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北端的搜尋結果,共457

  • 鳳凰共伴效應 北部、東半部憂豪大雨

    鳳凰共伴效應 北部、東半部憂豪大雨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接近台灣,氣象署在10日下午5時40分發布海警,最快11日上半天發布陸警。氣象署指出,10日晚間至11日受共伴效應影響,東半部、大台北山區須嚴防豪雨以上降雨。林保署也在昨天上午7時對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4910位保全戶納入警戒範圍,完成疏散。賴清德總統表示,全台都要做好防颱準備,並提到「特別是花蓮,應該撤離的就要全部撤離」。

  • 影》馬太鞍溪水位暴漲!便道已封閉 泥水淹進台9線、警方啟動管制

    影》馬太鞍溪水位暴漲!便道已封閉 泥水淹進台9線、警方啟動管制

    受鳳凰颱風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位持續上漲,除陸續淹蓋馬太鞍溪橋便道,泥水也從北端萬榮明利村淹進台9線,公路單位已在今天下午4時30分封閉便道禁止人車通行,警方也在台9線與長橋路口南下車道展開管制措施。

  • 囂張歹徒當街施暴擄人 花蓮警2小時內速破案

    囂張歹徒當街施暴擄人 花蓮警2小時內速破案

    花蓮驚傳光天化日下暴力擄人案件!吉安警分局7日上午接獲報案,指稱在壽豐鄉有一名男子遭數名惡徒毆打後,被強行押上車帶走,形同擄人。警方獲報後火速成立專案小組,與歹徒展開時間賽跑,憑藉精準情資與閃電佈署,在案發後短短2小時內,就在台11丙線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攔截圍捕戰,當場逮捕5名惡煞,並起出毒品與犯案工具,成功救出被害人,及時阻止可能發生的悲劇。

  • 苗栗造橋國小、國中通學步道啟動 豐湖校舍活化同步推進

    苗栗造橋國小、國中通學步道啟動 豐湖校舍活化同步推進

    從校園步道到社區景觀,造橋鄉建設逐步展現新風貌。造橋國小與造橋國中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獲國土管理署補助2,200萬元,改善學童上下學動線;另由客委會補助400萬元推動豐湖國小校舍活化工程,強化校舍耐震並美化環境。鄉長徐連斌表示,將串聯教育與觀光資源,營造幸福宜居的造橋。

  • 台灣觀光大轉型!ITF旅展盛大開幕 123國、1600攤位齊聚

    台灣觀光大轉型!ITF旅展盛大開幕 123國、1600攤位齊聚

    ITF台北國際旅展今起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幕,今年規模擴大,集結123個國家與城市共有1600個攤位。ITF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葉菊蘭指出,ITF是全球3大旅展之一,將持續擴大規模。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也說,今年ITF是台灣觀光產業的一場「大轉型運動」。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將透過相關政策與計畫,攜手業界朝台灣觀光產值破兆目標邁進。

  • 捷運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最快2026年1月開工

    捷運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最快2026年1月開工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連結內湖科技園區的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工程於2025年10月23日完成第4次開標後投標廠商評選會議,經由最有利標評選程序,評訂皇昌營造與日商奧村組營造聯合承攬團隊提出招標文件所訂之功能、需求、技術標準及期程目標,符合最有利標資格,後續將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決標程序,預計最快2026年1月開工。

  • 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   賴清德: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續發展

    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 賴清德: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續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表示,政府相當重視「均衡臺灣」及「健康平權」,希望不管在臺灣哪一個角落,都能有機會得到妥適的醫療服務。健保制度已推行30年,對臺灣社會貢獻良多,但這段期間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政府正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希望讓健保永續發展,提供民眾健康最好的保護。

  • 俄羅斯千島群島地牛剛翻身 中國大陸吉林也地震 規模5.5

    俄羅斯千島群島地牛剛翻身 中國大陸吉林也地震 規模5.5

    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位於中國東北與俄國、北韓邊境的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周六(25日)晚間7時45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深度560公里。今天凌晨時分,日本北海道東南方近海發生規模5.8地震;琿春地震發生前大約半小時,俄羅斯遠東千島群島海域發生規模5.2地震。

  • 台南仁德鐵路高架化獲議會同意 將斥105億經費 北移保安車站

    台南仁德鐵路高架化獲議會同意 將斥105億經費 北移保安車站

    台南市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歷經5年規畫,22日獲市議會同意,將提報交通部審查。市府交通局表示,新方案高架範圍擴大自台86線橋下起至港尾溝溪止,全長約2.6公里,初估經費約105.77億元。其中,保安車站將北移,原市定古蹟保安車站也將轉型為文化觀光用途。

  • 不排除預警封太魯閣大橋!花蓮縣府緊盯水位變化:目前穩定

    不排除預警封太魯閣大橋!花蓮縣府緊盯水位變化:目前穩定

    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邊坡17日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壩底滲流至下游,公路局憂心下游溪水上漲恐危及太魯閣大橋行車安全,已做好封橋準備。縣府建設處表示,經監測立霧溪下游水流跟水位正常,沒有高漲情況發生,會持續觀察並與公路單位保持密切聯繫。

  •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恐封閉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恐封閉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雖然水位離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致下游溪水位持續上漲,雖然林保署認為壩體結構由大理石岩組成,預估壩體潰決不影響下游橋梁,不過公路局防範未然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台鐵則說目前水位還未達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斷,會再審慎評估。

  • 準「風神」必有共伴效應 大雨連灌4天「整片紫爆」

    準「風神」必有共伴效應 大雨連灌4天「整片紫爆」

    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預計周末生成,氣象專家表示,路徑以經過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的機會較高,但不論颱風怎麼走,都要注意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周日至下周三(19至22日)雙北、基隆、宜蘭及花蓮將有持續且顯著的雨勢,尤其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劇烈降雨訊號明確,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

  • 水土無情 救救台灣

    水土無情 救救台灣

     過去兩周,花蓮光復鄉不幸遭受的水土災難,清楚顯現堰塞湖的積水,從在山嶺間形成,因雨溢流後一路攜帶土石,加速增強能量,到足以催毀鋼筋混凝土大橋,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園,算是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課。

  • 海納百川》水土無情 救救台灣(華健)

    海納百川》水土無情 救救台灣(華健)

    過去兩周,花蓮光復鄉不幸遭受的水土災難,清楚顯現堰塞湖的積水,從在山嶺間形成,因雨溢流後一路攜帶土石,加速增強能量,到足以催毀鋼筋混凝土大橋,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園,算是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課。

  • 花蓮光復側溝還剩24公里淤泥!力拚18日完成

    花蓮光復側溝還剩24公里淤泥!力拚18日完成

    花蓮光復洪災救災工作邁入第14天,隨受災家戶、道路清淤工作已陸續完成,剩下總長高達30公里的側溝淤泥待清理,經環境部陸續調用全台的清溝車投入支援,還有24公里待清,預計18日清完,重災區的佛祖街也力拚2天內完成災後復原,此外,鳳林鎮部分區域亦因洪水傳出災情,國軍明天將挺進展開救援工作。

  • 林保署兩路挺進堰塞湖 尋監測平台

    林保署兩路挺進堰塞湖 尋監測平台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市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掌握現地狀況,評估後續處理方式,分別派員從南端光復林道、北端萬榮林道徒步探勘尋路,兩組人馬經架設繩索渡過險惡地形,分別在4日與5日抵達湖區,不過,現場滿是粉塵如同下雪般白茫茫一片,將分析蒐集的路徑資料,找尋適合開闢林道的路段,以利未來展開詳細監測及處理等規畫。

  • 獨家》挺進馬太鞍溪堰塞湖!9人小組揭「粉塵漫天、深陷泥沼」險境

    獨家》挺進馬太鞍溪堰塞湖!9人小組揭「粉塵漫天、深陷泥沼」險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市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評估後續開闢林道,讓人員與機具能抵達湖區,分別派員從南端的光復林道及北端的萬榮林道徒步探勘,兩組人馬分別在昨天與今天到達湖區後,將分析搜集的探勘路徑資料,與顧問公司找尋適合開闢林道的路段,以利後續展開詳細監測及處理等相關規畫。

  • 中秋連假第2天 省道14易壅塞路段出爐

    中秋連假第2天 省道14易壅塞路段出爐

    今為中秋連假首日,多處省道路段車多壅塞,交通部公路局表示,明日連假第2天,預估各觀光景點將陸續湧現旅遊車潮,包含省道與銜接高速公路路段共有14處路段易壅塞,提醒民眾留意路況避開尖峰時段及路段,也鼓勵民眾多搭乘國道客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