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侵烏的搜尋結果,共1,270筆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三度啟動訪歐行程,10日應邀到德國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蔡英文強調,威權政體在歐洲與亞洲使用的手段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而今天是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第一線,明天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台灣準備好與全世界分享經驗,來捍衛民主與區域和平穩定。
台灣副總統蕭美琴週五在布魯塞爾罕見地向一群國際議員發表演說,呼籲歐盟加強與台灣這座自我治理島嶼的安全與貿易關係,而當她說出:「民主國家即使相隔遙遠,也從不孤單。」全場起立鼓掌。對此,專家也對台灣與歐盟的外交關係發表看法。
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在西歐與東亞引發盟友不安,但對白俄羅斯、高加索與中亞等前蘇聯國家而言,卻帶來美國重新關注與實際利益。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三提出全面核試的可能性,但身為他左右手的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安全會議上卻顯然缺席,引發外交政策高層可能改組的廣泛猜測。
由於烏克蘭戰爭招來的西方制裁,使得俄羅斯消費者轉向當地生產的葡萄酒。之前超市貨架放滿法國和義大利的葡萄酒,現在多放上當地各種品牌的葡萄酒。
稀土是美中貿易大戰的華府痛腳,在全球國際貿易具有關鍵戰略意義。莫斯科也有最新動作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二(4日)下令,內閣必須在12月1日之前訂出稀土金屬礦產開採生產的長期行動計畫,並且核准實施。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2日訪問越南,重申兩國建立在彌合越戰創傷基礎上的夥伴關係。這次訪問將考驗華府,能否安撫這個至關重要,但又保持警惕的東南亞夥伴。
為了穩定士氣,俄羅斯發布新武器的試射影片,結果卻弄巧成拙,暴露了性能的缺點。俄羅斯最大的坦克與裝甲車生產廠:烏拉爾機械車輛廠(UVZ)剛剛 BMPT 「終結者」裝甲戰車的火力射擊影片,原本希望讓人膽寒,結果觀眾注意到它的雙聯30公釐2A42 自動快炮有明顯振動,顯然它的安定性不足,也就影響準確度。
羅馬尼亞國防部(MApN)29日證實,美國將縮減歐洲,特別是在北約東翼的駐軍規模,包涵原先部署在羅馬尼亞的美軍部隊,作為華府重新調整全球軍事布局的一環,五角大廈9月底新頒布的戰略方針聚焦西半球,也就是北美洲至南美洲。
俄羅斯工業部在週二表示,俄羅斯採用國內零件製造的MC-21中程客機的第二架原型機,已經在試飛中。目前由於西方國家針對外國零組件的制裁,導致客機生產停滯。
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導致歐洲局勢持續緊張,克羅埃西亞國會24日通過法案,暌違17年後恢復義務役制度,應對地緣政治與安全不確定性。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時代》雜誌的一篇投書,直指賴清德總統視為「魯莽的領導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痛批,高德斯坦過去更稱香港一國兩制適用台灣、台灣軍隊會在武統時倒戈、美國不應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此人是獨裁者的附庸,根本是沒有國際觀的井底之蛙。
美國對俄態度出現明顯轉折。面對克里姆林宮持續在烏克蘭施壓,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罕見展現強硬立場,引發外界解讀普丁過去操控白宮的招數恐不再奏效。
周四國際原油價格大漲超過3%,延續前一日的強勁升勢。在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企業Rosneft和Lukoil祭出制裁後,傳印度買家已經開始考慮大幅減少或停止採購俄羅斯原油。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時認為,俄烏應該就此在目前戰線停火,烏克蘭與歐洲各國領袖21日聲明支持川普立場,呼籲立即停火並以此為談判起點。此外,川普期盼盡早與俄國總統普丁會面,不過《CNN》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俄外長的會前會目前暫被擱置,可能與雙方對結束戰爭的可能情形有所分歧有關。
美國川普政府最近吹起一股小學雞吵架風。川普16日宣布與俄國總統普丁敲定在匈牙利會晤,白宮新聞秘書面對媒體記者詢問原因時以「你媽選的」怒嗆,引起軒然大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作客白宮,防長赫格塞斯打了一條配色神似俄羅斯國旗的領帶露面,同一記者20日以此詢問五角大廈,發言人也用了類似的答覆修理記者。
美國總統川普盼望,能盡快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但知情人士透露,雙普峰會原本預定本週舉行,但因關鍵外交幕僚間的預備會議已被擱置——至少暫時擱置,而陷入停滯。
歐盟理事會說,歐盟國家的能源部長們在周一同意,支持在2028年1月之前逐步退出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
美國總統川普19日重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告訴他印度將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川普並警告,倘若印度不這樣做,印度將繼續支付「巨額」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重申,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告訴他「印度將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川普並放話警告印度政府如果不這麼做,就得繼續支付「巨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