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前標的搜尋結果,共263筆
由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廣角鏡」(Panorama)先前被指控,以誤導性方式剪輯美國總統川普的演講片段,讓白宮發言人李威特批評BBC是「百分百假新聞」。在高度壓力下,BBC總裁戴維和新聞部主管9日辭職,而川普本人對BBC高層的請辭表示歡迎,並發文譴責他們是「腐敗記者」,戴維與新聞部主管是「非常不誠實的人」。
美國聯邦參議院在當地時間周日(11月9日)晚間通過了一項撥款協議的第一階段表決。該協議旨在結束這場從10月1日拖到現在的政府停擺僵局。
美國創下持續最長記錄的政府關門可望即將落幕,跟進美股主要指數期貨走高,周一日經225指數晨收上漲0.98%,報50,766.89點。東證一部指數早盤收漲0.26%,報3,307.39點。
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兼新聞主管在週日提出辭職。此前,BBC被外界指控存在偏見,包括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表演講的編輯方式。
近期美國企業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Factset統計,目前標普500成分企業中,近3成公司公布財報,營收與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比重都超過8成,預估第三季整體獲利成長率有望達9.2%,其中以必須消費、不動產、公用事業表現最佳,獲利優於預期的家數比重為100%,支撐美股後市表現續亮可期。
由亞馬遜、輝達、美光等AI概念股領軍,周一(11月3日)標普500、那指、費半收高。
美東時間周日(11月3日)晚間,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小漲。
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將在本周六正式上任,從她當選到就任這兩周之間,已有無數來自兩岸的評論、質疑與期許針對她激盪湧現,其中「女版韓國瑜」、「國民黨蔡英文」、「台灣版川普」堪稱最鮮活的三種形象。這三者共同的特點無疑是推動變革與個人魅力,但其所造成的成敗影響則各不相同,也因不同好惡者而有各取所需的解讀。
國民黨推動「反年改」法案,將停砍公教年金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呼籲執政黨別再欺負公教人員,民眾黨雖然贊同年金改革需要重新思考,但也表態「不贊成回到2017年金改革以前的狀態」。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22日痛批,制度改革未竟全功又倒退回去,功虧一簣,造成國家更大災難。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首先要面對的考驗就是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表示,鄭麗文真正的戰功就是打下南二都;李永萍並指,藍委柯志恩也說國民黨目前標籤被貼得非常嚴重,但相信鄭麗文夠聰明,會調整方向。
10月9日中國宣布的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立馬揚言將以對中增稅100%作為反擊,利空連爆中,身處事件核心的美國科技股成為重災區,10月10日,超微、高通股價雙雙跌逾7%,台積電ADR重挫6.4%,輝達跌近5%。這一天,費城半導體指數單日下跌6.3%。
中台灣最大國際展館「台中國際會展中心(TICEC)」,今宣布下周一(21日)正式啟動試營運,明年已經有51個檔期敲定預約,占全年使用率近6成。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豪氣宣示,台中會展不只是服務台中的傳統產業聚落,還會把台中這邊的商業能量帶出來,因為除了專業性展覽,也會舉辦很多消費性展覽。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中美貿易議題上再度上演「TACO戲碼」,先於11日凌晨突然在Truth Social發布千字長文指責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並放話自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但又迅速12日以友善語氣稱「美國想幫助中國,而非傷害中國」,引發美股大幅震盪。
台股在國慶連假後開市,期間因美股大跌,今(13)日面臨補跌壓力。所幸美股期貨目前大漲,使台股跌勢不如外界預期般慘重,開盤下挫約800點,最低約來到26470.44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宣稱要對大陸加徵100%關稅,衝擊4大指數全面重挫,但川普近日又釋出願意與大陸達成協議的訊號,他週日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別擔心大陸,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激勵美股期貨指數飆漲。
華爾街即將迎來新一輪財報發布期,據分析指出,美國公司第三季獲利增長可能較今年早些時候放緩,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川普關稅衝擊。此外,隨著這波AI狂熱將美股一次次推上前所未見的高點,投資人將密切關注那些狠狠砸在AI建置方面的龐大支出是否值得。
輝達等大廠再度合縱連橫AI基礎建設,有利台灣伺服器及台積電高階晶片供應鏈;而金價創新高、銅價站穩一萬美元,非鐵金屬價格震盪上升;低股價淨值比龍頭股逐漸獲得青睞,長假前雖湧現賣壓,但台股可用之兵不少。
新光人壽日前標得北士科T17、18地段的地上權,輝達則有意在該地段設置總部,不過卻因為地上權如何轉移卡關至今。新壽2日再發表聲明,表示因北市府提出的合意終止條件並未涵括未來預期收益,因此無法同意解約。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則批評,如果新壽認為自己有未來收益,那就先開發、先蓋,但該土地至今放了3年多沒開發,「現在要市府把虛無縹緲的未來預期收益也直接估算給新壽嗎?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臉說這個。」
高雄苓雅區國民市場歷史悠久,是在地民眾日常採買的最佳去處,不過,市場旁的青年一路常有車輛臨停,導致行人被迫與車爭道,在地議員及里長盼施作標線型人行道,降低行人風險,對此,高市府交通局回應,目前已有畫設規畫,待與地方取得共識後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