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首例死亡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強颱「康芮」暴風圈已籠罩全台,全台各地皆會出現12級平均風或14級以上陣風,預估會持續至今(31)日下午3時45分,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至下午2時,共釀出1死73傷、1429件災情;死亡個案為南投縣1藍色小貨車遭路樹壓毀,車內1名56歲女性現場OHCA,送醫後仍宣告不治,另1名76歲男性則是輕傷無大礙。
高雄類鼻疽新增1死!疾管署今公布,山陀兒颱風後高雄類鼻疽再增2例,其中一例80多歲男發病不到一周死亡,為山陀兒颱風後首例死亡,該個案本身有多重慢性病,颱風期間沒有接觸污泥污水,推測為吸入型感染。疾管署指出,今年已累計98例本土個案,創歷年同期最高。
台東縣賓茂部落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21日有重大發展。食藥署公布,在首例死者家中搗米臼內殘留的小米粉,檢出高達1323mg/kg的托福松,與20日公布的粽子食材檢驗結果相符,遠遠超過後市場食品檢出的最高濃度0.51mg/kg。由於小米粉托福松濃度過高,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只剩下誤用、蓄意添加兩種可能,食藥署將提供台東檢警資料,配合偵辦。
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衛福部昨公布在小米粽的食材中,以小米檢出濃度最高,達405mg/kg,比後市場檢出超標產品的的最高濃度(0.51mg/kg)高794倍。食藥署今再公布新進度,死者家中採集的第二批檢體中,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檢出高達1323mg/kg的托福松,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只剩下誤用、蓄意添加兩種可能。
台東縣金峰鄉蝸牛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食材驗出農藥托福松。衛福部20日公布托福松定量結果,食材中以小米檢出濃度最高,達405mg/kg,其次是內葉150mg/kg,由於當地沒人使用且現場不見托福松蹤影,此結果也令人匪夷所思。此次托福松超標的數值,與過去市場稽查結果差異大,光小米濃度,就比後市場檢出超標的最高濃度(0.51mg/kg)高794倍,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目前還無法認定是否為人為,會將結果交給檢調參考。
小米粽食物中毒案釀3死,衛福部今公布托福松定量結果,在小米粽的食材中,以小米檢出濃度最高,達405mg/kg,其次則是內葉150mg/kg。此次托福松超標的數值,與過去後市場稽查結果差異大,光小米濃度,就比後市場檢出超標的的最高濃度(0.51mg/kg)高794倍。住院的6人中,已有2人轉出加護病房。
凱米颱風於上月25日過境造成全台各地大淹水,也因此讓類鼻疽疫情爆發,高雄已有35例確診個案,上週高雄市衛生局公布出現首例死亡個案,今天再公布新增1例死亡,一名7旬癌末老翁,於13日確診類鼻疽,2天後就不幸身亡。
俗稱為「樹懶熱」的奧羅普切熱病毒(Oropouch virus)在中南美洲爆發,該病毒主要經由蚊蟲叮咬傳播,今年以來已有超過7000人染病,7月更有2人喪命,是全球首例死亡病例,目前歐洲也有19例。專家呼籲前往中南美洲的旅客要留意,感染後的症狀包含頭痛、發燒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腦膜炎,孕婦可能流產或生下畸胎。
(17:48更新)香港01報導,該名死者為香港人,香港入境處證實接獲求助。
今年3月爆發寶林茶室中毒案,33人檢出邦克列酸,其中6人死亡,這是台灣首度驗出邦克列酸,社會譁然,但時隔數月,仍未查出究竟是哪個食品遭汙染,仍由北檢偵辦中。食藥署6月起將邦克列酸納入稽查項目,也思考如何優化食品中毒相關處理流程,近期已和地方衛生局討論,預計整併多項現有文件,擬訂新的食品中毒通報及處理指引,預計下月公告。
台北市寶林茶室餐廳食物中毒案,累計通報11例,已2人死亡,另有4人肝腎衰竭、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27日說,這是非常、非常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衛福部27日晚間緊急開會,經查文獻與病患臨床症狀表現,推測米酵菌酸可能性高,若檢驗結果相符,將成為台灣首起米酵菌酸中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