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主動脈瓣膜的搜尋結果,共25

  • 辛龍談劉真!「媽媽去了另一個星球」陪稚女學會離別

    辛龍談劉真!「媽媽去了另一個星球」陪稚女學會離別

    劉真2020年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失敗不幸離世,享年44歲,留下丈夫辛龍與年幼的女兒。喪妻後,辛龍選擇淡出螢光幕,音樂創作與專注陪伴女兒,過著低調生活。近日,他睽違5年首度現身,接受飛碟電台《夜光家族》主持人光禹專訪,平靜談起這些年的生活與心路歷程,字字真情令人動容。

  • 心臟裝第二個瓣膜?「瓣中瓣」技術 助7旬患者重獲新生

    心臟裝第二個瓣膜?「瓣中瓣」技術 助7旬患者重獲新生

    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老年人,傳統外科手術需開胸,部分病人恐難以負荷。振興醫院領先全台發展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TAVI),近日更受邀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指導,為一位體況不宜再次開刀的7旬患者,透過導管植入第二個瓣膜,幫助患者重獲新生。

  • 振興醫院「以病人為中心」 心臟內外科齊力

    振興醫院「以病人為中心」 心臟內外科齊力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自1994年成立,寫下許多卓越成就,迄今完成近600例心臟移植、逾1300例經導管瓣膜手術,皆是國內首屈一指,也備受國外推崇肯定。如此優異的成績背後,蘊含著「以病人為中心」的關懷精神,為了不讓病人受苦,心臟外科、內科團隊密切合作發揮最大效益,提供最好的技術和最安心的治療。

  • 殷偉賢不放棄 重溝通能幫盡量幫

    殷偉賢不放棄 重溝通能幫盡量幫

     踏入心臟內科近40年,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一路走來,銘記恩師提醒「心臟科醫師永不死」,始終堅守「做到不行為止」的信念。他參與了心臟醫療最劇烈的變革年代,形容自己「躬逢其盛」,更在臨床中體會到,醫療價值不只是延長生命,更在於讓病人活得有品質。

  • 李怡貞70歲父出院 「急性肺水腫、心臟衰竭」主因曝光

    李怡貞70歲父出院 「急性肺水腫、心臟衰竭」主因曝光

    美女律師李怡貞日前回娘家時遇到70歲的爸爸突然送急診,爸爸當晚原本獨自在農舍裡,卻因喘不過氣、盜汗緊急與家人聯繫,後來發現爸爸的心臟、肺、腎都有問題,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直到今(28)日才出院。對此,醫師也詳細說明情況,透露爸爸有高血壓、心臟問題,若未及時醫治,恐怕就來不及了。

  • 胸悶竟是重度瓣膜狹窄 48歲女性險猝死

    胸悶竟是重度瓣膜狹窄 48歲女性險猝死

     48歲陳女士半年前就出現活動時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數度差點昏倒被送醫,但她一直未將不適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隨時可能猝死,因此緊急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治療。醫師指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多見於70歲以上病人,而先天性雙瓣主動脈瓣膜患者,在中年就容易出現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

  • 心臟衰竭機械手臂手術 健保補助省荷包

    心臟衰竭機械手臂手術 健保補助省荷包

     彰化一名78歲江姓老翁,因心臟衰竭,走路易喘、體重直線下降,數月前就醫後,發現罹患冠狀動脈狹窄及二尖瓣膜嚴重閉鎖不全,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更換二尖瓣膜及數月休養,目前已恢復健康,且健保給付4項心臟機械手臂手術費用,替老翁省下10多萬元醫療費用。

  • 血壓正常不代表心臟沒事 醫:忽略4症狀恐隨時要命

    血壓正常不代表心臟沒事 醫:忽略4症狀恐隨時要命

    談及心血管疾病,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高血壓,不管是因還是果,血壓升高總容易讓人緊張。但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啟宏示警,血壓正常不代表心臟沒問題,應以症狀為主要考量,一旦活動後出現喘、悶、痛,甚至快昏倒的情況,切勿因血壓正常而忽略就醫,否則恐隨時有猝死風險,不可不慎。

  • 7旬翁腹脹半年找不到病因 竟是主動脈潰瘍作祟險命危

    7旬翁腹脹半年找不到病因 竟是主動脈潰瘍作祟險命危

    花蓮1名75歲吳姓老翁飯後腹脹難忍狀況長達半年之久,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但吃藥2周未改善,照胃鏡也沒找到病因,經透過全身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有主動脈弓潰瘍、冠狀動脈狹窄、堵塞等狀況,且住院期間又突發心肌梗塞情況一度危急,經1周2次開刀治療後,吳翁情況好轉並在2024年的最後1天順利出院。

  • 微創手術換心瓣膜 傷口小恢復快

    微創手術換心瓣膜 傷口小恢復快

     75歲宋先生,是末期腎衰竭接受常規洗腎的病患,同時有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間質性肺病等共病症,因血壓低、下肢水腫、一走路就喘,被診斷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心臟收縮功能只有一般的人三分之一。醫師評估傳統瓣膜手術風險過高,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後他的血壓漸漸改善、下肢水腫消退,也慢慢恢復行走。

  • 7癌單基因檢測納給付 嘉惠6.6萬人

    7癌單基因檢測納給付 嘉惠6.6萬人

     健保署19日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訂30項醫療服務診療項目納入給付,包括7類癌症單基因檢測、HBcrAg檢測等,預估一年約6.6萬人受惠。其中,最昂貴的項目為治療主動脈瓣膜疾病尾崎式手術,病患可省下約12萬~47萬費用。

  • 尾崎式手術、單基因檢測等30項服務納健保 6.6萬人受惠

    尾崎式手術、單基因檢測等30項服務納健保 6.6萬人受惠

    健保署今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訂30項醫療服務診療項目納入給付,包括7類癌症單基因檢測、「B型肝炎病毒核心相關抗原(HBcrAg)合併表面抗原(HBsAg)定量檢驗」及用於治療主動脈瓣膜疾病的尾崎式手術(Ozaki procedure)等,預估一年約6.6萬人受惠。其中最昂貴的項目為治療主動脈瓣膜疾病尾崎式手術,病患可省下約47萬費用。

  • 苗縣醫師節表揚50位傑出醫師 大千體系感謝醫療貢獻

    苗縣醫師節表揚50位傑出醫師 大千體系感謝醫療貢獻

    大千健康醫療體系於12日舉辦醫師節慶祝活動,表揚超過50位傑出醫師。總裁徐千剛表示,醫師們無論在醫院或診所,從預防保健、慢性疾病到急重症和癌症治療,都用心守護苗栗縣民健康,透過這次活動向全體醫師致上敬意。

  • 趙少康心臟停3hrs開刀續命 醫示警: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

    趙少康心臟停3hrs開刀續命 醫示警: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自曝剛動完開心手術,換了主動脈與瓣膜,過程中心臟停了3個小時,有如死過1次,他也稱自己是因舒張壓偏低,意外發現病況,對此,心臟科醫師表示,雖然術式複雜度高,但因是在無症狀情況下做預防手術,心臟功能應還不算太差,評估預後也會不錯,也呼籲民眾要留意低於60的舒張壓。

  • 趙少康心臟動刀死而復生 名醫魏崢親揭「主動脈關不起來」

    趙少康心臟動刀死而復生 名醫魏崢親揭「主動脈關不起來」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5)在臉書公布自己動了「開心」手術。他的主治醫師,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趙少康有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檢查意外發現有主動脈擴大,因此進行手術。他也提醒,瓣膜閉鎖不全通常不會有很明顯不適症狀,建議民眾要留意「收縮壓特高/舒張壓特低」和「易喘」症狀,有疑慮就要應檢查。

  • 三總「護心天使」 赴澎湖救命

    三總「護心天使」 赴澎湖救命

     偏鄉離島地區的醫療因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且分散,醫療資源普遍不足。以澎湖為例,因由90座小島組成,須靠船聯繫,當地65歲以上長者占了百分之19,多是獨居或老老照顧,醫療人員短缺。三總為此啟動「護心天使複製計畫」,將心臟血管外科團隊送入澎湖,「全心照護」當地民眾。

  • 獨》劉真逝世4周年陷人生低潮!21年舞伴沉痛:少了妳很空虛

    獨》劉真逝世4周年陷人生低潮!21年舞伴沉痛:少了妳很空虛

    「國標女王」劉真2020年因心臟手術後不幸離世,享年44歲,當年留下僅4歲的女兒,留給親友無限傷痛。如今劉真離世4年,美麗倩影仍在許多人心中。與劉真相識30年、搭檔21年的舞伴李志堯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透露,「劉真離世這些年,人生陷入低潮過程,想和她正式的道別」。

  • 經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風險低

    經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風險低

     主動脈瓣膜狹窄在已開發國家已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為讓民眾更加認識此種疾病,《中國時報》首度與亞東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1月20日邀請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醫師及周邊血管中心暨手術室主任黃日新醫師,主講「導管瓣膜的奧妙」,讓民眾輕鬆理解此病症的原因與治療方式。

  • 8旬婦瓣膜退化致肺水腫 靠「瓣中瓣手術」從臥床到行動自如

    8旬婦瓣膜退化致肺水腫 靠「瓣中瓣手術」從臥床到行動自如

    83歲的張奶奶近期因為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和肺水腫,臥床已經2、3個月,詳細檢查發現,原來是14年前開刀置換的人工瓣膜,隨著時間而老化損壞,需接受高難度的「瓣中瓣」手術,在舊的瓣膜上再植入新的瓣膜。張奶奶原本無法自理生活,術後可以自己洗澡、上菜市場,總算讓家人放下懸著的一顆心。

  • 經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免開胸傷口小

    經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免開胸傷口小

     主動脈瓣膜狹窄在已開發國家已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為讓民眾更加認識此種疾病,中國時報「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首度與亞東醫院合作,20日邀請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醫師及周邊血管中心暨手術室主任黃日新醫師,主講「導管瓣膜的奧妙」,讓民眾輕鬆理解此病症的原因與治療方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