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聖嬰現象的搜尋結果,共32筆
近日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天氣越來越涼,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美國國家氣象局根據目前最新氣候預報模式模擬結果指出,自9月起反聖嬰訊號有增強的趨勢,可能持續到明年2月,因此台灣秋季在東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會增多,冬天到隔年春季的氣溫也會比平均值還低,簡單來說就是今年「冷冬」機率提高。
今年秋颱恐變多!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強,將導致秋颱生成位置較偏西,加上東北季風共伴,颱風影響、侵襲台灣的機率增加,可能帶來豪雨致災。
時序將步入秋季,中央氣象署今說明秋季展望,預估台灣氣溫正常至偏高、雨量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也觀察到反聖嬰現象發展趨勢,依過往經驗,秋季降雨偏多,且颱風活動區域有較靠近台灣趨勢,可能有1至2個颱風影響台灣,且秋颱可能受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與東北部將有較明顯風雨。
今年以來,受「反聖嬰現象」影響,大陸整體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減少近3成。華南、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及四川等地乾旱快速發展,北方產糧大省遭遇特旱。5月以來,陝西、河南、甘肅、江蘇、湖北、廣西等省區重旱,其中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蘇南部等地一度達到特旱級別。陝西更是1961年以來同比平均降水量最少一年,農民反映土地和沙漠一樣,直接導致大面積無法正常春播。
今天是初二,氣象署表示,今寒流減弱,但受輻射冷卻影響,各地早晚偏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花地區9~14度,新竹縣、苗栗縣有局部6度以下。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最新預測顯示,反聖嬰現象自去年12月迄今達顛峰趨勢,將在今年3月之後退場,而反聖嬰現象退場後對台灣的影響,氣象專家賈新興曾表示,反聖嬰結束後海溫回升,會使颱風形成的數量增加。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昨日說明2024年天氣回顧及未來展望,去年統計至12月29日止,全台平均溫度為24.97℃,超過2020年的24.91℃,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年均溫則有可能再度創下18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超越前年剛創下的紀錄。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說明2024年天氣回顧及未來展望,今年統計至12月29日止,全台平均溫度為24.97度,超過2020年的24.91度,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年均溫則有可能再度創下18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超越去年剛創下的紀錄。
今年以來極端天候影響農作收成,讓可可價格一飛衝天,年初至今漲幅高達185%,超越美股及比特幣漲幅,成為今年行情最旺的商品。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最新報告,幾乎已確定2024年是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年,打破2023年紀錄。估計高溫氣候至少延續至2025年前幾個月。
歐盟科學家9日表示,今年將是有史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就算進入2025年,前幾個月的氣溫還是蠻高的。
12月進入冬季,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本月反聖嬰形成的機率超過7成,代表今年冬天可能會更冷,氣溫比氣候平均值來得低,且影響時間延長到明年2、3月。
彭博社15日報導,東南亞地區在未來幾個月的降雨量,或許會比一般時期要來得多。越南政府憂心指出,今年以來的天災已全方位侵襲到各種產業,嚴重的話搞不好還會影響到經濟成長。
最近北部及東半部早晚偏涼,日夜溫差變明顯,天氣風險公司表示,10月中旬前降雨偏少,到了10月下旬至11月初,南海菲律賓一帶的熱帶系統活躍度提高,要留意是否跟東北季風有交互作用,大台北東側及宜蘭強降雨機率會提高。另外因反聖嬰現象,今年秋天偏暖,11月開始有乾空氣南下,東北季風影響更明顯;12月乾冷空氣南下,預估溫度正常,有機會迎接冷氣團。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11日發布的最新通報,2024年年底前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高達60%。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域的大規模降溫,伴隨著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對全球氣候產生廣泛影響。
受通膨、地緣政治動盪影響,經濟學家對明年全球經濟持保守態度。漁網具製造全球前3大供應商-金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417)上半年也因年通膨、氣候因素(反聖嬰現象)及漁資源短少影響,全球訂單減少,然而隨著印尼廠產線全開,及去年新開發養殖網受市場青睞,加上主力產品箱網需求一向暢旺,故對今年營收表現充滿信心。
時序入秋,但全台仍籠罩在高溫炎熱之下,今年1到8月平均氣溫,創下全台73年以來史上第2暖。衛福部統計,今年夏季全台就有高達2667人次,因為熱傷害就醫,比去年同期增加4成;光是今年8月就有716人次,比去年同期高出6成。腎臟科醫師提醒,長時間暴露在戶外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務必注意補水,肥胖、年長者、孕婦、嬰幼兒的身體調節能力較慢,也須留意熱傷害風險。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政府2016年推出國家級警報地震災防告警系統。中央氣象署表示,經0403花蓮大地震,考量發布條件恐低估震度,9月起新增預估規模達6.5、震度3級區域皆將發布。氣象署也公布秋季有望出現「聖嬰轉反聖嬰年」氣候,偏暖雨多,雖秋颱略少,仍不排除侵台可能,且10月起中南部將逐漸進入枯水期。
今年7至8月暑假連日高溫讓民眾凍未條,加上凱米颱風來襲又帶來驚人雨量。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公布9至11月秋季展望,有機會出現「聖嬰轉反聖嬰年」氣候特徵,預估今年秋季台灣氣溫為正常至偏暖,雨量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秋颱數量可能略少,但若生成颱風則要注意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雨勢狀況則要注意10月起中南部可能逐漸進入枯水期。
今年來全球商品市場整體走勢震盪,尤其聖嬰現象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專家預期年底轉向反聖嬰後的情勢將逆轉。所有商品中以可可豆漲勢最為兇猛,迄今狂飆近7成,鐵礦砂價格受中國經濟疲弱拖累,跌幅為商品中最慘。黃金則受惠避險買盤搶進屢創新高,後市更是偏多。
今年來全球商品市場整體走勢波動,尤其聖嬰現象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專家預期年底轉向反聖嬰後的情勢將逆轉。鐵礦砂價格受中國經濟疲弱拖累,跌幅為商品中最慘。各種不明朗因素令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屢創新高而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