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互不隸屬的搜尋結果,共1,444筆
國民黨應以超越歷史的局限,帶動兩岸、國共、朝野,超越歷史的恩怨,才有機會展現台灣的高度格局,展現真正自由民主的核心精神,並藉此重新取得主導兩岸的發言權。
大陸近日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一連串動作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歸納起來,共有六大面向:法律手段的內政推進、歷史敘事的重構連結、輿論宣傳的鋪天蓋地、統一好處的心理試探、軍事科技的耀武揚威、說走就走的融合交流。一整套企圖推進統一的「系統工程」,已全面啟動。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舉辦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大會,引來極大的風暴,不僅綠媒批評她是在祭拜共諜,藍營人士陳學聖批評她是要把國民黨帶向左翼政黨,蔡正元更批她乾脆把國民黨改名為「中國國民投降黨」,這些無端的指控,已經到了唯恐國民黨不亂,讓人看了不得不生氣。
繼先前大放厥辭「台灣沒有光復節」引發爭議後,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近日再度侃侃而談,台灣對各方文化都要借鑒,所以台灣有日本的文化、有荷蘭的文化、有西班牙的文化、有英國的文化,也有美國的文化,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他鼓吹台灣就是台灣,台灣跟中國互不隸屬。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為保護故宮收藏的文物,把故宮重要文物搬遷來台,是延續中華文化的佐證,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把大陸視為敵對國家,並想逐漸淡化中華民國色彩,故宮反成為燙手山芋。大陸今年修訂文物保護法後,計畫追討流失境外文物,學者認為,若跳脫政治思想枷鎖,承認中華民國、回歸憲法就無爭議,更是中華民國存在的證明。
美國總統川普定調「川習會」是G2歷史性會議,帶來了永恆和平與成功;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呼應川普,除了要做到「以實力維護和平」,更彰顯與中國的相互尊敬及正向關係。反觀民進黨拒絕改善兩岸關係,堅持以實力對抗中共,沒有避戰選項,但採購F-16戰機與潛艦國造等重大國防建軍計畫頻出狀況,錯誤戰略與國防管理失控使台灣安全陷入空前險境。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不是獨裁者引發議論。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1日酸說,以前台灣在威權時代也有選舉,但這是假民主、假自由、假選舉;而繼拋出「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惹議之後,徐國勇昨又表示,「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對於普丁的爭議,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強調,鄭麗文談話的重點是「台灣不能變成烏克蘭」。
美國在台協會日前批評中國大陸扭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並強調二戰相關文件並未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引發藍綠爭論。東吳大學助理教授唐豪駿表示,台灣主權未定論之所以再起,在於美方想更介入兩岸,「台灣主權未定論符合的是美國利益,美國介入台海的利益」,但如果中美關係正常化,美方極可能不會再提。他更直言民進黨是叛徒,主張台灣主權未定論的同時,還當了中華民國的總統與官員,甚至放棄台獨制憲,無非是對台獨理念的背叛。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先前曾拋出「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的說法,引發熱議。徐國勇今(1)天被問及對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言論的相關看法時,他再拋出「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台灣有日本的文化、有荷蘭的文化、有西班牙的文化、有英國的文化,也有美國的文化」,並重申台灣就是台灣,台灣跟中國是互不隸屬。
總統賴清德昨日主持「陸軍裝甲第584旅聯兵3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時指出,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展現國軍邁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的重要里程碑;並強調,只有實力可以帶來真和平,一紙和平協議無法帶來和平,盼官兵能傳承「登步部隊、國家主權、由我守護」精神,共同守護國家,保護人民。
川習會後不到24小時,賴清德總統10月31日出席國軍M1A2T「地表最強戰車」成軍典禮,讚揚國防實力更上一層樓,並重申只有實力才能帶來真和平,堅決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在野立委呼籲,三軍統帥發言不宜過火,面對軍備較強的大陸,應以智慧溝通,而非憑藉武力抗衡。
美中元首川習釜山會未提台灣,引發關注,在川習會隔天,美中兩國防長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談,提到了台灣。大陸國防部長董軍表示,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則關注中國在南海、台灣周邊,及對美國在印太盟友和夥伴的行為,並強調美國不尋求衝突。
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今(31)日在馬來西亞的東協峰會上,向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強調,台海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對此,我外交部嚴正重申,主權獨立互不隸屬,台灣的未來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總統賴清德今(31)日上午主持「陸軍裝甲第584旅聯兵3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時指出,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展現國軍邁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的重要里程碑;並強調,只有實力可以帶來真和平,一紙和平協議無法帶來和平,盼官兵能傳承「登步部隊、國家主權、由我守護」精神,共同守護國家,保護人民。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見面了,事前台灣擔心川普會不會改口「反對」台獨,最終提都沒提。其實從7月以來,中美的多場高層會面和通話,以及賴清德總統的重要演講,都罕見未著墨兩岸議題,可看出美中台三方都保持克制謹慎,很有默契地展現了政治上「不響」的藝術。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接受專訪時,批評賴清德總統是「麻煩製造者」,並主張「下架台獨黨綱」。民進黨發言人韓瑩今(30)日表示,鄭麗文身為最大在野黨主席,用詞幾乎與中國國台辦如出一轍,重複中共論調,背離台灣主權與民主共識。
「川習會」30日登場,府院密切關注美中動向,不過,隨著美中敵意降溫,賴清德總統的言行卻愈往台獨靠攏。川普在「川習會」前夕公開表明「台灣就是台灣」,不代表台灣就此「過了關」,以川普善變個性,隨時可能轉向。政府與其在每次美中會談前乾著急,擔心被當籌碼,不如另闢蹊徑,主動化解兩岸關係,而非完全寄託在美方善意。
「習川會」即將登場之際,台海局勢受矚,副總統蕭美琴表示,在相互尊重和對等尊嚴的基礎上,對兩岸對話抱持開放態度。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只要對岸不設前提,能夠以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立場,絕對願意對談。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將在韓國舉行雙邊會,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出訪亞洲,也是他第2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和習近平會面。在美中貿易角力持續之際,這場川習會備受全球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