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度勞工的搜尋結果,共67筆
印度擁有超過3億名非正式勞工,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定義,其中許多人正面臨被扣薪、過度勞動與被迫工作的處境,這些都是強迫勞動的典型徵兆。印度仍為現代奴役人口(modern slavery)最多的國家、另外還有將近2千萬的債役人口(bonded labor),印度政府自2016年以來數次嘗試做出改變,但成效微乎其微,5兆美元經濟背後是無數的勞工悲歌。
台灣最大獨立打工平台「打工趣」近日發布的2024年《打工族年度十大事件》報告顯示,台灣打工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報告指出,時薪制薪資已經超越基本月薪5,000元,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兼職工作而非傳統正職,顯示出打工文化的興起。隨著薪資水準提升,更多職場新鮮人和低薪族群轉向打工市場,且需求量大幅增加,顯示出這股新興趨勢的強勁勢頭。
繼踢爆勞動部動用就安基金買傳統媒體、新聞置入後,民眾黨立院黨團今(19)日再進一步指出,勞保局連墊償基金都敢動支,拿來大內宣、養網軍;且許銘春擔任勞動部長期間,勞動部超愛拍片、經營社群,光是勞動部與轄下勞發署、勞保局一年半時間就花上億就安基金,把就安基金變成民進黨的社群基金,淪為拍監察院長陳菊與許銘春馬屁的工具。他們大酸,勞工果然是民進黨心頭最肥的一塊肉。
勞動部表示,「臺印度勞務合作工作層級第1次會議」於11月5日圓滿落幕,臺印度雙方針對引進印度移工初步規劃進行討論後,達成多項共識,包括開放行業初期將以傳產製造業優先,首批引進1,000名,其中5%採用直聘制度。
賴清德總統就任4個月來,對內主張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祖國論」,對外除了推動「聯大2758號決議案不涉台灣主權」的聲明活動之外,還讓卸任的蔡英文總統以「一個人的外交」到捷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訪問,未來可能還要前往美國去宣揚台灣的主權。賴政府此舉不必然能為台灣開拓國際空間,卻已釀起兩岸的外交戰,大陸正以「南方外交戰略」對台進行全球大「圍獨」。
賴清德總統就任4個月來,對內主張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祖國論」,對外除了推動「聯大2758號決議案不涉台灣主權」的聲明活動之外,還讓卸任的蔡英文總統以「一個人的外交」到捷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訪問,未來可能還要前往美國去宣揚台灣的主權。賴政府此舉不必然能為台灣開拓國際空間,卻已釀起兩岸的外交戰,大陸正以「南方外交戰略」對台進行全球大「圍獨」。
針對近來服務業、營建業勞動力不足、衍生缺工問題,勞動部積極推動引進印度移工。然而卻有一名在印度工作的台灣民眾發文披露,印度文化與台灣文化差異很大,台灣老闆需要好好理解印度勞工的工作態度、時間觀念再聘僱。他最後也強調,文章內容全是自己在印度這片古老大地的血淚史。
勞動部預定9月4日召開今年的最低工資審議會,由於勞資雙方對於最低工資調整的方向已有共識,預計將會通過3~4%的漲幅,這是從民國105年起連續第九年調漲基本工資,而且行政院決定為軍公教人員加薪,台灣勞工與公務員全面薪資調升,與美日等國際趨勢同步,勞動條件繼續改善。
台灣與印度今年2月簽署勞工備忘錄,今立院社會衛環委員會審查「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勞動部長何佩珊26日表示,會依循備忘錄中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並以製造業為主,初期會採小型試辦,以製造業為主,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但印度發生過多起重大妨害性自主案件,PTT鄉民除擔憂社會治安問題外,也質疑民進黨一開口就說謊,政府選前說不會開放印度勞工,還稱是假新聞,選後風頭過了竟直接硬幹。
立法院社會及衛環委員會今排審「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並初審通過,不過立委們也提出附帶決議。藍綠兩黨所提附帶決議聚焦MOU中的直聘計畫,要求勞動部提出直聘精進計畫以及明文訂定直聘引進比例。
台灣與印度今年2月簽署勞工備忘錄,今立院社會衛環委員會審查「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會依循備忘錄中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並以製造業為主,初期會採小型試辦,以製造業為主,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
(22:27更新--死亡人數與國籍)中東科威特南部一處住了將近200人的公寓建物,當地時間周三(12日)半夜發生大火,據報起火點在1樓廚房,火勢迅速蔓延到各樓層,不少人在睡夢中吸入濃煙喪生或活活燒死,還有人見到大火情急跳樓死亡。科威特副總理稍早證實,這場惡火已奪走41條人命,他指責公寓業主違規貪婪導致傷亡慘重。稍晚科威特內政部表示死者已增至49人,身分仍待清查,但有消息指死者幾乎都是印度籍。
房地產「代銷天王」愛山林建設(2540)總經理張境在今(14)日表示,即將而來的房市520檔期,可望正向看待,長期看來,房市將呈「穩健樂觀」。
印度移工MOU於今年2月簽署,勞動部3月送行政院備查,行政院4月2日同意備查,依條約締結法規定,並在3日送立法院查照並公告周知,勞動部官員說,雖然MOU生效,但距離公告為正式的新移工來源國仍有許多準備程序要走。
印度移工MOU於今年2月簽署、勞動部於3月送往行政院備查,行政院則在2日同意備查,依條約締結法規定,在協定生效後要周知並送往立法院查照,勞動部官員說,雖然MOU生效,但距離公告為正式新移工來源國仍有許多準備程序要走。
受惠於全球AI浪潮的推進,外銀指出,亞洲的三大趨勢使電子業、半導體和生化科技等科技產業前景高速成長,包含亞洲供應鏈重組、印度與東協崛起與亞洲消費強勁成長,受惠台灣、南韓、日本、東協和大陸等地的相關企業。
台灣與印度近日完成簽署勞務合作MOU,未來可望引進印度移工。台灣新動力智庫21日以印度移工為題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台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方天賜在會中表示,台灣引進移工的過程有三大不足,社會對印度認識不足、政府溝通不足、配套準備不足;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主席Debjani Ghosh指出,印度是唯一預計2030年會有人才剩餘的國家。
統振(6170)2月合併營收為2.14億元,主要得益於金融科技與通訊事業的成長,助力統振2月營收不受農曆春節長假及工作天數減少的影響,年增24.64%、相比前一個月減少11.2%。統振今年持續擴大金融科技與通訊事業營運規模,營收與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受訪時提到,因為「膚色、飲食習慣相近」,可能優先引進印度東北的移工,挨轟歧視,許銘春雖立即澄清及檢討,不過風波已經受到CNN、印度媒體等關注,呼籲台灣應該要對印度的多元性更有敏感度。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發布一段短影音,訪問到遠在中東出差的印度朋友對此的看法,該印度人Brajust直呼「不,這不好!這不對,而且這是歧視吧?對嗎?這樣不好,不應該這麼做!沒有理由這麼做!」
蔡政府決定開放10萬名印度勞工來台。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考慮到膚色、飲食習慣相近等因素,會引進印度東北地區的人。這話一出立刻引發批判,連印度媒體都痛批,任何國家都不應該根據外貌、飲食習慣等來限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