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公約數的搜尋結果,共425

  • 綠初選 高雄邱議瑩台南林俊憲搶先登記

    綠初選 高雄邱議瑩台南林俊憲搶先登記

     2026地方選舉民進黨台南市長、高雄市長、嘉義縣長初選10日至14日開放領表登記,綠委邱議瑩10日搶頭香領表,以「準備好了」爭取高雄市長提名,角逐台南市長的綠委林俊憲下午登記,強調要當桶箍。高市綠委林岱樺表示黨主席賴清德意志很清楚,會有公平初選;與林俊憲競爭的綠委陳亭妃更說「賴主席是公共財,大家真的不要再誤會主席了。」

  • 拚高雄市長初選 許智傑自詡「最大公約數」:民調在誤差範圍內

    拚高雄市長初選 許智傑自詡「最大公約數」:民調在誤差範圍內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民進黨10日起至14日開放初選區領表登記,外傳新潮流人士上月有意找同為菊系出身的立委賴瑞隆、許智傑談整合。許智傑10日否認此事,表態民調在誤差範圍內,且他是最大公約數。

  • 邱議瑩搶頭香登記高雄市長初選 綠3參選人表態了

    邱議瑩搶頭香登記高雄市長初選 綠3參選人表態了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民進黨10日起至14日開放初選區領表登記,綠委邱議瑩今一早搶頭香,並表示「我已經準備好了」。綠委賴瑞隆預計在明(11)日登記,表態盼透過民進黨良好初選制度,產生最好候選人;綠委許智傑預計在13日前往登記,而綠委林岱樺則稱,會在黨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登記。

  • 社評/跳出民進黨誤導的認同陷阱

    社評/跳出民進黨誤導的認同陷阱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面臨諸多挑戰,在論述層面,「台灣人是中國人」不僅被民進黨抹紅,黨內也飽受壓力,尤其中南部藍營地方勢力,相當多人不希望國民黨將中國人認同清晰化。藍營一些人認為,講「中國人」不利選票,其實是不自覺掉入民進黨設計的陷阱。

  • 旺報社評》跳出民進黨誤導的認同陷阱

    旺報社評》跳出民進黨誤導的認同陷阱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面臨諸多挑戰,在論述層面,「台灣人是中國人」不僅被民進黨抹紅,黨內也飽受壓力,尤其中南部藍營地方勢力,相當多人不希望國民黨將中國人認同清晰化。藍營一些人認為,講「中國人」不利選票,其實是不自覺掉入民進黨設計的陷阱。

  • 中時社論》軍備難保國安 避險需兩岸協商

    中時社論》軍備難保國安 避險需兩岸協商

     美國總統川普定調「川習會」是G2歷史性會議,帶來了永恆和平與成功;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呼應川普,除了要做到「以實力維護和平」,更彰顯與中國的相互尊敬及正向關係。反觀民進黨拒絕改善兩岸關係,堅持以實力對抗中共,沒有避戰選項,但採購F-16戰機與潛艦國造等重大國防建軍計畫頻出狀況,錯誤戰略與國防管理失控使台灣安全陷入空前險境。

  • 2026高市長選情 綠陷三腳督危機

    2026高市長選情 綠陷三腳督危機

     2026高雄市長選戰提前開打,綠營4強邱議瑩、賴瑞隆、許智傑、林岱樺展開初選廝殺!繼林岱樺在岡山舉辦大型造勢晚會後,邱議瑩4日發表生活政策,宣布15日將在「本命區」旗山辦首場造勢活動,鞏固基本盤;賴瑞隆則深入客庄大談客家政見,搶攻客家票;許智傑持續勤走基層。各選將動作頻頻,綠營支持者憂心一旦有人脫黨參選,國民黨恐漁翁得利。

  • 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

    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

     自從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公布施行以來,久來兩岸都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只是自從蔡英文、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關係遽變,此後「我是中國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竟成為禁忌,許多人不敢說出口,下一代甚至完全不承認,乃至在統一氣候高漲的今天,說句「我是中國人」,都成為一件大膽、值得被誇讚的事。

  • 面對鄭麗文 北京要接招

    面對鄭麗文 北京要接招

     在《德國之聲》的專訪裡,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傳達的訊息很多,除了不畏爭議直接面對難題,她清楚表達國民黨立場與北京對台政策間的差距。鄭對普丁的定調不管是不是失言,有新聞賣點,媒體聚焦情有可原;但學界諸多評論,例如東京大學的鈴木一人,只看到這句話,而無能藉此分析她的大量重要訊息,所謂專家其實智昏菽麥。

  •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國民黨副主席張榮恭在專訪時表示,中國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認同」,中國人的表述就是「炎黃子孫」。先將「國家認同」存而不論,因為確實會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剪不斷、理還亂,主權與治權,重疊、分立的問題。而從「文化中國」的範疇切入,暫繞開「政治中國」,強調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 海納百川》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張依依)

    海納百川》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張依依)

    自從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公布施行以來,久來兩岸都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只是自從蔡英文、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關係遽變,此後「我是中國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竟成為禁忌,許多人不敢說出口,下一代甚至完全不承認,乃至在統一氣候高漲的今天,說句「我是中國人」,都成為一件大膽、值得被誇讚的事。

  • 談鄭麗文「我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徐巧芯籲尊重多元認同

    談鄭麗文「我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徐巧芯籲尊重多元認同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曾在專訪中提到「我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國民黨立委徐巧芯30日指出,她認為這是文化與歷史層面的自我認同,而非政治上的國家定位,中華民國是大家共同的國家認同,社會應該包容不同身分認同的表達,而非動輒貼標籤,亂扣紅帽子。

  • 王毅藍廳論壇提5呼籲:全球治理將進入「南方時間」

    王毅藍廳論壇提5呼籲:全球治理將進入「南方時間」

    第23屆藍廳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他以《落實全球治理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指出,習近平主席上月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是中國面向時代課題的最新回答,為完善國際體系、推動全球合作、實現公正共治提供了中國方案。

  • 台灣地位未定?前中壢副市長秀珍藏史料:物資財產移交給中華民國

    台灣地位未定?前中壢副市長秀珍藏史料:物資財產移交給中華民國

    桃園市前中壢市副市長葉連燈喜愛歷史,年少時逛書店收藏2本《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內容詳細記載二戰後台日交接軍事基地、武器與各式裝備等珍貴史料。光復節今年起訂為國定假日,近期也有單位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他認為應跳脫黨派,更客觀的看待歷史事實。

  • 獨立機關人事案延宕 浮現信賴危機

    獨立機關人事案延宕 浮現信賴危機

     近期NCC、中選會及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提名延宕,引發朝野爭論。依憲法體制,總統與行政院長有提名職權,立法院則行使同意權,雙方各有分際。提名是責任,依法行政是基本義務,不容怠惰或以拖待變。

  • 邱垂正有失陸委會高度

    邱垂正有失陸委會高度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 時論廣場》邱垂正有失陸委會高度(李正修)

    時論廣場》邱垂正有失陸委會高度(李正修)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 海納百川》獨立機關人事案 久拖不決是信賴危機(陳清雲)

    海納百川》獨立機關人事案 久拖不決是信賴危機(陳清雲)

    近期NCC、中選會及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提名延宕,引發朝野爭論。依憲法體制,總統與行政院長有提名職權,立法院則行使同意權,雙方各有分際。提名是責任,不是選項;依法行政是基本義務,不容怠惰或以拖待變。

  • 鄭麗文敢言敢衝掌舵國民黨   前扁辦主任曝挑戰與機遇

    鄭麗文敢言敢衝掌舵國民黨 前扁辦主任曝挑戰與機遇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後,藍營路線走向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0日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指出,鄭麗文以「敢言敢衝」姿態打破國民黨過往保守框架,被寄望帶領國民黨求新求變、邁向執政,但同時也面臨黨內派系整合、與民進黨競爭、藍白合作以及兩岸路線等多重考驗,形勢「可能大好也可能大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