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颱上限的搜尋結果,共58筆
氣象署今日指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強度達中颱上限,預估12至13日、下周三及四通過台灣時減弱至輕度颱風,登陸地點則是西半部均有機會,10至11日、明後天宜蘭、花蓮、大台北防局部豪雨以上降雨,12日、下周三中南部雨勢漸增,留意大雨或局部豪雨。
第26號颱風鳳凰持續增強,在今天(9日)凌晨2時許暴風圈已接觸菲律賓,持續往呂宋島前進,預估颱風將在11日上午開始北轉,並於13日上午登陸台灣中部一帶穿過台灣,14日上午從宜花一帶出海。而麻煩的是,鳳凰的外圍環流會先與東北季風交合,產生共伴效應,率先為北部、東部帶來豪大雨,緊接著颱風本體登陸,至於登陸時的強度,要看南方海域是否能讓颱風迅速減弱,目前各模式預估仍有分歧。
鳳凰颱風今凌晨2點增強為中颱,持續向西北西前進,下周一(10日)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接著北轉朝台灣逼近。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鳳凰達顛峰時的強度直逼中颱上限至強颱等級,是個又強又大的怪物;接近台灣陸地前後,受到中央山脈嚴重破壞結構,將快速減弱,不過仍不可輕忽其帶來的風雨。
關島南方的熱帶低壓即將發展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粉專表示,在抵達菲律賓前發展環境不錯,颱風環流龐大,至少可達中颱上限,甚至挑戰強颱;下周一(10日)抵達菲律賓附近後開始北轉,若太平洋高壓減弱速度慢,颱風穿越呂宋島才會北轉,對台灣的影響最劇烈,下周二至周五(11至14日)全台都有感。
關島以南的熱帶擾動TD29,即將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預估,鳳凰最快下周一(10日)抵達菲律賓呂宋島前,達中颱上限,甚至升級為強颱;但路徑仍有高度不確定性,未來可能北轉經台灣附近,對台灣的影響將視轉向時間與角度而定;另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也指出,若轉向較早,影響較輕微,反之影響就比較嚴重,目前仍需持續觀察。
樺加沙颱風來襲,各縣市嚴陣以待。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21日指出,根據中央氣象署預估,陸警範圍將不會納入北市,不過21至22日受颱風外圍環流接近,台北市區陣風可達7至8級,23日颱風進入南海,市區陣風則可達8至9級。至於降雨部分,預估22日白天至23日晚降雨最顯著,有間歇性大雨。台北市長蔣萬安為因應可能災情,今日下午也將至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召開整備會議。
中度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已在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下半天就會發布陸警,首波陸警範圍預計包括南部、東南部等地,尤其樺加沙威力還在持續增強中,不排除會轉強颱,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間點則是周一下半天至周二(22、23日),提醒民眾把握時間做好防颱準備。
中颱樺加沙今凌晨2時在鵝鑾鼻東南東方850公里處,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指出,樺加沙強度已達中颱上限,今天將增強為強烈颱風,最快今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晚上發布陸上警報,陸警範圍依照目前路徑預估,南台灣、恆春半島、東南部地區受影響的機率較高;至於哪些縣市可能放颱風假?他表示,各縣市首長將在今晚與氣象署連線討論後再做決定。
目前為中度颱風、被喻為今年「風王」的樺加沙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將於今天上午8點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若行進路線、速度不變,下半天將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預估樺加沙會在今天內增強為強烈颱風,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間,落在明天下午到後天一整天。
中度颱風樺加沙預計在21日逐漸接近呂宋島東北方海面,22日至23日通過巴士海峽及東沙島海面。氣象署預測,該颱風靠近台灣時,強度可達中颱上限至強烈颱風。氣象粉專「颱風論壇」PO出20日的海水熱焓量,指出樺加沙將通過充滿能量的海域,「不變強都很難」。另據氣象署晚間更新的暴風侵襲機率圖顯示,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以及台東縣蘭嶼都突破60%。
明天(21日)受第18號樺加沙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桃園及台東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嘉義以南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樺加沙颱風未來行經環境條件持續有利發展,氣象署表示,預計近台時強度可達中颱上限至強烈颱風,下周一(22日)白天到下周三(24日)清晨離台灣最近且影響最顯著。從降雨趨勢圖可以看到,整個台灣東半部呈現多雨的「紫爆」狀況。
明(20)日午後在西半部地區及宜蘭山區有局部雷陣雨,特別是在桃園以南地區可能有局部大雨。氣象署預報,輕度颱風樺加沙目前距離台灣約1300公里,持續朝西北西前進,不排除中颱上限,或是達強颱等級。下周一(22日)到下周三(24日)最接近台灣,影響雨勢跟風浪最為明顯,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越晚雨勢越明顯,預計下周日下半天可能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續並有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的機率。
中颱楊柳下午4點在台東的東南東方海面,向西北西轉西北移動,對台灣東半部海面、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構成威脅。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下午2點路徑稍微向北調整。另粉專「天氣風險」也分享最新風雨時程,明(13)日中午前後颱風登陸後,北基宜花東先出現雨勢,隨後下午到晚上的時段,狂風暴雨逐漸轉往南部。
天兔颱風已經瀕臨崩潰,隨時都會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但與之相反,生成時被各路專家預估發展不會太好,很快會消散的萬宜颱風,如今已經達到中颱上限,即將升級強颱,幸虧對台灣無直接影響。
天兔颱風目前呂宋島東南方,持續向西北西前進。有氣象粉專貼出AI的路徑預測,目前顯示皆為靠近恆春一帶北轉,但整體平均路徑比昨天(12日)預測還要更靠近台灣。該粉專還提到,若是發布陸警,將打破「氣象署歷史上沒有在11月發布2個陸上颱風警報的記錄」,並分享了天兔颱風晚間9點左右張眼的畫面。
天兔颱風今(13)日上午增強為中度颱風,持續向西北西方向前進,中央氣象署預估明天清晨發布海警,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分析,天兔颱風結構上出現「橫向卷雲條」,代表強度正在增強中,然而因為海洋能量被瓜分,要增強到中颱上限的機率不高。
天兔颱風今晨位於鵝鑾鼻東南方1200公里海面上,朝西北西進行,氣象粉專表示,天兔北轉時間稍微延後,路徑西修、往台灣方向靠近,周五、六(15、16日)暴風圈籠罩高雄、屏東及台東地區;強度方面,粉專表示,天兔深夜偷偷卷眼,將升級中颱甚至中颱上限。
強烈颱風康芮來襲,根據中央氣象署發布的路徑潛勢預報,颱風預計會從東部登陸,並從中部地區出海,家住雲林的「最強菜農」林佳新擔憂,康芮讓他有2016年中颱梅姬的既視感,憂心康芮颱風離開後,農損恐會非常可觀。
中颱康芮強度持續增強,7級暴風半徑已擴大到300公里,氣象粉專表示,康芮已達中颱上限,距離強颱只差臨門一腳,甚至有機會挑戰今年西太平洋風王;在歷年登陸的颱風當中,以1996年賀伯颱風暴風半徑350公里最大,康芮將是繼賀伯之後、28年來最胖的登陸颱風,將為各地帶來顯著風雨,務必嚴加戒備。
中颱康芮持續逼近台灣,中央氣象署今晨5點半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首波警戒區為台東及恆春半島,預計明(31日)中午前後從台東登陸。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康芮預估明達巔峰,將以中颱上限甚至強颱之姿登陸台灣,今晚到明天一整天風雨最大,北部、東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都有顯著累積雨量;沿海空曠地區及離島易出現12級以上強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