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亞洲經濟成長的搜尋結果,共18

  • 亞洲製造業7月活動惡化 美關稅不確定性拖累經濟復甦

    亞洲製造業7月活動惡化 美關稅不確定性拖累經濟復甦

    路透援引8月1日公布的私部門調查指出,在全球需求疲軟以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情況下,企業士氣低迷,亞洲7月製造業活動有所惡化,給地區脆弱的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 今年高資產客群將達81.6萬人 資誠:亞資中心需定位國家重點產業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5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表示,金管會政策積極推動下,台灣金融業資產管理規模今年3月已近新台幣34兆元,預估今年台灣可投資資產達3,000萬元以上的高資產客群人數將達81.6萬人,資產總值則可望挑戰57.69兆元。

  • 亞太四大市場 長期動能佳

     2025年首季市場劇烈震盪,地緣政治與關稅衝擊為全球投資環境蒙上陰影,亞太市場卻在亂世中顯現長線價值。法人表示,儘管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面臨挑戰,但亞太部分市場展現相對強韌的基本面與潛在投資契機,可以留意澳洲、新加坡、台灣與印度四個市場。

  • 國戰會論壇》越戰50年後:從創傷到復興的華麗轉身(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越戰50年後:從創傷到復興的華麗轉身(蔡鎤銘)

    50年過去了,越南戰爭的餘波依然在全球留下深刻印記。這場衝突奪去了近6萬名美國軍人與超過300萬越南人的生命,重塑了冷戰格局與東南亞的面貌。2025年4月30日,正值戰爭結束半世紀,越南從戰火蹂躪的廢墟蛻變成亞洲經濟成長的亮點,令人驚嘆。透過普立茲獎得主吳越清(Viet Thanh Nguyen)與越南裔歷史學家邁•艾略特(Mai Elliott)的回憶,這場戰爭的個人創傷與國家轉型交織出動人故事。本文將探討越南戰爭的歷史遺緒、其對美國與越南的深遠影響,以及當前地緣政治下的新挑戰,揭示一個國家的韌性與未來之路。

  • 《川普關稅》台股壓力大 止穩看三關鍵

    《川普關稅》台股壓力大 止穩看三關鍵

     川普關稅導致全球股災,主要指數又以與台股關聯度最高的費半指數於期間重挫16.74%最多。法人表示,台股7日面臨補跌壓力,盤勢要止穩的契機在於關稅協商情況、國家隊動向、融資減幅程度等三大關鍵。

  • 4/2關稅大限 血洗亞股

    4/2關稅大限 血洗亞股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4月2日祭出「對等關稅」,大限進入倒數計時,但說法卻又變了。川普3月30日說,他打算對「所有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回歸競選時提出的「普遍關稅」主張,而非只鎖定美國貿易逆差大的前15名國家或地區,即所謂「骯髒15國」。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國際股市3月31日再受重擊。

  • 日韓1月製造業PMI 兩樣情

     新年伊始,亞洲製造業活動普遍顯露疲態,日本和東南亞多國進一步深陷萎縮,不過韓國為亞洲主要國家的一大亮點,製造業重拾成長動能,重返擴張。

  • 佳世達三道錦囊 積極應對風控

    佳世達三道錦囊 積極應對風控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應邀參加PARIMA國際風險管理大會並且發表演說,他指出,每一年展開雷達圖,從公司層面綜合全球發生的事件展開並且制定三大風險,「假設風險一定會發生」的情況下擬出三道錦囊,並且超前部署。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即將上任,他透露公司早已針對川普選前的政見設法模擬應對,公司已經做好準備。

  • 《電週邊》佳世達陳其宏談風險管理 提前部署有效應對

    亞洲最大風險管理組織—泛亞風險及保險管理協會(PARIMA)於2024年11月22日在台北首次舉辦「PARIMA 2024國際風險管理大會」。來自亞洲七國的超過150位風險與保險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全球風險,亞洲應對」主題,深入探討風險與保險管理、永續發展及人員風險等三大核心議題。

  • 《金融》施羅德揭露2025年十大預測 多空標的出爐

    施羅德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Keiko Kondo)今日表示,2024年全球金融市場的表現雖不盡如人意,但仍可接受。美國通膨數據逐步常態化,消費及就業率維持在良好水準,科技股依舊表現強勁;相較之下,歐洲市場較為低迷,寬鬆政策持續。中國市場則因政策性刺激,股市終於擺脫長期低迷,投資人可期待未來的復甦。

  • 萬海轉盈 首季EPS1.65元 陽明、長榮獲利拚年季雙增

     海運漲風吹使貨櫃三雄財報備受資本市場關注,萬海9日率先公布第一季稅後純益46.2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65元,較上季、去年同期雙雙轉盈;陽明、長榮將分別在10、14日公布首季財報,法人估,陽明首季營收季增33%、年增18%、轉盈無懸念,長榮季增27%、年增32%,獲利有望拚年季雙增。

  • 陽明4月營收年增35.32% 買艙擴大南美東航線營運

    陽明海運(2609)今(9)日公告4月營收為149.44億元,月減3.88%、年增35.32%;累計前四月營收為587.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7.49億元,增幅22.4%。

  • 《國際經濟》IMF上修亞洲成長預測 台灣居這類榜首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二上修2024年亞洲經濟成長預測,在這份最新的報告中,IMF仍然看好印度經濟成長前景,並建議中國採取更多激勵措施。

  • 三趨勢推進亞洲科技業 台灣也受惠

    受惠於全球AI浪潮的推進,外銀指出,亞洲的三大趨勢使電子業、半導體和生化科技等科技產業前景高速成長,包含亞洲供應鏈重組、印度與東協崛起與亞洲消費強勁成長,受惠台灣、南韓、日本、東協和大陸等地的相關企業。

  • 亞洲經濟成長放緩 Gucci第一季銷售額預計下降20%

    亞洲經濟成長放緩 Gucci第一季銷售額預計下降20%

    知名時裝品牌古馳(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20日表示,由於亞洲經濟成長放緩,古馳2024年第一季銷售額預計下降20%。銷售頹勢與主要競爭對手LVMH集團和愛馬仕(Hermes)形成鮮明對比,後兩者的銷售數字依然保持韌性。

  • 電子出口復甦 亞洲經濟、亞幣看旺

    電子出口復甦 亞洲經濟、亞幣看旺

     美國聯準會(Fed)政策利率立場不再傾向鷹派,美元走勢將趨於疲軟,及公債殖利率下滑,亞洲市場投資情緒將有所改善,外銀分析,自去年第三季起亞洲電子產業出口下滑力道減弱,預估今年有望穩步回升,將是亞洲經濟成長的關鍵,包含AI及半導體領域,其中日本、南韓、台灣、泰國及越南均受惠於此,且有利於亞洲貨幣表現。

  • 基本面穩、評價合理 2024亞債有望出頭天

    基本面穩、評價合理 2024亞債有望出頭天

     面對2024年全球總經環境、高利率環境、主要央行政策方向,以及各地市場復甦狀況步調不一等諸多情況下,亞洲債券有望提供投資人在擬定投資組合、掌握潛在多元收益與緩和市場波動的潛在影響中,更多韌性的機會。

  • 今年 陸GDP增幅 亞銀上修至5.2%

    今年 陸GDP增幅 亞銀上修至5.2%

     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銀)13日公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受惠於中國大陸與印度的超預期成長,將開發中亞洲地區的2023年GDP成長率從9月預估的4.7%上調到4.9%,大陸GDP成長率亦從4.9%上調到5.2%。至於台灣,亞銀維持今明兩年經濟增長1.2%、2.7%的預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