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反內捲的搜尋結果,共196

  • 何立峰喊推「AI+」、反內捲:新質生產力是大國博弈關鍵

    何立峰喊推「AI+」、反內捲:新質生產力是大國博弈關鍵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11日刊出大陸副總理何立峰談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文章。他表示,大國博弈是生產力競爭,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贏得大國博弈戰略主動的內在要求,強化科技創新則是核心驅動;要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利用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大力提振消費。但他也提醒,要堅決反對「內捲式」競爭。

  • 太陽能難題未解 多晶矽期價大跌

    太陽能難題未解 多晶矽期價大跌

     大陸太陽能產能過剩難題未解,市場盛傳將由矽料巨頭企業以及金融機構聯合出資組建矽料平台公司,推動業內「反內捲」,但至今尚未有新進展,多晶矽期貨價格反而大跌。分析指出,多晶矽中長期價格走勢仍然偏強,但若收購整併未有實質性進展,價格將承壓下行。

  •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 內需發威 陸10月CPI止跌 年升0.2%

    內需發威 陸10月CPI止跌 年升0.2%

     在擴大內需政策、與假期效應疊加下,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大陸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升0.2%,時隔3個月後再度出現正增長,核心CPI漲幅也是連續第6個月擴大。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由9個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年內首次上漲;雖年減2.1%,但降幅是連3個月收窄。

  • 產經解析-中企加速海外擴張 推升境外債供給

     中國試圖擺脫通縮循環的進展依然緩慢,但這場轉變可能會加速改變全球市場。中國於2024年推出「反內捲(anti-involution)」政策以應對通縮,目前改革仍處於初期階段;雖已出現一定效果,但與2014年~2015年那一輪抗通縮行動相比,本次政策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 《電週邊》擺脫匯率陰霾!藍天Q3每股賺1.54元近12年單季新高

    藍天(2362)第三季財報出爐,單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5.1億元、年減22%,營業毛利11.2億元,營業利益3.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業外因新台幣匯率回穩及資產評價利益回升,單季稅後淨利8.9億元,EPS為1.54元創近12年來單季新高。

  • 華新、宏泰 上季EPS成長靚

     華新(1605)及宏泰(1612)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第三季、前三季全獲利。華新第三季業外收益給力,彌補不銹鋼事業虧損,第三季EPS由去年同期0.09元倍增至0.23元;前三季EPS為0.52元。海纜廠預計明年試量產,花1年時間認證,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投產。

  • 台塑四寶 10月營收均年月雙減

     歲修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10月合計營收1,008.49億元,月減9.8%,年減8.9%。其中,台塑化因第二套重油加氫脫硫單元與第二套重油媒裂單元執行定檢,10月營收月、年雙減16.1%、3.1%;台化、南亞、台塑10月營收約月減4%。

  • 杜絕平台價格戰  陸三修反不正當競爭法治理內捲式競爭

    杜絕平台價格戰 陸三修反不正當競爭法治理內捲式競爭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新型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層出不窮,像是一鍵抓取商鋪數據資訊、平台要求低於成本價促銷、被競爭對手刷差評等等,這些行為直接侵害消費者與經營者合法權益,不僅違反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基本原則,更阻礙數位經濟健康發展,也造成「內捲式」競爭。大陸《反不正當競爭法》自1993年來,經歷3次修改,最新修法已於10月15日施行,進一步細化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認定標準。重點就是「靶向」治理非理性「內捲式」競爭行為。

  • MSCI中國指數換血 3產業夯

    MSCI中國指數換血 3產業夯

     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6日公布11月份的指數審議結果,在本次調整中,MSCI中國指數新增26檔股票,調整方向明顯偏好科技創新與高階製造領域。所有變動將於24日收盤後生效。

  • 太陽能反內捲 陸矽料業組聯盟

    太陽能反內捲 陸矽料業組聯盟

     大陸太陽能產能過剩加劇,業內持續推進「反內捲」措施,緩解價格戰。最新傳出,部分矽料龍頭企業正與中小企業洽談收購重組事宜,至多10家矽料巨頭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擬聯合出資組建矽料平台公司,以快速降低矽料行業產能。

  • 中鋼出貨連三月成長

    中鋼出貨連三月成長

     鋼市需求回溫,中鋼集團10月出貨量83.4萬噸,不僅比目標值高出1.7萬噸,且連續三個月成長。中鋼分析,10月出貨量優於預期,主要是客戶有補庫與部分急單需求,若從內外銷狀況來看,內銷出貨量不如預期,反映下游客戶受到各國關稅壁壘影響,出貨仍停滯。

  • AI、降息雙引擎帶動 新興市場 明年加速吸金

    AI、降息雙引擎帶動 新興市場 明年加速吸金

     AI浪潮與降息循環雙引擎啟動,新興市場股票正迎來結構性機會。法人認為,在美元走弱、利率反轉、產業升級與AI浪潮推動下,亞洲股市有望成為2025年至2026年間的主要成長引擎,吸引全球資金加速回流。

  • 《鋼鐵股》中鋼10月出貨優預期 11月拚小揚

    中鋼(2002)集團10月出貨情況,單月集團出貨達出貨83.4萬噸,較目標81.7萬噸多1.7萬噸,主要為客戶有補庫與部分急單需求,其中中鋼出貨61.2萬噸,較目標59.2萬噸多2萬噸。展望11月出貨預期,中鋼集團預估持平或小幅增加,但變數仍多,後續持續觀察實際狀況。

  • 陸7日公布10月進出口數據 出口恐銳減

    大陸海關總署預計11月7日公布2025年10月進出口數據。專家分析,受到2024年同期高基期,以及全球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10月出口年增率恐大幅下滑,甚至不排除轉為負增長的可能。

  • 美中貿易戰助益中國出口分散

    美中貿易戰助益中國出口分散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出訪亞洲,預計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美中經貿談判中,已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將有待兩國元首見面會談後確認。貝森特表示中國「願意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並將對稀土出口管制「順延大約1年並重新評估」;美國則「避免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國尚未證實吉隆坡具體協商結論。

  • 劉憶如專欄》美中貿易戰助益中國出口分散

    劉憶如專欄》美中貿易戰助益中國出口分散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出訪亞洲,預計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美中經貿談判中,已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將有待兩國元首見面會談後確認。貝森特表示中國「願意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並將對稀土出口管制「順延大約1年並重新評估」;美國則「避免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國尚未證實吉隆坡具體協商結論。

  • 陸9月工業企業利潤增幅 近兩年高

     大陸統計局27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前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5.37兆元,年增3.2%。其中,9月份單月利潤成長21.6%,創下近兩年以來最大增幅,顯示大陸官方整治反內捲及抑制產能過剩,收到成效。

  • 學者談十五五 鞏固政治安全為要

    學者談十五五 鞏固政治安全為要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日前落幕,做為大陸「十五五規劃」政策方針前哨站。學者認為,「十五五」的本質是以經濟、發展為方法,鞏固政治安全才是目標,政策規劃強調大陸國內經濟韌性的建構,以建立走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

  • 十五五規畫強調有為政府 學者:國進民退更明顯

    十五五規畫強調有為政府 學者:國進民退更明顯

    政大國關中心27日舉辦「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紀念台灣光復八十週年」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認為,十五五期間,大陸的政企關係將更朝向有為政府傾斜,「國進民退」情況將更明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