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估值的搜尋結果,共333筆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Advantech Connect」全球夥伴線上高峰論壇24日登場,論壇以AIoT Vision為主題,聚焦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WISE-PaaS物聯雲平台、智慧城市方案與服務、雲物聯等5大主軸,至5月6日連3個月進行超過20場的線上主題論壇。
今年暖冬讓春燕提前報佳音,財政部8日公布2021年1月進出口統計,出口連七紅順利達陣,1月出口值為342.7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年增率為36.8%、為2010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依此態勢,首季出口成長率預估也超旺,有望破一成,較主計總處預估倍數成長。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美國政府推動美國製造,加上各國企業在大陸以外紛設第二生產基地,都將有利台灣機械設備出口,他看好2021年台灣機械業產值將大增千億、達1.2兆台幣,出口值300億美元,年成長10%~15%,可望雙雙改寫新高。
日商Panasonic公布最新財報顯示,2020財政年度第3季營業利益為1302億日圓約12.4億美元,與2019年的1004億日圓相比,年增約三成。同時,比市場預估值的746億日圓,還要高出近75%。
歐盟統計局周二公布歐元區去年Q4 GDP初值,季跌0.7%和年跌5.1%,均低於市場預估的季跌1%和年跌5.4%。
研調機構IC Insights預測,今年IC產業整體銷售金額平均將上揚12%,其中以DRAM和NAND Flash的成長動能最強,估計銷售值將分別成長18%、17%,成為2021年增加最快的兩個產品領域。
韓國國際金融中心(Kore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e)27日出具最新報告,繼去年韓國景氣表現相對較好後,幾家外國投資銀行也已陸續上調韓國2021年的經濟成長預估值。
「國寶級」ETF元大台灣50(0050)ETF,22日除息3.05元,但受到台積電、聯發科等權值股走勢軟腳影響,首日出現貼息。不過,買盤逢低承接心態仍相當積極,除了現股成交量放大至2.47萬張外,盤中零股成交股數及金額更雙雙創下新高,掃貨力道猛烈。
2021年陸股牛氣沖天,滬深300指數21日收紅1.62%,報5,564.97點,創業板指數亦收紅2.46%,收3,283.72點。2021開年後陸股持續向上墊高,直至近日因傳出東北等地新冠疫情擴大,股市才拉回整理,法人樂觀看好牛年A股行情,建議聚焦投資於科技、消費、工業與金融等四大產業,但也提醒應多留意市場波動風險。
全球主要股市今年開春以來頻創新高,印度股市今年前七個交易日就已創新高五次,也帶動印度基金績效長紅,全數基金都正報酬,進一步觀察18檔投信發行的印度基金,其中就有14檔淨值創下新高。市場法人表示,疫情趨緩加上印度經濟數據持續回升,外資大買印度股市,印度中長期來看都具投資優勢,建議投資人可留意印度基金投資契機。
大陸國家統計局即將在18日公布2020年主要經濟數據,路透14日公布綜合逾70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大陸2020年GDP增速預計年增2.1%,2021年則將呈現前高後低、逐季放緩,預估全年成長8.4%。
大陸國家統計局11日最新數據顯示,大陸2020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重拾漲勢,年增0.2%,高於11月的年減0.5%與市場預估中值0,全年CPI增長2.5%。展望2021年初物價走勢,有分析認為,受高基數影響,CPI仍會在低位波動,但受大陸疫情反覆,或將對物價構成擾動。PPI跌幅則有望繼續收斂,第一季有望轉正。
大陸市場回溫,帶旺台灣機械設備2020年12月出口值25.99億美元,年增6%,為連續四個月成長,但全年出口值仍呈衰退,尤其工具機出口值年減近三成。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樂觀預估,2021年機械設備出口值年成長5%~10%!業者正醞釀2021年調漲報價,以反映新台幣升值、運費上漲及原材料成本上揚。
大陸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2019年同期上升0.2%,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為持平,且2020年12月為逾11年來首次收縮。此外,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較2019年同期下降0.4%,預估中值下降0.8%。
受惠蘋果iPhone 12大賣、遠距商機升溫與年底和耶誕的傳統促銷季節,財政部預估,2020年12月出口值有望突破300億美元、年增率上看7%~9%,估計2020年全年出口值達3,420億美元以上、創下全年出口值新高紀錄,超過2018年3,340億美元水準。
盤勢分析: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經濟紓困法案激勵,外資買超助陣下,台股突破14,427點以下的短期盤局向上,指數再創14,547高點,但和12月9日的14,427高點相同,指數和年線正乖離率再度拉大至20%上下,引發獲利調節賣壓,大盤衝高震盪拉回收小黑,不過成交量稍大於20日均量,未見價量失控現象,維持穩健的高檔震盪走勢。
台股指數再創新高,外資持有市值及占比也頻刷新紀錄,28日外資對台股持股市值直逼20兆元、占比45%,雙雙改寫歷史新高;今年來外資持股市值增最多15檔中,電子囊括了11檔,半導體晶圓及IC設計股等就高達八檔,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及聯電等,另非電族群四檔中,有二檔是28日漲停的貨櫃雙雄長榮及萬海。
台灣的衍生性商品市場中,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是受到投資人歡迎的產品之一,係一種投資人與銀行對賭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貶的外匯選擇權契約。人民幣兌美元在2011年至2014年初持續升值,使投資人獲得巨額利潤,吸引投資人簽訂超出其風險承受範圍的契約金額。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及避免該事件再次發生,本研究提出此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應該集中結算。
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經濟數據,日本11月零售銷售年增率為0.7%,雖比市場普遍預估1.7%要少很多,但對零售環境險峻的日本來說,已經連續兩個月都是上漲格局。
周二美國發布的最新經濟數據好壞不一。美國商務部意外上修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但低迷不振的就業市場,抵銷了對新冠疫苗推出的樂觀情緒,美國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並創下8月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