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長效針劑的搜尋結果,共21

  • 預防心梗、中風 膽固醇愈低愈好

    預防心梗、中風 膽固醇愈低愈好

     心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大死因第2名,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血管疾病主因。醫師指出,動脈硬化與高膽固醇息息相關,高達8成膽固醇為人體自行製造,因此除了調整飲食,呼籲高風險族群更應積極治療,透過適當藥物、針劑治療,降低膽固醇,有效控制血脂。

  • 衛福部與金管會聯手 推新型「在宅醫療險」年底上路

    衛福部與金管會聯手 推新型「在宅醫療險」年底上路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但現行住院醫療保險,不涵蓋在宅醫療行為。衛福部、金管會達成共識,由壽險公會研議「一年期在宅醫療照護險新保單」,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指出,今年底有機會上路,除了居家醫療,未來也期望將門診治療納入醫療保險。

  • 《興櫃股》跨足505(b)(2)報捷 瑩碩生技思覺失調新藥申請美一期臨床

    瑩碩(6677)治療思覺失調症新藥AX251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一期臨床試驗申請(IND),由於美國採取默許方式(silence approval),自FDA受理申請的30日內若未收到任何補件議題,即審查通過,可逕行執行臨床試驗。一旦AX251通過審查將代表瑩碩成功進軍新藥領域,且首款新藥瞄準成長快速的常見現代文明病,搶攻全球逾百億美元商機。

  • 愛愛一半軟掉 快檢查5狀況 中3項就有更年期警訊

    愛愛一半軟掉 快檢查5狀況 中3項就有更年期警訊

    一名50歲出頭的高階經理人,近年來常覺得下班後只想癱在沙發,情緒低落、體力下滑,甚至在親密行為中途軟掉,原本以為只是壓力大或年紀到了。直到失眠、專注力衰退影響工作,在同事提醒下就醫,抽血檢測加上男性更年期量表評估後,確診為「男性荷爾蒙不足」。

  •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長效針劑避復發 AI助攻重回正常生活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長效針劑避復發 AI助攻重回正常生活

    近年國人對思覺失調症名詞並不陌生,國內醫界也持續找尋治療最佳方式,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指出,思覺失調症為大腦神經傳導異常,治療應及早、愈長效愈好,目前醫界推崇使用第2代長效針劑作為用藥選擇之一,從案例分析可見效果;另凱旋醫院也導入AI機器人,協助追蹤與引導帶路,陪伴病友從診間到藥局、注射站,確保完成領藥與打針流程。

  • 高雄「霍爾移動城堡」阿伯重返社會!患病治療後找到新工作

    高雄「霍爾移動城堡」阿伯重返社會!患病治療後找到新工作

    高雄陳姓男子曾在新堀江商圈流浪10年,他總是推著超過1層樓高的回收車出沒,被鄉民封為拾荒版「霍爾移動城堡」,2年多前陳男數次與路人起衝突,還拿美工刀威嚇遭強制就醫,從此消失在街頭;如今他近況曝光,經由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團隊以長效針劑、AI智能醫療協助下,陳男出院後能穩定生活,甚至還找到洗碗工作,重新融入社會。

  • 兒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藥物輕生 1年齡段成高峰期

    兒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藥物輕生 1年齡段成高峰期

    我國兒童中毒個案逐年升,已占中毒事件近4成。醫師指出,兒少中毒原因近7成為「蓄意自傷、輕生」,尤其12~17歲階段進入青春期,更容易因憂鬱、現實感缺乏、衝動性高,藉由濫用「藥物」產生自傷行為。

  • 思覺失調症復發率高!醫籲及早使用長效針劑 降低再住院風險

    思覺失調症復發率高!醫籲及早使用長效針劑 降低再住院風險

    總覺得有人在監視自己、要攻擊自己,連家中的燈光都成了威脅,這不是科幻片,而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真實寫照。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了,病友常出現幻聽、感覺遭到迫害等症狀,導致工作與社交能力減退、專注力變差等。研究顯示,超過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首次住院後一年內有復發風險,若缺乏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復發率更達9成以上。然而,若在住院時及早使用長效針劑,出院後持續使用,有助下降約12%再住院風險,甚至增加回歸社會的可能性。

  • 男性「1數值」高老得慢 研究揭:還會變得比較小氣

    男性「1數值」高老得慢 研究揭:還會變得比較小氣

    睪固酮是男性重要的荷爾蒙。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根據最新研究,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越高,老化速度可能因此變慢,比較有精神,但也可能會變得比較小氣,對於別人的利益比較不在意,而包括年齡增長、壓力大、肥胖或某些藥物副作用,都可能造成睪固酮變少,讓晨勃減少,勃起變沒力。

  • 忘記服藥導致症狀復發 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助穩定病情

    忘記服藥導致症狀復發 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助穩定病情

    大二20歲王同學高三時出現聽到旁人聽不見的聲音、妄想、以及思維紊亂,就醫時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王同學於高中時開始服用抗精神病劑,近期因課業壓力大,常忘記服用藥物,造成幻覺等症狀,衛福部桃園醫院指出,院方引進長效針劑,可減少口服藥物劑量,也維持病況穩定無須住院治療。

  • 骨鬆藥別停!研究:長效針劑有效降低骨折風險15%

    骨鬆藥別停!研究:長效針劑有效降低骨折風險15%

    骨鬆性骨折是造成失能、死亡的危險疾病,全球每3秒就有1人發生。許多人誤以為使用骨鬆藥物後,腰痠背痛就能改善、可健步如飛等,不符預期就終止治療,反致骨質快速流失。國衛院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33萬名患者發現,隨著使用長效針劑的比例上升,用藥遵從性提高,與2008年相比,2018年的再骨折風險已降低15%。若能把長效針劑視為疫苗,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使用,將可降低整體社會的醫療照顧負擔。

  • 健保總額9286億創新高 邱泰源嘆:仍難達到1點0.95元

    健保總額9286億創新高 邱泰源嘆:仍難達到1點0.95元

    衛福部完成今年健保總額核定,預算突破9千2百億元,成長率達5.5%,成長金額創下史上最高,遭到健保相關團體批評是「政治凌駕專業」,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強調,政府完全尊重健保總額規定的過程,5.5%是國發會核可的最高點,且即使如此,也難以達到立法院通過的主決議,今年年中6月30日前,平均點值達1點0.95元的目標。

  • 思覺失調長效針 覆蓋率僅2成

     社區治療是社安網中重要的一環,為避免思覺失調症患者再住院,長效針劑是一大利器,比起天天吃藥的高血壓、天天打針的糖尿病,治療更便利,但台灣長效針劑的覆蓋率僅2成,落後西班牙、澳洲。專家期待政府挹注更多資源,幫助患者及早穩定病情。

  • 愛滋感染者憂鬱比例高達98% 就醫遇阻礙、社會汙名化仍在

    愛滋感染者憂鬱比例高達98% 就醫遇阻礙、社會汙名化仍在

    疾管署統計,全台愛滋感染人數834人,隨著藥物治療進步,三合一單錠藥、長效針劑等有效治療及U=U新觀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愛滋感染者健康品質已有效提升、壽命延長,但社會中仍存在愛滋歧視,導致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差,常見憂鬱、失眠問題,呼籲社會消除愛滋污名,建立更友善環境。

  • 長效針劑提升治療規律性 思覺失調症病友成功重返社會

    長效針劑提升治療規律性 思覺失調症病友成功重返社會

    40多歲思覺失調症病友「小南」,在南投縣草屯療養院社區復健中心接受治療與職能訓練,常因拖延服藥影響訓練,經接受長效針劑治療1年,順利考到烘焙證照回歸社會。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12日舉辦記者會分享,長效針劑幫助病友用藥更規律,並降低再住院風險,期待透過精神科居家治療與社區主持大力推廣精神治療長效針劑,深入基層社區治療。

  • 精障長效針劑防停藥 再住院風險降逾1成

    精障長效針劑防停藥 再住院風險降逾1成

     長效針劑被視為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利器,據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且治療不中斷者,再住院風險可降12至13%之多,醫生出身的屏東立委蘇清泉也認可這一治療,但台灣在使用認定及費用上,相較日韓國家嚴格且貴,建議應適度放寬。

  • 國家藥科獎得獎名單揭曉 金銀銅獎得主各展研發碩果

    國家藥科獎得獎名單揭曉 金銀銅獎得主各展研發碩果

    衛生福利部與經濟部共同舉辦的「2024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今天(19)舉行頒獎典禮,頒發藥品類、醫療器材類及製造技術類之金、銀、銅質獎,肯定得獎者卓越研發成果,彰顯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未來將持續推動和支持生技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鼓勵更多優秀的團隊投入創新研發,期望政府與生技產業攜手,共同推動台灣成為全球生技醫藥研發重鎮。

  • 新版精神衛生法12月上路 「強制住院」新制實施日待定

    新版精神衛生法12月上路 「強制住院」新制實施日待定

    新版《精神衛生法》將在12月14日實施,原定21項子法同步生效,但目前尚未到位。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目前已完成12項子法預告,仍有9項尚未完成。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補充說明,其中3項有望本月完成,另有6項與司法院相關,如強制住院改採法院保留原則,須另訂施行日期。

  • 長效針劑+藥師諮詢 「躁動女」擺脫藥物控制重獲新生

    長效針劑+藥師諮詢 「躁動女」擺脫藥物控制重獲新生

    35歲小張10年前發病成為思覺失調症、雙極性患者,需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卻又不滿吃藥會變胖,未能遵照醫囑,導致反覆發作,加上情緒易躁動,母親也屢干涉醫療行為,還曾與醫護人員大打出手,透過醫護團隊一對一調整藥物、每月施打1劑長效針,現已不再躁動,重拾溫順個性。

  • 4旬男誤當中邪喝符水無效 醫1針讓他重回生活正軌

    4旬男誤當中邪喝符水無效 醫1針讓他重回生活正軌

    高雄一名41歲陳姓男子大學時因無法承受壓力,出現自言自語、多疑等症狀,家人一度以為他中邪,不停奔波宮廟加給他喝符水,希望能讓情況好轉,不過陳男經凱旋醫院診斷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多年來病況不穩,直到5年前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逐漸穩定疾病,重拾吉他音樂教學的工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