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五毒的搜尋結果,共27筆
由社團法人中華本智圓林佛學會主辦,臺南市觀音的家佛學會協辦的一場 「藥師琉璃光如來法會暨登船海放活動」在格魯派尊貴的洛桑昂旺仁波切與竹巴噶舉智海堪布共同主持下,於10月19日圓滿完成。
嘉義市推廣家將文化獲關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月8日、9日兩天在嘉義文化創意園區舉辦「鬥陣趣─眾將來尬陣」陣頭藝術文化展演,21日藝人王彩樺體驗臉譜彩繪,預告將有200位將爺迎神踩街、匯演、收驚祈福、市集、鬥陣卡牌抽好禮等活動。
嘉義市素有「家將窟」之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月8、9日將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鬥陣趣─眾將來尬陣」陣頭藝術文化展演,21日宣傳大使藝人王彩樺預告將有200位將爺迎神踩街、匯演、收驚祈福、市集、鬥陣卡牌抽好禮等活動。
為迎接端午佳節,新北市蘆洲區公所5月31日在國定古蹟蘆洲李氏古宅舉辦「114年蘆洲區端午三代同樂齊包粽」活動,融合傳統民俗與親子體驗,吸引眾多民眾共襄盛舉。活動設計五大趣味闖關遊戲,包含「快蒸快上粽」、「龍舟破浪勇士」、「魚粽不同」、「百分百擊粽王」及「射粽五毒怪」,讓大小朋友盡情挑戰,感受節慶樂趣。
周六(31日)是端午節,民俗上有不少禁忌要注意,專研塔羅的小孟老師在臉書指出,端午又稱「五毒日」,有6大禁忌不可犯,包括不要去醫院探病、不要行房、不要去森林與山上、不要去海邊、不要亂丟平安符、也不要在當天送整串肉粽。
許久不見的「娃娃」潘迎紫近日回台,密集與許多老友見面,除了在臉書分享與許多中視的老友們歡聚敘舊,已6年沒見的好友王淑娟、周丹薇、高愛倫一見到潘迎紫,開心地輪流把她抱個滿懷,她們還相互為對方施脂抹粉,潘迎紫笑說:「因為見妳們,這大概是我6年來第一次擦口紅。」
端午連假去哪玩?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鳴鼓開陣.鬥鬧熱》邀您共度佳節!為歡慶端午,桃園市文化局特別安排一系列精彩活動,5月31日(星期六)、6月1日(星期日)兩日於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桃園市八德區重慶街36-1號-大湳森林公園內)熱鬧登場,包含趣味十足的《與龍舟共伍》創意分享活動、《端午射五毒》驅邪納福挑戰賽、《粽意大集合》親子共樂挑戰,還有新潮的端午限定NFT數位集章與熱鬧的端午市集,精彩亮點不容錯過。
找回快被遺忘的端午儀式感!
5月31日是端午節,古人視五月為「惡月」、「毒月」,其中初五更是「毒上加毒」的日子。專研塔羅的小孟老師在臉書發文提醒,虎、豬、蛇3生肖在端午前後要格外小心,因為此時五毒出沒,容易招來災厄,破財傷身。
2025年台北國際電玩展(TGS)預計農曆年前登場,包括智冠(5478)、大宇資(6111)、中華網龍(3083)、橘子(6180)等四家上櫃遊戲公司,都已報名參加商務展(B2B),希望與國際買家交流,將產品、遊戲及服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本著修行人的慈悲,積極倡議「靈性生態」理念,在全球各地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發表演說或帶領禪修體驗,透過活動、法會、展覽、論壇等不同形式,串聯各界從心出發,期盼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本著修行人的慈悲,積極倡議「靈性生態」理念,在全球各地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發表演說或帶領禪修體驗,透過活動、法會、展覽、論壇等不同形式,串聯各界從心出發,期盼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金牌惜金牌!慶祝奧運羽球、台灣麟洋配奪金,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於10日在豐原公老坪舉行「2024台中國際糕豐會」活動,邀奧林匹克廚藝金牌大師裴志偉,當場打造「不能吃的糖雕蛋糕」;適逢七夕,祝福情人節快樂,也為中華隊選手們加油。
明天(10日)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等傳統民俗活動以外,還有不少禁忌要注意,命理老師陳欽煜在YouTube頻道列出端午節的10大禁忌,包含忌游泳、剪頭髮、穿紅衣服、爬山等,另外出嫁的女兒不應吃娘家的粽子,恐會影響娘家運勢,端午節當天若有配戴香包,也要隨時留意,不要遺失,否則會被視作不好的兆頭。
6月10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讓人不免好奇古人又是如何過端午的?故宮本月的端午特展,特別展出多種清宮文獻與器物,揭密端午節和屈原的傳說起源,以及古人過節時滿滿的儀式感。
端午節將至,屏東縣政府1日起連2天在佳冬老街舉辦「2024屏東好客米食節」,除在地客家米食,還有原住民、印尼、越南、泰國等國風味粽,百人包粽,熱鬧滾滾;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則舉辦「2024龍粽登場慶端午」包粽活動,30名婆媽大展身手,包3000顆粽贈送村民傳遞祝福。
端午正值盛夏,高溫炎熱,台東縣議會去年首辦戲水主題慶祝活動,廣受親子家庭喜愛,今年延續並擴大舉辦,規畫大型氣墊水樂園、氣球表演秀、包粽體驗等,大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清涼又消暑。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端午是華人三大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應景的儀式感,就是吃粽子、立雞蛋、接午時水、洗午時水、用「雄黃酒」為家中孩子「畫額」、採艾草懸掛門上或艾草夾髮與看龍舟比賽,甚至早年電視台還會應景播放《白蛇傳》等,但事實上各地習俗也有不同,比如:有些地方還會吃「五毒餅」!雖然這個餅名感覺「很毒」,但卻是一個立意很好的餅品,傳統習俗認為每年農曆五月端午日午時,如: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等五毒開始孳生,於是在端午之際就有了避五毒文化,而且人們相信五毒圖案可以以毒攻毒,防止身體受五毒侵害,也因此有些地方衍生了趨吉避邪的「五毒餅」!
食安事件頻傳,讓許多人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更加重視,為行銷糕餅產業,同時提振民眾對食安的信心,台中市糕餅公會以蓮子、枸杞等食材,研發新款「五毒餅」,結合端午節概念,盼在入夏時節邀民眾吃餅,市府觀旅局也將舉辦「台中糕豐會」活動,盼振興台中糕餅產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每逢端午會於街區佈置菖蒲五毒符、艾草束,今年首次推出「龍舟三鐵」趣味競賽,使出遊客的洪荒之力驅動迷你龍舟,體驗水上競速快感,及許仙、白蛇與青蛇快閃園區互動,還有「包粽」體驗,現場同步設置雄黃酒甕、蛇尾等美拍打卡,讓遊客瞬間穿越時空,留下難忘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