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GoOcean的搜尋結果,共23

  • 鳳凰颱風逼近  闖海邊觀浪海巡署將重罰

    鳳凰颱風逼近 闖海邊觀浪海巡署將重罰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計今(10)日晚間發布海上警報,明日上午接續發布陸上警報。海巡署今日表示,為防止憾事發生,已啟動危險海域船舶淨空作業,並在岸際展開預防性宣導,提醒民眾颱風期間切勿前往海邊觀浪、垂釣或從事其他水域活動。海巡署嚴正警告,地方政府若發布公告警戒區,民眾若違法進入,將依《災害防救法》逕行開立舉發單,今年起已開出20張罰單。

  • 海警將發!鳳凰颱風逼近 海巡署籲遠離海邊保安全

    海警將發!鳳凰颱風逼近 海巡署籲遠離海邊保安全

    「鳳凰」颱風逐漸逼近,中央氣象署預估10日至12日影響最為明顯,最快10日下半天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海巡署南部分署已預先啟動防颱整備措施,針對台南、高雄、屏東及小琉球沿海地區展開全面巡查與預警宣導,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提前防範。

  • 漁工外海作業手指遭魚鉤穿刺傷 台南海巡即刻救援

    漁工外海作業手指遭魚鉤穿刺傷 台南海巡即刻救援

    一艘屏東琉球籍漁船昨(5)日下午4時許,在高雄興達港外海西方約10浬處海域作業時,船上1名印尼籍漁工手指作業時遭魚鉤穿刺受傷,請求海巡派遣巡防艇前往協助。海巡署艦隊分署第四(台南)海巡隊接獲第六巡防區指揮部通報,即派巡邏艇PP-3511號前往救援,將該名漁工接到船上進行包紮後,載回安平商港,並通報救護車待命,於當天傍晚18時30分交由救護車送永康奇美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 民間「黑潮航跡」航海計畫船隻翻覆 3人落海獲救

    民間「黑潮航跡」航海計畫船隻翻覆 3人落海獲救

    由台東縣民間發起的航海活動「黑潮航跡:跨文化與永續的航海故事」,今(2)日上午從新蘭漁港啟航,未料船隻出海不久即翻覆,船上3人落海並攀附船邊待援,海巡單位接獲通報後,聯合友好漁船成功救援。全員均意識清楚、無明顯外傷,隨後自行就醫。

  • 無動力帆船新蘭外海翻覆 3人落海海巡漁船聯手救援

    無動力帆船新蘭外海翻覆 3人落海海巡漁船聯手救援

    一艘參與「黑潮航跡:跨文化與永續的航海故事」活動的自製無動力風帆船,今(2)日驚傳在台東新蘭外海0.2浬處翻覆,船上3人瞬間落海,情況危急,只能緊抓船身等待救援。海巡署第十巡防區指揮部接獲報案後,火速動員岸巡隊、海巡隊及民間漁船展開海空聯合救援,最終在12時45分成功將3人全數救起,幸經檢視均無外傷,生命徵象穩定,結束這場海上驚魂。

  • 教師節連假萬里桐海域不平靜 海巡接連成功救援浮潛客

    教師節連假萬里桐海域不平靜 海巡接連成功救援浮潛客

    教師節連假最後一天,恆春半島萬里桐接著傳出浮潛客遭離岸流帶離,體力不支救援事件,海巡署南部分署第六岸巡隊分別在上午9時及10時許接獲報案,立即出動救援,並協調SUP業者合力協助,成功15位遊客救援上岸。

  • 樺加沙逼近!長浪先行 海洋研究院:注意長浪風險

    樺加沙逼近!長浪先行 海洋研究院:注意長浪風險

    中度颱風「樺加沙」(Ragasa)逼近,中央氣象署已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國家海洋研究院22日提醒,颱風中心即將進入巴士海峽,其所引發的長浪將率先抵達台灣東部及南部沿海,呼籲民眾在颱風前中後期務必提高警覺,暫停海邊遊憩與漁撈活動。

  • 強颱樺加沙來勢洶洶  海巡署:擅闖警戒區最高罰25萬

    強颱樺加沙來勢洶洶 海巡署:擅闖警戒區最高罰25萬

    強烈颱風「樺加沙」逐步逼近台灣,中央氣象署於今(21)日已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預計稍晚將發布陸上警報。海巡署為防範未然,已全面啟動防颱應變機制,於全台各沿海地區展開預防性宣導,並執行危險海域的船隻淨空作業,鄭重呼籲民眾在颱風期間切勿心存僥倖,前往海邊觀浪、垂釣或進行任何水域遊憩活動。海巡署為有效嚇阻違規行為,一旦地方政府劃設警戒區,將對擅闖者依法開罰,最高可處新台幣25萬元罰鍰,避免任何令人心碎的憾事發生。

  • 香港男不熟綠島地形 竟然連人帶車騎進海裡

    香港男不熟綠島地形 竟然連人帶車騎進海裡

    暑假正值綠島觀光熱潮,昨(17)日傍晚卻發生驚險插曲。24歲香港籍男遊客疑不熟悉地形,連人帶車「騎進海裡」,嚇壞在場民眾。海巡人員獲報趕抵,所幸男子平安無恙,自行上岸,港區亦未出現油汙染,隨後協助將機車拖上岸。

  • 影》台東父金樽釣魚 10歲女兒不慎落海 海巡跳水救援影像曝

    影》台東父金樽釣魚 10歲女兒不慎落海 海巡跳水救援影像曝

    台東10歲女童陪同父親到東河鄉金樽漁港釣魚,卻不慎落海,父親見狀立即向海巡署東部分署第一三岸巡隊金樽安檢所報案,由海巡人員攜帶救生裝備馳赴現場,將女童平安救起,女童未受傷因此無須送醫。

  • 楊柳逼近!高雄西子灣拉封鎖線 違規闖入最高罰25萬

    楊柳逼近!高雄西子灣拉封鎖線 違規闖入最高罰25萬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市區上午風雨還不算大,民眾抓緊時間到菜市場儲備糧食,不過沿海地區就能感受到明顯風雨勢,如西子灣已拉起封鎖線,海巡署及鼓山分局派員到場,勸導民眾勿逗留,海巡署南部分署提醒民眾,請勿靠近沿海岸際或港區從事戲水、觀浪等活動,以免發生危險,對擅自進入公告警戒區者,逕行開立舉發單,並移送地方政府裁罰5萬元至25萬元不等。

  • 小琉球12艘SUP漂流 海巡安檢所成功救援

    小琉球12艘SUP漂流 海巡安檢所成功救援

    多日豪雨後放晴,屏東度假勝地小琉球湧進大量遊客,海巡署小琉球安檢所9日在海面守望時,發現有多艘立式划槳(SUP)疑似受海流影響漂離岸際被帶往外海,研判遊客恐無法自行返回岸際,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救援,在漁民膠筏與觀光船合作下,平安將12艘往外海漂流的SUP帶回。

  • 溺水意外頻傳 GoOcean警示風險

    溺水意外頻傳 GoOcean警示風險

     近來天氣炎熱,海域戲水意外頻傳,7名國、高職生15日到屏東枋寮漁港附近海域戲水,疑遭暗流捲走溺水,19歲黃姓高職生失蹤,16日上午被發現時已不幸身亡,友人表示黃見朋友溺水前去營救而犧牲;37歲法籍男子與女性友人16日下午到新北市淡水沙崙海水浴場戲水,疑遭海浪捲走,海巡人員迅速尋獲送醫仍不治。

  • 紅燈亮起別下水!國海院推「GoOcean」 一鍵即查海域風險

    紅燈亮起別下水!國海院推「GoOcean」 一鍵即查海域風險

    近一個月內,台灣海岸線頻傳意外事故,從基隆八斗子獨木舟翻覆、貢寮沙灘離岸流溺斃,到台東「天空之鏡」突浪、高雄旗津衝浪意外等,海委會海洋研究院推出「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讓民眾從事海洋活動前「先評估,後下水」,將風險判斷視為必要儀式。

  • 1周7溺水 學者籲政府投資救難

    1周7溺水 學者籲政府投資救難

     端午節前後全台傳7起溺水意外,台東縣成功鎮1名陳姓高職生2日在岸際戲水溺斃身亡,綠島鄉1名墨西哥籍遊客5月底戲水失蹤,迄今下落不明。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教授董東璟表示,夏季海象常伴隨離岸流、暗流與偶發大浪,誤入難以脫身。

  • 每分鐘有40人因溺水喪命!成大學者示警:小心2致命危機

    每分鐘有40人因溺水喪命!成大學者示警:小心2致命危機

    端午節前後1周,全台發生7起戲水意外,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教授董東璟指出,夏季海象雖不若颱風劇烈,卻常伴隨離岸流、暗流與偶發大浪,這些水動力特性肉眼難辨,卻具有極強拉力,加上人類游泳速度遠不及流速,一旦誤入幾乎難以脫身,許多溺水事件正是發生在外觀看似安全的潮間帶與近岸水域。

  • 海委會推GoOcean APP 助民眾識別離岸流

    海委會推GoOcean APP 助民眾識別離岸流

    行政院海洋委員會13日在高雄市西子灣沙灘會館舉辦「掌握離岸流 Let’s GoOcean」防溺宣導活動,匯集跨領域專家、學者及各界海友參與,推廣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APP使用,提升民眾識別離岸流並增進應對能力,此外,臺美將聯手於臺南安平漁港北側海域研發離岸流監測告警系統,共同促進海域安全教育,加強對離岸流認知與防範。

  • 基隆大武崙沙灘邁入戲水旺季 童子瑋攜議員會勘安全整備

    基隆大武崙沙灘邁入戲水旺季 童子瑋攜議員會勘安全整備

    去年8月基隆市大武崙沙灘驚傳「一日3死」憾事,市府也做出安全措施應對,隨天氣轉熱、又適逢暑假,民眾戲水人潮逐漸增多,但大武崙沙灘目前仍未有救生員執勤。議員吳驊珈接獲民眾反映沙灘問題,28日邀議長童子瑋、基市府相關單位會勘。吳驊珈建議應找專家評估改善沿岸流情形;童子瑋則提醒要傾聽在地民眾心聲;產發處表示,將建立救難SOP,並會與商家共同制定安全計畫。

  • 品觀點|彰顯海洋文明創新與傳統 海委會攜手台南辦國際論壇

    品觀點|彰顯海洋文明創新與傳統 海委會攜手台南辦國際論壇

    海洋委員會「台灣海洋國際論壇」今年首次跨出高雄,將於10月在台南舉辦,而近年海委會亦積極推動海域遊憩安全,今年起輔導台南打造智慧海灘安全示範區,結合熱蘭遮城建城400年相關紀念活動,2024的台南將浮現海洋文明創新與傳統的精采浪花。

  • 投入海洋安全科技   陳建仁:讓親近大海機會愈來愈多

    投入海洋安全科技 陳建仁:讓親近大海機會愈來愈多

    行政院長陳建仁8日下午赴基隆視察大武崙浮標監測站及無人機即時影像海域安全系統,包括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陳建宏、海巡署北部分署分署長廖德聖,另外包括基隆市長謝國樑等人,也共同參與。陳建仁表示,透過海洋安全科技的投入,可以讓民眾親近大海的機會愈來愈多,且愈安全、愈有保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