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台東縣政府與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協會合作推動「航向母親的島嶼」,帛琉南島舟船「無私分享號」(Alingano Maisu)5月成功航行至台東,引發各界關注造舟與航海議題。台東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跨島嶼南島船造船培訓課程」4日在杉原灣開訓,將用3個月打造1艘融入阿美族、達悟族及南島文化的跨島嶼帆船。
台東縣政府與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協會合作推動「航向母親的島嶼」,帛琉南島舟船「無私分享號」(Alingano Maisu)5月成功航行至台東,引發各界對於造舟與航海議題的關注。台東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跨島嶼南島船造船培訓課程」今(4)日在杉原灣海洋學習基地開訓,將用3個月打造1艘融入阿美族、達悟族及南島文化的跨島嶼帆船。
苗栗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114年度開學典禮14日上午在泰安泰雅文化園區舉行,首次以「文化婚禮」為題,象徵學員與知識部落結盟。典禮同步揭幕泰雅服飾展,共同推動原民文化傳承與終身學習。縣長鍾東錦強調文化保存重要性,縣府克服中央補助不足,自籌逾146萬經費支持,展現推動原民文化教育的堅定決心。
成立20周年的新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16日舉行開學典禮,今年度課程涵蓋原住民族傳統技藝、族群文化、語言教育、產業經濟與健康照護等五大領域,規畫45門課程,將於4月起陸續開課。新北市長侯友宜以部落大學校長身分出席,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鍾興華等貴賓出席。侯友宜致詞指出,部落大學讓文化薪火在都市中延續,邁向永續發展的願景。
花蓮縣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透過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田野調查深入山里部落,用聲音及影像記錄賽德克族特有的Tminun織布技藝、技法及多元的紋理色彩,未來將結合教育推廣與產業發展,保存這項珍貴的傳統工藝,讓部落智慧技藝在現代社會能永續傳承。
新北原民局致力創造原住民族產業競爭力,歷年來已舉辦多項培訓課程,以增強族人的創業與就業能力,面對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及台灣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原民局亦推出「原潮新生:新北市原住民族創就業研習暨社會教育系列活動」,活動全程免費,即日起開放報名。
編織不僅是手工技藝,也是療癒身心的一種方式。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今年首度開辦「繩編課程」,廣獲好評,暑假期間還與手作工坊合作推出進階的「複合媒材繩編製作課程」,編出許多實用性的生活家具物件,讓族人收穫滿滿,並在手作過程中療癒心情。
113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日30周年,「30精彩‧16原滿 Makadofah」的主題月系列活動,分別於8月1日起在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內外盛大接力舉辦。其中原住民族叢書暨文化展、文化權利講座及市集嘉年華活動,首周即吸引不同年齡層、客群及族群,引來各地民眾及桃園市民熱烈參與。
為延續與傳承阿美族傳統竹筏文化,台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7日在杉原灣海灘辦理傳統竹筏新船下水儀式,船團成員及部落青年合力扛船下水,場面熱鬧。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受邀出席,並肯定台東縣長饒慶鈴在發揚海洋文化及部落永續發展的努力。
新北市原住民人口眾多,在六都中僅次於桃園市排名第2,反映1970年代開始,都市工商發達及勞動力需求,許多原鄉的原住民族人紛紛往都市遷徙。面對社會改變及族人需求,新北市的原住民政策也不斷調整,協助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傳承,也提供社會福利保障。
2024年度苗栗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17日舉辦開學典禮,今年在縣長鍾東錦的支持下,除原有26門基本型課程,另外新增10門課程,共計36門多元課程,突破歷年開課紀錄,期以培育原住民族各類人才,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主持開學典禮,祝福學員快樂學習、好好享受課程。
台東縣府選定莿桐部落推展阿美族傳統竹筏課程,並與全縣各部落合作推進計畫,讓阿美族船筏文化和航海精神重現東海岸,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至4月30日止,呼籲有興趣的族人把握機會報名。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自2002年成立,去年辦學績效獲中央評鑑全台第一,今日新年度開學,將邁入嶄新10年。桃園市長張善政訂下未來10年「重點辦學目標」,今年更新增與在地大專校院合作,盼培育原民人才。此外,桃園2013年起編撰的原民知識相關教材今年也收錄進電子書櫃,今全面上架提供民眾免費閱讀。
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即起舉辦「LIMA來造船—原住民族造舟及航海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今年首度以「南島民族航海」為題,打造一艘由「臺東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製造」拼板船,紀錄造船的歷史與工藝記憶,歡迎鄉親及遊客前往臺東縣原住民文創聚落(TTICC)參觀。
台東縣府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首度在蘭嶼鄉開辦蘭嶼達悟族拼板船造船培訓課程,學員合力完成1艘單人型拼板船,25日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展覽,展期結束後這艘船將返回蘭嶼,繼續傳播南島航海精神和部落大學使命。學員說,身為達悟族男人,一定要會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