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主流民意的搜尋結果,共1,009

  • 時論廣場》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張元祥)

    時論廣場》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張元祥)

    「貼標籤」(Labelling)是政治攻防上最常見的操作手法,利用簡單政治化語言與文字將政治對手妖魔化,強化民眾刻板印象,同時也凝聚自我認同,轉移執政不力的焦點。

  • 馬習會10周年 馬籲賴讓兩岸和解

    馬習會10周年 馬籲賴讓兩岸和解

     今年正逢「馬習會」10周年,前總統馬英九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10年前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為兩岸搭起和平大橋,但如今總統賴清德的台獨路線,遭美國學者批評為「魯莽領導人」。他呼籲賴清德懸崖勒馬,回到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與「馬習會」基礎,強調台灣主流民意已不再接受「抗中保台」,希望兩岸和解、兩岸和平,政府專心處理基本民生與經貿問題。

  • 馬習會10周年 陸國台辦:兩岸有能力智慧解決國家民族內部問題

    馬習會10周年 陸國台辦:兩岸有能力智慧解決國家民族內部問題

    今天是「馬習會」歷史性會晤十週年。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發文闡述會晤的重要意義和對兩岸關係的深遠影響,呼籲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改變不符合台灣人民利益、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回到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上。馬英九基金會、國民黨大陸事務部等有關政黨、團體也在台北舉行紀念研討會,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並講話,表示國民黨會堅定方向路線走下去,扭轉台海兵凶戰危的局勢。大陸今天雖然沒有舉行相關研討活動,但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晚間發布答記者問,肯定2015年的「馬習會」鞏固了「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關鍵地位和作用,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國家、民族內部的問題。

  • 海納百川》民進黨只會只有只剩「杯葛」一中(孫榮富)

    海納百川》民進黨只會只有只剩「杯葛」一中(孫榮富)

    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明年將在大陸深圳舉辦,而針對國台辦要以「一中原則」處理「台灣地區」參會事宜,林佳龍在立法院回應立委答詢時說:將以「共識決」反制。說穿了:林佳龍是將APEC當成是台灣的立法院,民進黨執政快要10年了,只會只有只剩「杯葛」一中?

  • 「館長代表真正的主流民意」   蕭旭岑:文化血緣上「我們就是中國人」

    「館長代表真正的主流民意」 蕭旭岑:文化血緣上「我們就是中國人」

    網紅「館長」陳之漢3日赴福建平和縣心田村拜訪賴氏家廟並表示,賴清德一念之間便能化解兩岸矛盾,降低相互仇視,流芳千古全在賴清德的選擇。 對此,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有72.8%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這就是主流民意,館長就是代表真正的主流民意!

  • 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陸學者:統一是不需選擇的未來

    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陸學者:統一是不需選擇的未來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3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上午舉行的分論壇「台灣的抗日運動」中,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的上任與兩岸關係前景發表看法。他指出,鄭麗文公開強調「我是中國人」,這不是孤立的個人表態,而是反應出「台灣社會整體民意的變化」,代表著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契機,而統一是「不需要選擇的未來」。

  • 鄭麗文:要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 開創百年和平基業

    鄭麗文:要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 開創百年和平基業

    國民黨主席上任鄭麗文正式上任,並於3日在首場中評會上發表談話。鄭說,國民黨歷經百年風雨,從革命建國到抗戰勝利,再到台灣的民主轉型與經濟奇蹟,無一不是在最艱困時刻寫下的歷史篇章,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證明給全世界看,兩岸可以用智慧與決心,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開創百年和平的基業。」

  • 鄭麗文受德國之聲專訪 強調向陸展現誠意、善意但不放棄武力保台

    鄭麗文受德國之聲專訪 強調向陸展現誠意、善意但不放棄武力保台

    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暢談她的兩岸願景與台灣面對的國際現實。鄭麗文認為,若兩岸不能回歸和平穩定的正常化關係,其他皆為侈談,此外,她也強調:「我們也沒有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

  • 鏟子超人救了賴清德? 單厚之看最新民調揭2點:不符主流民意

    鏟子超人救了賴清德? 單厚之看最新民調揭2點:不符主流民意

    《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布最新的10月國政民調,媒體人單厚之分析指出,賴清德的國慶演說並無驚人之處,賴和民進黨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民調之所以回升,應該是「國慶與國難」雙重影響。但他也認為,賴清德目前的「兩岸、國防路線」,明顯脫離台灣的民意,至今卻仍無絲毫要改變的跡象,必然讓台灣未來的政治充滿更多不確定的變數和衝突因子。

  • 奔騰思潮》鄭麗文的代理人疑慮與團結轉機(劉奕宏)

    奔騰思潮》鄭麗文的代理人疑慮與團結轉機(劉奕宏)

    曾經令國民黨內建制派產生諸多疑慮的鄭麗文,即將於本周上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的背景固然有許多複雜的面向,不過相較對其本人的資歷與過往發言的批評,黨內更大的質疑或許是特定在選舉期間所支持鄭麗文的勢力,特別是CK楊、張顯耀、邱毅、以及特定媒體等兩岸利益集團的色彩疑慮。部分人士擔心鄭麗文的上台會導致國民黨中央為極端勢力所把持,從而讓過去數年所打下的中道理性路線毀於一旦。

  •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10月國政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滿意度40.1%、不滿意度53.3%;滿意度提升4.6個百分點、不滿意度下降3.7個百分點,同時民進黨的好感度也回升至38.6%,略高於國民黨的35.7%與民眾黨的32.6%。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9日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民進黨近月未犯重大錯誤,內部紛爭趨緩,而國民黨陷入黨主席選舉爭議,民眾黨則因捲入昌狗仔風波,導致民調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

  • 朱駿專欄》鄭麗文人事布局反映國民黨的結構問題

    朱駿專欄》鄭麗文人事布局反映國民黨的結構問題

    老人當權或有權是國民黨的常態,該黨因此老態龍鍾,暮氣沉沉,跟不上時代久矣。這次主席選舉,無權無勢的鄭麗文以56歲之齡,高舉世代交替主張,單憑便給口才與清晰口條,擊敗看似整合完備的建制派代表73歲的郝龍斌,是與黨內傳統與現實向量力逆向而行,獲致成功,實屬難得,為國民黨開啟了一扇開創新局的希望之門。

  • 沈伯洋遭陸立案調查 民進黨氣炸批中:無權干涉台灣人民

    沈伯洋遭陸立案調查 民進黨氣炸批中:無權干涉台灣人民

    大陸重慶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指控立法委員沈伯洋為「台獨頑固份子」,並聲稱其行為涉嫌分裂國家犯罪,決定立案偵查。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今(28)日表示,中國對台灣人民從來沒有任何管轄權,這些宣稱完全無效,只是企圖以政治手段恐嚇台灣人民。此舉是赤裸裸的紅色恐怖,不僅嚴重破壞兩岸關係,更威脅區域和平穩定。

  • 綠營問主流民意、聯合政府?侯友宜曝重點

    綠營問主流民意、聯合政府?侯友宜曝重點

    新北市議會今(28)日進入總質詢,民進黨團總召廖宜琨帶領議員鍾宏仁、鄭宇恩、彭佳芸、張嘉玲一同以「主流民意是什麼」為主題質詢,聚焦國民黨新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的黨走向與2026年市長選舉藍營布局。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認為,主流民意就是為新北市民做事情,所有人共同打拚。

  • 鳳凰網》文化認同開啓統一新路徑(吳志良)

    鳳凰網》文化認同開啓統一新路徑(吳志良)

    當中國國民黨的支援者在選舉造勢場合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標語,這不僅是一場政治宣示,更是台灣社會認同深刻轉變的明確信號。

  • 台灣會被放棄嗎?川習會在即  游盈隆這麼看

    台灣會被放棄嗎?川習會在即 游盈隆這麼看

    美中領導人預計於10月30日在南韓慶州舉行「川習會」,這是川普重返白宮後首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會晤,備受國際關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7)日在臉書撰文指出,台灣社會在每逢美中高層會面時,總會湧現不利台灣的陰影與焦慮,但長期觀察者都清楚,台美關係的緊密並非空喊口號,不過,游也提醒,川普個人風格難以預測,「會不會在川習會上說出令人意外的話,仍值得密切關注」。

  • 社評/主流民意期盼兩岸交流談判

    社評/主流民意期盼兩岸交流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前夕,美國《時代雜誌》刊出亞洲問題專家高德斯坦的投書,批判賴清德是一個魯莽的領導人,美國應對他提出警告且予以節制,避免其危及台海現狀;高文甚至稱台灣是「最危險的引爆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