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民原教的搜尋結果,共23筆
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推動,並落實全民原教精神,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教育部國教署自109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辦理至今已經補助近90所學校,總計投入總經費達1.6億元,透過專業團隊輔導,協助學校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強化學生的民族認同與地方連結,營造沉浸式民族教育課程的學習環境,傳承與保存部落在地文化特色及知識內涵。
為推動全民原住民族教育與深化校園多元文化素養,美和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日前舉辦「114年度全民原教推廣活動-回到部落的心靈路」。
桃園市114學年度第1學期校長會議21日舉行,市長張善政與會除表揚榮獲全國及全市殊榮學校,並宣布未來2年將編列1.5億元預算,全面汰換全市國中小使用8年以上、逾10萬套老舊課桌椅,提供學生更舒適且符合身心發展的教育環境。
桃園市為國內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桃園市教育局為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17日於大溪區大溪國中辦113學年度公開觀議課以「泰雅族大嵙崁事件」為教學主題,統整國文、歷史、地理、表演藝術及資訊課程,深度融合泰雅族在地文化與學科教育,並利用戲劇方式重現。
臺北市113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於114年1月23日假南港國民小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教育局湯志民局長感謝全體校長的辛勤付出,並藉此機會說明教育局的重大政策與未來展望,希望透過會議增進政策溝通,凝聚教育方向共識,共同實現「臺北十大好學」的教育目標。
為保障原住民權益,政府立有許多政策,如升大學加分1.35倍、就業族人歲時祭放假1天等,而「1.35倍」也成了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甚至成為「微歧視」的藉口。對此,新北市原民局表示,微歧視問題在校園較為常見,尤其是升學保障部分,往往成為同儕間茶餘飯後的話題。教育局則表示,推動「全民原教」,要求各校在課程中融入多元文化價值,增加理解與尊重。
為促進台灣多元文化交流以及原住民文化的永續傳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特別舉辦以邵族文化為主題的靜態展覽,邀請邵族文化發展協會主辦,名為《關於邵族 靜態展》。此次展覽以「移動的Lalu」為起點,帶領觀眾深入邵族的歷史與文化,並呈現邵族世代相傳的集體記憶與文化守護精神。期待透過傳遞邵族文化歷史與故事的同時,能引發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關注與珍視,促進社會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為了推廣原住民族文化,並實踐「全民原教」的理念,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自110年開始舉辦原住民生活節,希望從校園著手消弭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與偏見,建立多元、平等與友善的環境。今年的生活節活動更是圍繞著「族群友善」的核心價值,結合了原住民族文化元素與多樣的體驗活動,讓校內外參與的民眾與師生,對原住民文化有新的認識與理解,這個活動也逐漸成為頗具指標性意義原民文化盛事。
台中教育大學於今天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由96歲女祭司石玉英主持祈福儀式,與部落長老重現傳統杵音文化。石玉英說,很高興能保存邵族文化,讓後代子孫認識並傳承發揚老祖先的智慧;台中教育大學副校長黃寶園表示,該研究中心計畫協助師生學習原住民族教育及多元文化知識,加強全民原教推廣。
宜蘭縣三星國小今(30日)上午11時舉辦多元文化教室揭牌啟用典禮,由縣長林姿妙、議員孫湯玉惠、沈志弘等共同主持。林姿妙用流利的泰雅族語跟阿美族語唱歌,現場氣氛十分歡樂,她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希望多元文化教室可以讓原住民族學生有課程歸屬感,一起拚出宜蘭的好教育。
新北市為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並營造原住民族教育學習空間,今(10)日與國立政治大學、南勢溪流域泰雅族部落,三方共同簽訂「原住民族教育學習空間合作備忘錄」,成為全台首次有縣市政府、學界、部落三方合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將齊心深化原住民族教育學習場域之文化傳承、協力治理及國際交流。
新北原民局為推動全民原教,自2018年起推動「Picul泰山森林書屋」,邁入六周年之際,順勢推出的限定版密室逃脫活動,推出後好評不斷因此決定延長展期,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將持續推出更多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能夠造訪書屋,並理解原住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推出《原民知識、第一知識:澳洲原住民知識圖書》特展,介紹世界上在澳洲生活至今已超過6萬年,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早於白人知識,是澳洲的「第一知識」,特展介紹澳洲原住民與地球共存共榮的重要知識。
新北原住民人口為六都第2多,為推廣原民文化及照顧都會區原民,新北原住民族行政局上半年度推出多項活動,原民局長林瑋茜Siku Yaway表示,新北境內有16族原住民族,然而過半族人住於都會區,導致長時間脫離母體文化,因此如何維持族群認同及傳承文化,一直是原民局致力發展的目標。
為提供都會區原住民學生學習部落文化機會,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持續辦理113年「推廣都會區原住民族文化特色課程計畫」,課程講師將由委辦團隊協助推薦與媒合,即日起至7月31日前,歡迎都會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至線上表單提出申請(https://forms.gle/632vAiXANWddue5K7)。
台北市立國樂團「山地印象」音樂會5月19日登場,但節目介紹提及「生性粗獷豪邁」並用嗓音自娛娛人等用詞惹議。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批評,變相加劇族群刻板印象,犯下流錯誤令人瞠目結舌。對此,國樂團也發出道歉聲明,指文案撰擬思慮不周,未來規畫相關節目會事先諮詢相關專家學者。
4月兒童月,Picul泰山森林書屋今至新北市政府板橋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說故事,由阿美族說故事人員-倩萍姊姊帶領全園166位小朋友與17位老師一同探索原民文化之美。
新北市樹林區大同國小15日舉辦Makapahay原住民文化學習教室落成啟用典禮,這也是六都第一座都會區原住民文化學習場域。教育局長張明文參加啟用典禮表示,大同國小申請營造原住民文化學習場域計畫,打造都會區的原民文化學習教室,不只讓原民孩子知道自己來自何處,更希望讓非原民籍的孩子了解原民的歷史、生活與技藝,進而尊重多元文化。
新北市大同國民小學今舉辦Makapahay原住民文化學習教室落成啟用典禮,為六都第一座都會區原住民文化學習場域。啟用儀式採阿美族傳統祭儀進行,透過頭目祈福儀式,祝福學生在文化學習教室學習順利。
台中一中與博屋瑪國小、台中教育大學合作,以跨學制、開創性課程設計,推動都會區高中全民原教,6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部落發展課程帶進高中校園,並依傳統儀式闢種小米田。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表示,盼校園理解、尊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及文化,並在都會區種下原住民族文化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