送王,想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特色的民眾不要錯過。
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適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廟會活動,其中被譽為臺灣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舉辦的廟宇,從清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今年適逢台南建城400年,也是三年一度的香科年,繼台南五大香之二的土城香、學甲香先後落幕後,素有「台灣第一香」之稱的「西港刈香」以及麻豆香也將在5月陸續登場。屆時將有台南十二婆姐、蜈蚣陣、金獅陣等台南特色陣頭出陣,展現台南多元香科文化。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臺南今年適逢建城400年,台南不僅是美食之都,臺南廟宇數量為全台之冠,素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的美名,在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目的是要祈求地方平安,臺南各大香科更孕育豐富的藝陣文化,多數為三年一科,尤其今年是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香科年,熱鬧非凡,除了剛結束的安定區蘇厝第一代天府真護宮的「王船祭」及鹿耳門聖母廟的「土城香」,接著正在登場的學甲慈濟宮的「學甲香」(4/17-19),以及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4/21送王)以及五月初的「麻豆香」(5/3-5遶境)、及五月底的西港慶安宮刈香(5/24-26遶境、5/27送王)等,每場活動都是文化價值極高,又富有觀光價值的宗教民俗活動。
有「台灣第一香」之稱的西港刈香5月中登場,西港慶安宮24日搏杯選出旗牌官,由西港區1家鞋布工廠老闆在21名參加者中,擲出最多的11聖杯,獲千歲爺欽點為中均府代表人,擔任甲辰科旗牌官。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一年一度的「西港胡麻節」於12/2、12/3在西港區農會後營倉庫登場,推出藝文表演、特色小吃及農產品市集、胡麻產品展示及品嘗等活動。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邀請美食達人~西港區區長李鴻裕帶路走踏西港吃美食;今年適逢西港農會成立100週年,現場將限量提供麻油雞、芝麻霜淇淋、芝麻包子免費品嘗,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台南市西港區盛產胡麻,素有胡麻的故鄉的美名,12月到了胡麻產季,西港胡麻節也將於12月2日登場。西港胡麻節將推出藝文表演、特色小吃及農產品市集、胡麻產品展示及品嘗等活動。西港區公所也規劃兩條旅遊路線,包括「刈香源頭之旅」以及「花旗木之旅」,提供遊客欣賞美景、體會在地民俗技藝、享用美食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