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MTU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泰國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延宕已久的協議,敲定採購1艘陸製S26T柴電潛艦,這項交易使它加入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越南的行列,成為東南亞第6個擁有潛艦的國家。
泰國海軍自2017年向中國訂購S26T潛艦後,一度因沒有採用德製發動機而打算變卦。然而,歷經千迴百轉後,泰國內閣8月5日終於同意修正案,敲定採購S26T柴電潛艦。
泰國一度考慮放棄採購陸製S26T柴電潛艦,但最終還是決定,要繼續推進相關計畫。而曼谷猶豫不決的原因在於,中方無法取得德製柴油引擎,並提議以自製的替代引擎取代。
軍方可靠消息透露,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設廠後,在「晶片外交」的互惠考量下,德國對台灣亦禮尚往來,同意售我潛艦主機與光電潛望鏡等2項重要裝備,可能裝在潛艦後續艦上,德國也同意售予我國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雷達。對此重要軍事採購,軍方與台船公司均不評論。
豐達科(3004)在2025巴黎航展與德國航空引擎巨擘MTU Aero Engines簽署5年的長期合作合約。豐達科目前訂單能見度持續至今年底,稼動率已高達85-90%,產能滿載,豐達科航太動能強勁,雖然外資近5天相對偏空,但投信、自營商期間仍買超力挺,豐達科挾合約大單題材,周四帶量強漲7%,試圖站回月線之上。
豐達科(3004)參加2025年巴黎國際航太展,並在周三正式與與德國航空引擎巨擘MTU(MTU Aero Engines)簽署為期五年的長期合作合約,深化全球航太供應鏈布局,此次合約除鞏固雙方原有在台灣航太扣件領域的合作基礎外,亦將合作範疇拓展至豐達科位於中國蘇州廠的精密加工業務。
嵌入式工業電腦與主機板品牌廠DFI友通(2397)將於2025年CES展攜手南韓AI晶片新創公司DEEPX,聯手發表搭載DEEPX DX-M1 AI加速器的工業級邊緣AI運算平台,聚焦智慧城市應用。隨著AI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從智慧家電、無人載具到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邊緣AI(Edge AI)的進步正快速推動創新應用的落地,此次合作展現雙方推動裝置端與應用導向AI技術發展的決心。
匈牙利國防部近日接收6輛新型豹2A7在地化版主力坦克(Leopard 2A7HU),這批坦克由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KMW)授權匈牙利在地生產,總數達24輛,預計最終將製造48輛,短短10個月已經生產出合約的一半數量。
由於兩韓對峙的特殊作戰環境影響,南韓海軍艦艇在絕大多數狀況下只要一出港,就可能和北韓艦艇短兵相接,尤其是在38度線附近的沿岸海域。以2002年第2次延坪海戰為例,由於執行巡邏驅離任務的南韓砲艇遭到北韓巡邏艇擊沉,即便2艘巡邏艦緊急開赴現場增援,受創的北韓巡邏艇依舊能夠協同僚艇成功北返脫離戰場,而南韓海軍在避免刺激局勢的考量下,也只能在38度線海域周邊停止追擊。受到這次海上遭遇戰的影響,南韓海軍開始重新檢討相關中小型巡邏艦艇的作戰需求想定,並且開始推動新一代巡邏艇(PKX)發展計畫。
皇家馬來西亞海軍證實,飛彈快艇「劍客號」(KD Pendekar)於當地時間25日下午,在柔佛地區近海意外觸礁,所幸39名艇員在沉沒前平安獲救。大馬海軍除將展開打撈作業,也宣布將派遣專案委員會調查事故原因。
曾經因發動機問題談不攏以致泰國對中國潛艇採購案落空後,最近中國外銷潛艇的努力又有了新發展。據外媒報導,不久前印尼國防部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繼續討論S26T柴電潛艇,中方提議如果柴電潛艇成交,願意再以極大折扣價格加碼出售一艘052D驅逐艦給印尼。
印尼國防部高級官員6月28日在雅加達與中國船舶集團(CSSC)代表舉行了會議,主題是討論出售印尼S26T(SSK)元級潛艦的可能性。
歐洲股市周二收跌;此前由於空中巴士發布獲利預警,股價暴跌,引發一輪相關航空股的拋售;此外投資人也關注本周稍晚舉行的法國國會選舉。
隱身(Stealth)是指不容易被發現,在戰場環境中,隱身效果愈好就愈有優勢,所以它僅適用於高科技戰機和潛水艇,同樣適用於陸軍。為了讓裝甲車更加隱秘,英國勞斯萊斯集團(Rolls-Royce)在2024 歐洲國際防務展 (2024 Eurosatory)首次推出了一種新概念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動力功率更高,而且還更容易隱藏。
菲律賓通訊社發布的消息,菲律賓海軍向韓國訂購的HDC-3100 未來巡防艦,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完工,現在派出水手群前往韓國,進行必要的操作訓練,並成軍。
德國股市在周四創下歷史新高,讓人好奇有那些股票在支撐上漲。現在值得進一步觀察,哪些股票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好,未來是否也能維持佳績。
眾所周知,土耳其有興趣採購40架「歐洲戰機」(Eurofighter)打造的「颱風」(Typhoon)戰機,因為他們懷疑,美國不會軍售等量的70批次(Block-70)F-16戰機。
就在中美進行激烈的軍事競爭之際,《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警告,隨著北京在技術創新和擴大生產上大有進展,美國潛艦對中國占有的全面優勢地位正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