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90億人次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大陸中央廣電總台「國際線上」欄目專題報導,從1954年首次統計的2300萬人次,到2025年預計突破90億人次,春運這場「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早已超脫單純的人口流動範疇。像一面稜鏡,折射出中國社會七十一載滄桑巨變,從早期「綠皮車」裡的雜味「囧」途,到高鐵時代大道坦途,如一部動態社會進化史,記錄著流動中國的精神歸途,也是民眾從生存到生活的世紀跨越。
農曆春節假期來臨,大陸各地景點可謂人山人海。而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有包括林則徐、林覺民等近代名人故居,可以細細走讀半部中國近代史。而黃巷裡的台灣會館、南后街的「永和魚丸」,也讓三坊七巷充滿「台灣味」。
大陸春運1月14日正式開啟,至2月22日共計40天。2025年是中國春節申請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後,首個春運。春運40天裡,預計大陸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兩岸小三通航次也將增加,估達20萬人次。
2025年「地表最大人口移動」大陸春運於1月14日開跑,至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預計今年春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上看90億人次,鐵路、民航客運量均有望創歷史新高。兩岸方面,「小三通」客運航線每日增開6班次。
新華社報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週期性大遷徙──大陸春運, 1月14日開啟。2025年春運,是中國春節申請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後,首個春運,也是中國大陸有著8天春節長假的春運。40天裡,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可望打破2024年春運,大陸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過84億人次紀錄,去年大陸春運公路自駕最多,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84億人次。
有「地表最大人口移動」之稱的大陸春運即將在1月14日展開。2025年大陸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大陸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預測,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和鐵路、民航客運量均有望創歷史新高,目前預計,跨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5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報告,2025年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至2月22日結束,共40天。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下午舉行春運新聞發布會指出,2025年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到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從總體規模看,預計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距春節除夕不到4周,2025年大陸春運將從1月14日至2月22日,為期40天。預估客流量將創歷史新高,達90億人次。相反的是兩岸春節班機,今年既無加班機、也無優惠機票規畫。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1日報導,從2025年大陸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獲悉,2025年春運將從2025年1月14日開始,至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目前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左右,同比增長約7%,規模創歷史新高。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12月31日聯合召開2025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透露,預計大陸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左右,規模創歷史新高。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
大陸每逢農曆過年,返鄉人潮僅一月即可高達近90億人次。不過日前卻有一名大陸網友H小姐(化名)透過社群發文指出,她現年32歲,事業有成,是許多親朋好友眼中的女強人。此次農曆過年,她卻選擇不回老家,並感慨「住飯店,都比回家住還好」;其中背後的真實原因,卻暗藏著許多心酸。
新華社7日報導,地表最大規模人類遷徙又來了! 今年為期40天的大陸春運,預計有90億人次出行。從綠皮火車到動車「陸地艦隊」;從泡麵、饅頭到「舌尖上的中國」;從「摩托大軍」到自駕新能源汽車;種種變化的春運,印證著時代步伐與不變的團圓情愫。
大陸為期40天的春運26日正式開跑,預估今年可能有破紀錄的90億人次移動。北京西站一早隨即湧現人潮,有打工完回家的農民工,也有攜家帶眷返鄉的一家子,也有旅遊完回家的大學生。這也是大陸新冠疫情正式告一段落後的首個春運,站務人員感嘆「人潮確實回來了」。從北京西站發車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G79次高鐵列車長仲召爽說,車上約有一半是香港人,主要目的都是返鄉。甚至稍早從香港回北京車上還遇到位客人,歷經3年疫情之後,終於能回北京探視100歲的母親。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 2024年春運26日拉開序幕。春運40天將有90億人次流動,創歷史新高,其中約有72億人次自駕出行。2024年或將迎來與往年不同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