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REA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多個國際組織1日公布一份統計數據,報告指台灣持續向俄羅斯採購石腦油(輕油),不只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今年的月進口量更暴增近6倍,點名主要採購的企業為台塑石化,承擔96%的進口總量,國際組織呼籲,政府與企業必須攜手制定明確的淘汰計畫,讓能源與貿易政策符合國際的價值與安全利益。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在波蘭簽署承諾為受到俄羅斯入侵影響的烏克蘭兒童提供援助的協議,英國《衛報》1日報導,儘管台灣自認為烏克蘭盟友,但無視國際制裁,已成為俄羅斯石腦油(naphtha,俗稱輕油)的全球最大進口國。報導引述華府智庫專家說法,認為此收入對克里姆林宮的財政並非沒有影響,形同向俄方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戰爭資金。
台灣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威脅半導體產業與全球盟友關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1)日偕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俄國環保組織 Ecodefense 與德國 Urgewald 共同發表《危險依賴:台灣成為全球最大俄羅斯輕油買家,煤礦進口持續》研究報告並指出,2025上半年台灣進口13億美元俄羅斯輕油,不只成全球最大進口國,與台灣過往紀錄相比,月進口量也暴增近6倍,為俄羅斯創造17億美元收入。
儘管台灣是烏克蘭盟友,但無視國際制裁,已成為俄羅斯石腦油的最大進口國。雖然台灣參與了對俄羅斯的其他制裁,但由於能源需求97%依賴進口,並未對購買俄羅斯化石燃料設限。專家指出,這高進口依存度是兩岸潛在衝突中的關鍵罩門。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美國已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新的能源制裁,但前提是所有北約國家必須停買俄羅斯石油並採取類似措施。川普也呼籲,北約成員國應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徵收50%~100%關稅,藉此削弱北京對莫斯科的經濟援助並協助結束俄烏戰爭。
據觀察者網報導,「只有一個玩家,中國正成為綠色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英國《衛報》9月7日刊文稱,從歷史上看,主導能源的國家通常主導著政治和經濟,而從中國工廠運到全球各地的風力渦輪機、太陽能發電板、電動汽車,表明中國已贏得21世紀能源之戰。
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持續推進減排政策。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25日公布政策意見顯示,預計到2027年,將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優先實施配額總量控制。但有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陸煤電新增裝機容量仍呈現大幅增長,減碳目標面臨挑戰。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裡下降了約1%。這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rea) 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推動下,中國2025年第一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6%,過去12個月下降1%,創下歷史新高。該組織通過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來證明這一減少是合理的,世界其他國家是否樂意從中國獲得至少部分啟發?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未來的綠色科技領域,中國已超越世界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是如何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全球領先的?」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以此為主題刊文指出,中國在掌握綠色能源革命幾乎所有技術的過程中,經歷了從逐步積累到突然飛躍的跨越。
年初大陸DeepSeek人工智慧(AI)模型橫空出世後,激化中美AI科技戰。但AI如同吃電巨獸,確保能源供應已成為各國保障AI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大陸已啟動火電廠建設,2024年新建燃煤電廠開工量占全球93%,更直接推動近兩年煤炭進口大增,迭創歷史新高。
氣候變遷科學與政策網站Carbon Brief的最新分析,中國大陸去年在潔淨能源領域的投資達6兆80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30兆),已經接近全球化石燃料投資總額1兆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
美國智庫最新報告顯示,大陸在建大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和風電項目合計裝機容量佔全球總量近2/3。有專家分析,大陸碳排放量可能在去年已達到高峰值,但也同時面臨挑戰。過去針對煤電設計的電網如何消納規模大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並將新增電量傳輸到有需要的地區。
據美國智庫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大陸在建大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和風電項目合計裝機容量佔全球總量的近2/3,另有專家分析,大陸碳排放量可能在去年已達到峰值。只是也同時面臨挑戰,過去針對煤電設計的電網如何消納規模大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並將新增電量傳輸到有需要的地區。
2022年2月俄烏戰事爆發以來,多個國家紛紛制裁俄羅斯的煤、原油等,但據國際組織CREA(能源與乾淨空氣研究中心)統計,近一年來民營企業採購增加,我國進口俄羅斯煤成長31%,環團2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購買俄羅斯煤炭相當於資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且進口俄煤的公司也可能有遭國際制裁的風險,呼籲行政院應禁止或管制購買俄煤。粉專「不演了新聞台」直酸:台煤關係史上最好,台灣挺俄力道前所未有之強勁。
2022年2月俄烏戰事爆發以來,多個國家紛紛制裁俄羅斯的煤、原油等,但據國際組織CREA(能源與乾淨空氣研究中心)統計,近一年來民營企業採購增加,我國進口俄羅斯煤成長31%,環團2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購買俄羅斯煤炭相當於資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且進口俄煤的公司也可能有遭國際制裁的風險,呼籲行政院應禁止或管制購買俄煤。
2022年2月俄烏戰事爆發以來,多個國家紛紛制裁俄羅斯的煤、原油等,並在2023年,但據國際組織CREA(能源與乾淨空氣研究中心)2023年1月1日至6 月15日統計,我國已進口20.1億歐元的俄羅斯煤炭,環團批評,購買俄羅斯煤炭相當於就是資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且進口俄煤的公司更可能會面臨遭國際制裁的風險,呼籲行政院應禁止或管制購買俄羅斯煤。
蔚華(3055)今日宣布,於光學檢測領域取得突破,自2023年底推出非破壞性碳化矽(SiC)缺陷檢測系統,廣受市場肯定。今年將於4月24至4月26日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的化合物半導體專區登場,展示旗下數位光學品牌南方科技的光學檢測系統,以及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晶片測試設備和維修服務。其目標是最大化產品服務效益,協助客戶在當前熱門的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半導體、Micro LED三大市場商機中取得優勢。
獨立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 CREA)今(25)日公布一份報告,過去一年內,潔淨能源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打破以往紀錄,占GDP成長的40%,比前年多了30%。清潔能源計畫成為驅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投資總額達到63兆人民幣,幾乎與全球對化石燃料的投資一樣多。
新聞提要■曾被投資客熱捧的加拿大房市,因央行猛力升息抗通膨而陷入泥淖,還可能衝擊到加國總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