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磁軌道砲的搜尋結果,共10筆
9月22日,中國大陸官煤首度公開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戰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與攔索降落的影片,引起各方關注。如果說93閱兵直播是給美國川普總統等外行人看熱鬧的典禮現場,這段8分多鐘的影片就是給美國「戰爭部」與印太司令部專家們仔細檢視的紀錄片。畫面直擊細節,包括升降機的起降、放飛小組的手勢、空警-600折疊機翼的展開、可推測數量的戰機編號特寫、可推測攔截索效率的降落時海上遠景,甚至還有不同角度的重播。想讓觀眾看清楚的程度,已經到了「貼心」等級。
日本防衛裝備廳(ATLA)宣布,安裝在自衛隊飛鳥號(JS Asuka,ASE-6102)實驗平台艦的電磁軌道砲(Railgun),成功擊中遠距離的靶艦,是電磁軌道砲實用化的重要里程碑。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11日)報導,日本防衛省決定近期將在海上進行,最新武器「電磁軌道砲」(Railgun)的發射實驗。這種武器以電能代替火藥,能以極高速度發射彈丸,被認為能有效攔截中國大陸和北韓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日本的目標是未來將它搭載於神盾系統搭載艦。
曾經大量投入資金與科研人力的新式科技武器電磁砲的研發競賽,在美國暫時退出後,近幾年來只剩中國與日本還在繼續投入。最近日本自衛隊首次公開安裝在日本實驗艦飛鳥號,讓這款具有夢幻色彩並為各方看好的高科技武器,再次成為中國與西方武器競賽的焦點。
前幾年,美國軍方停止了電磁軌道砲(electromagnetic railgun,EMRG)的開發,理由是現有充電技術不足以支持磁軌砲高效率發射。不過,其他國家仍在繼續探索 EMRG 的潛力,包括中國大陸,以及日本。現在,法國國防創新局 (AID)之下的法德聖路易斯研究所 (ISL) ,也要投入磁軌砲的研發競爭。
日本對於電磁軌道砲(railgun)的開發興趣不減,持續尋求更多西方國家的技術幫助。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ATLA)5月30日宣布,已經與法國、德國簽訂軌道炮合作分工協定(TOR)。
據參與專案的科學家說,中國海軍測試了電磁軌道炮,能以超過5馬赫的速度朝15公里高的同溫層發射精靈炸彈。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1日上午出海開展首次航行試驗。對此,前海軍艦長呂禮詩1日就表示,「既然福建艦有電磁彈射軌道,就還會有其他想法,就是電磁軌道砲」,呂禮詩強調,「這就是由電磁發射飛彈,他會把原來推進的力量,延伸成射程,打得更遠」,引發討論。
中國引以為傲的055艦首批8艘服役後,最近又有一艘第2批次055艦下水,令外界感到遺憾的是,包括電磁砲與巡洋艦噸位等多項曾被熱烈議論的新武器與升級皆未實現。不過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首批8艘055艦分別部署於北部戰區與南部戰區,新一批次的055艦可望有4艘部署於面向台海的東部戰區,對台海軍事情勢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美國在2021年放棄成本高昂的電磁軌道砲研發後,中國以飛躍的技術讓武器重獲新生。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一群中國海軍工程師日前發表論文,聲稱已經建造了一種電磁軌道砲,可以快速發射大量砲彈而不造成損壞;即使在連續射擊時,該武器也保持了極高的射擊精確度。它使中國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