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俊鼎的搜尋結果,共09筆
海龍風電計畫完成國產化里程碑!海龍離岸風電今(15)日宣布,本土供應鏈、世紀風電承攬的21座三腳套管水下基礎已全數完工並交赴,這是世紀風電啟用全新「擎天塔」後,首個完成水下基礎組裝專案,是離岸風電國產化的重要里程碑。預計明年全數完成併網。
為促進台灣本土水下基礎產業的發展並提升品質標準,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主導投資的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所推動的「本土水下基礎供應鏈輔導計畫」已於近日圓滿完成。該計畫由國際知名第三方驗證機構DNV擔任執行單位,針對具水下基礎供應實績的本地供應商進行工廠驗證,並舉辦頒證典禮,表彰通過驗證的廠商。
為促進台灣本土水下基礎產業發展並提升品質標準,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主導投資的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所推動的「本土水下基礎供應鏈輔導計畫」於近日圓滿完成。該計畫由國際知名第三方驗證機構DNV擔任執行單位,針對具水下基礎供應實績本地供應商進行工廠驗證,並於今(11日)舉辦頒證典禮,表彰通過驗證的廠商。
風電圈雙喜臨門!專為製造超大型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室外吊裝設施的世紀擎天塔,26日正式落成啟用,為因應3-3風電國產化將開放,世紀風電宣布攜手洲鉅風電、俊鼎機械、中鋼機械等國內十多家供應鏈廠商,成立水下基礎產業聯盟,向全世界及政府展示台灣本土水下基礎製造量能及韌性,攜手開創全新局面。
由中鋼公司與丹麥CIP共同開發中能離岸風電,趕在今年8月超前完成全場工程併網,今年底前可望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預估每年可發電逾11億度,年減碳潛力達55萬噸,4日將舉行完工慶典。中能風場國產化比例、本土銀行參與專案融資、超前完工等三項,皆創下台灣風場史上新紀錄。
曾面臨財務危機,三度重整起死回生的允能風場,進入工程最後階段。開發商天豐新能源今(23)宣布,640MW(64萬瓩)的允能雲林離岸風場,全數80座水下基礎(含單樁與轉階段)已全數安裝,將全力推動如期在2024年底前發電。
中能發電公司今天(13日)宣布,中能離岸風電計畫(中能風場)首座風力發電機已於日前成功完成安裝,象徵風場邁向2024年如期併網的重要里程碑,中能風場併聯商轉後預估每年可發電逾11億度,年減碳潛力達55萬噸。
台灣是海洋國家,筆者以推動台灣海洋工程產業為畢生職志,積極參與離岸風電發展至今已近20年,故對近期離岸風電產業所遭逢的困境頗有感觸。再生能源開發成果事關台灣企業之國際競爭力,以下提供幾點觀察與建議,期盼離岸風電發展能挺過逆風、永續發展。
中能離岸風電計畫(中能風場)日前宣布,風場所需之31座套管式水下基礎,已於3月3日全數由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船環海)完成安裝作業。中能發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錫欽表示,中能風場的陸上變電設施已於農曆年前順利與台電電網系統對接,期盼在今年風場建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