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首款的搜尋結果,共415筆
據《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將於11月中下旬首飛。在此之前,大陸國內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過發射任務。朱雀三號有望成為中國第一款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目前,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近日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燃料、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界面新聞》還瞭解到,11月中旬,「朱雀二號」還會執行發射任務。
十銓(4967)將於11月13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周一先公告今年10月營收,單月為11.01億元,年減7.80%、月減43.37%;2025年1至10月合併營收為151.81億元,年減15.03%。十銓提到,品牌訂單、OEM與工控相關應用仍有所帶動。針對近期記憶體市場需求與價格持續上揚,十銓與原廠一貫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並根據市場變化即時調整銷售策略,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技術深耕與彈性策略為發展主軸,精準應對需求結構的變化穩健發展。
隨著現代人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不斷提升,穿戴式裝置已成為監測與改善睡眠的重要利器。三星電子宣布,其Samsung Health Monitor應用程式內的「睡眠呼吸中止檢測功能」正式獲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即日起於台灣上線。支援機種涵蓋Galaxy Watch4系列以上智慧手錶,並需配對Android 12.0以上版本之Galaxy智慧型手機。只要完成應用程式軟體更新,用戶即可透過Galaxy Watch辨識潛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結合三星完整的睡眠監測功能,打造更全面的健康守護體驗。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7日開幕,在全球全力推進AI發展下,本屆活動亮點之一,是首次舉行「六小龍烏鎮對話」,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等大陸知名AI企業負責人齊聚,在會上揭露行業最新趨勢。
日立能源作為全球電氣化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已連續五年參與台灣國際能源週,通過電力電子、潔淨能源解決方案、數位化與服務三大核心板塊,展出涵蓋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儲能及數位化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詮釋日立能源如何與客戶及合作夥伴攜手合作,以創新技術之力推動電網系統邁向更安全、更可靠、更永續的方向演進。
仁新(6696)3日宣布,美國子公司Belite Bio(那斯達克代碼:BLTE)獲英國藥品與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同意可依據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STGD1)新藥LBS-008第三期臨床試驗「DRAGON」的期中結果,提交條件式上市許可(CMA)申請,有機會拿下全球首款治療此罕見眼疾藥物的藥證。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泰合(6467)宣布,已於中歐時間10月30日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旗下新藥TAH3311的歐洲上市許可申請,此為全球首款Apixaban口溶膜劑型,象徵公司產品正式進軍歐洲市場,並在全球抗凝血用藥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將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建造7座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推動美國在科學研究領域持續領先全球。同時,輝達也與芬蘭電信巨擘諾基亞(Nokia)攜手,開發搭載新一代Blackwell GPU的無線網路電腦,結合通訊與AI運算,為即將到來的6G時代奠基。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Lancet證實肥胖和糖尿病顯著加速代謝性脂肪肝炎的發展,代謝性脂肪肝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之一,預估影響全球約25%人群,嚴重恐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或肝衰竭。
上緯投控(3708)因布局環保綠色經濟,27日隨輪動資金進駐,止跌反彈,終場收122元,成交量2,712張,比前一日增加86%,其中外資、自營商分別買超731、210張。短線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記憶體品牌廠威剛(3260)周一發表全球首款結合外接式存儲與行動電源的產品-SR800外接式固態硬碟。看準現代影音創作者高度依賴手機進行拍攝與編輯,SR800以業界首創二合一模組化工藝,透過產品背面的凹槽設計,將行動電源與外接式固態硬碟結合因應多樣的使用情境;此創新解決行動裝置單一接口的限制,更將改變內容創作者的拍攝形式並提升便利性。
中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可供隱形戰機使用的超耐用智慧塗層,它能承受高達攝氏1000度高溫,可望徹底改革戰機技術。
美光宣布推出全球首款192GB SOCAMM2,並正式送樣給客戶,進一步拓展該公司低功耗記憶體,於AI資料中心的應用版圖。
仰望U9 Xtreme已經是地球上最快的汽車,但現在這輛比亞迪豪華子品牌YANGWANG的性能旗艦樹立了另一個標杆。在ATP帕彭堡創下496.2 2 km/h的世界紀錄後僅一個月,仰望自豪地宣布,U9 Xtreme在紐柏林賽道上創造了電動超級跑車的新圈速紀錄,紐柏林賽道是賽車運動的「綠色地獄」。
量子運算時代即將來臨,傳統加密技術面臨被破解風險。新創公司振生半導體(Jmem Tek)專注開發後量子密碼(PQC)與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晶片,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整合PUF與PQC的安全晶片,並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黑科技獎」。
博通宣布其第三代共同封裝光學(CPO)乙太網路交換器Tomahawk® 6 – Davisson(TH6-Davisson) 正式出貨,成為全球首款達 102.4Tbps 光學交換容量的產品,頻寬較前一代倍增,專為AI資料中心高頻寬、低延遲需求打造。
中裕(4147)22日於全球感染疾病年度盛會「ID Week 2025」中,發表創新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TMB-365-ADC,展現其在HIV治療領域的前瞻成果與技術優勢。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於10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鈺祥企業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之邀,於創新經濟館重磅展出全球首款「碳中和再生型化學濾網」。這項劃時代的創新技術,以實質減碳效益為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邁向淨零轉型注入強勁動能,現場吸引眾多業界人士高度關注。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團隊以「液晶極化技術」開發出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日常保養科技,居家就能進行醫美等級皮膚檢測,榮獲國科會「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肯定。民眾只需將手機裝入專屬外殼,開啟App一鍵拍攝,即能在0.1秒內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膚質指標,讓「醫美級檢測」走出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