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口述影像的搜尋結果,共19

  • 《泥娃娃》票房破5千萬周采詩血漿吃滿 《我家的事》突破千萬大關

    《泥娃娃》票房破5千萬周采詩血漿吃滿 《我家的事》突破千萬大關

    台式驅魔恐怖片《泥娃娃》上映至今票房累積突破5313萬,奪下全台周末票房冠軍,20日釋出周采詩的幕後花絮,直擊女神如何變女鬼,她不僅挑戰演鬼,還要發狂殺人,從頭到腳淋滿血漿,周采詩表示:「拍攝過程又累又黏,真的是血漿吃到飽,我吃了各式血漿,好甜好好吃,最推黑色糖漿!」並興奮喊話這類角色已演出心得來。

  • 故宮百年巨獻!全台首創「AR導覽」上線 文物動起來了

    故宮百年巨獻!全台首創「AR導覽」上線 文物動起來了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0月1日正式推出全新的「故宮AR導覽」服務,這是台灣博物館場域首次引進AR+AI的創新導覽技術,為故宮百年院慶增添創新元素。這項服務結合擴增實境與人工智慧技術,活化運用故宮豐富的數位典藏資源,為觀眾打造更具互動性與情境感知的文化探索旅程,帶領參觀者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場景。

  • 羅東林場百年特展數位化!線上漫遊林業歷史

    羅東林場百年特展數位化!線上漫遊林業歷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今(5日)宣布,將去年推出「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首度轉化為數位化線上展覽,正式上架至「蘭陽地區林業文史資料庫」平台。這場結合互動導覽、多媒體素材與珍貴影像的跨越時空數位展,讓民眾不必親臨現場,也能線上漫遊林場的百年記憶,體驗林業興盛年代的溫度與人情味。

  • 「We TAIWAN」大阪世博落幕!以台灣之名登世界舞台展現軟實力

    「We TAIWAN」大阪世博落幕!以台灣之名登世界舞台展現軟實力

    文化部舉辦的「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今(20)日圓滿閉幕,期間38組藝文團隊帶來129場次活動,活動在VS.、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童書之森3個實體場域吸引20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更累積近7萬玩家人次。

  •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戰新罪證史料首度公開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戰新罪證史料首度公開

    大陸《人民日報》用戶端15日報導,80年前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黑龍江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公布一批侵華日軍細菌戰新罪證史料,涉及到日本侵華期間多個參與人體實驗與細菌戰機構的《身上申告書》《留守名簿》、相冊、明信片、影像等。

  • 人機共舞《黃翊與庫卡》大阪首演 科技結合藝術探索情感邊界

    人機共舞《黃翊與庫卡》大阪首演 科技結合藝術探索情感邊界

    好萊塢科幻愛情電影《雲端情人》曾引發人機戀愛的廣泛討論,台灣舞蹈家黃翊創作的《黃翊與庫卡》,近日首度於日本大阪登台演出,同樣以愛為主題,以現代舞的表演形式,深入探討人與機器是否能發展出情感,再次喚起人們對人機關係未來可能性的想像及思考。

  • 《黃翊與庫卡》人機共舞驚豔大阪!編舞家曝創作靈感是「他」

    《黃翊與庫卡》人機共舞驚豔大阪!編舞家曝創作靈感是「他」

    「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已正式登場,今(3)日下午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舉辦《黃翊與庫卡》首演,細膩、溫暖的人機共舞,感動全場近600位觀眾;而《狩siù》拚場feat.電氣神將持續在傍晚時分時,帶來最具生猛台味的萬變氣場。

  • 新竹 新瓦屋板凳電影院 首推口述場

    新竹 新瓦屋板凳電影院 首推口述場

     新竹縣新瓦屋板凳電影院保留早年露天看電影的體驗,持續辦理至今已有20年,為此新竹縣文化局攜手公視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推出20周年活動,並於12、18、19日播映9部老少咸宜的短片及2部長片,首度有口述電影場次,讓大眾重溫兒時夏夜看露天電影的熱鬧回憶。

  • 竹縣新瓦屋板凳電影院20周年 首推口述影像場次

    竹縣新瓦屋板凳電影院20周年 首推口述影像場次

    新瓦屋板凳電影院保留早年露天看電影的體驗,持續辦理至今已有20年,為此新竹縣文化局攜手公視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推出20周年活動,並於12、18、19日播映9部老少咸宜的短片及2部長片,還有落實文化平權的口述電影場次,讓大眾重溫兒時夏夜看露天電影的熱鬧回憶。

  • 母親節帶媽媽來場氣質約會 週末藝文演出節目資訊懶人包

    母親節帶媽媽來場氣質約會 週末藝文演出節目資訊懶人包

    這個周末就是母親節,除了帶媽媽吃大餐、買禮物之外,給心靈充電也是必須的,加上近期正逢季節轉換,天氣不穩定且偏熱,不如依媽媽的喜好,挑場好看的演出,帶著媽媽來場輕鬆舒適又充滿文藝氣質的約會,也是不錯的選擇,送上本週週末藝文表演活動懶人包,心動不如手刀搶票!

  • 觸摸藝術!南美館蒲添生、蒲浩明父子展 感受雕塑溫度

    觸摸藝術!南美館蒲添生、蒲浩明父子展 感受雕塑溫度

    台南市美術館2025年開春首檔重量級大展,迎來台灣現代雕塑奠基者之一的蒲添生及兒子蒲浩明父子雕塑展,即日起於1館展出,展出雕塑作品涵蓋政治名人、棒球名人等,最大1件是3.7公尺林靖娟老師紀念像;呼應主題「溫度」,此次特別規畫「觸摸展區」,鼓勵大家用手觸摸,感受不同材質溫度,讓明眼人、視障者用手感受藝術家溫度。

  • 三穩國際 包場放映魏德聖《BIG》

    三穩國際 包場放映魏德聖《BIG》

     12月22日,三穩國際於西門町樂聲戲院包場放映魏德聖導演最新力作《BIG》,並邀請魏導親臨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影片溫馨感人的故事與真摯的情感,讓現場觀眾笑淚交織,許多人更感動到落淚,氣氛感人至深。

  • 北市拼觀光!動物園 北藝 故宮績優上榜

    北市拼觀光!動物園 北藝 故宮績優上榜

    疫後旅遊迎曙光,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大力推廣遊憩景點,近期辦理的『113年臺北市觀光遊憩景點督導考核計畫』,透過實地考核及觀摩,打造優質的觀光旅遊環境;其中,臺北市立動物園、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立故宮博物院等遊憩景點獲考核績優,吸引國內外觀光客深度遊訪。

  • 研發「觸覺色彩通用系統」 中興大學趙欣怡助盲人感受色彩

    研發「觸覺色彩通用系統」 中興大學趙欣怡助盲人感受色彩

     對於視障者來說,除了透過旁人告知顏色之外,是否能夠自行辨別顏色?答案是可以的。由中興大學文創系趙欣怡助理教授所研發的「觸覺色彩通用系統」,透過接觸畫作中的不同顏色代表的紋理符號,具有邏輯關聯和生活經驗連結設計,協助視障者能夠自主感受到藝術品色彩之美。

  • 旺宏科學獎揭曉 內湖高工、台中一中雙獲金牌獎肯定

    旺宏科學獎揭曉 內湖高工、台中一中雙獲金牌獎肯定

     被喻為「高中諾貝爾獎」的旺宏科學獎近日舉辦第23屆頒獎典禮,台北市立內湖高工、台中市立台中一中分獲金牌獎肯定,每隊各可獲頒新台幣40萬元獎學金,另因有多所學校獲獎總積分相同,最高前3名分別為台中一中、宜蘭高中、北一女中、台南一中、新竹高中、建國中學6所學校,同獲年度學校獎暨校長獎榮耀。

  • 「跨閱障礙」樂讀永續 國台圖推廣共融閱讀

    「跨閱障礙」樂讀永續 國台圖推廣共融閱讀

    教育部「強化身心障礙者數位化圖書資源利用中程發展計畫」,6日上午在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成果展及發表會,展示推動身心障礙者閱讀服務創新成果,並邀請圖書館、身心障礙團體、大學校院與特教學校、出版業界及基金會等跨界合作夥伴共同參與。

  • 前華視董事長胰臟癌病逝  趙雅麗兒女不捨:媽媽努力戰到最終一刻

    前華視董事長胰臟癌病逝 趙雅麗兒女不捨:媽媽努力戰到最終一刻

    曾任華視、公視董事長的趙雅麗,在21日因胰臟癌病逝,她的一雙兒女今(25日)在臉書發聲,表示將於6月15日在第二殯儀館舉辦告別式,「媽媽自去年11月起即一直與胰臟癌對抗,一生都勇敢堅強努力抗戰到最終一刻,最後終於沒有病痛得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實現媽媽一直以來都想環遊世界的心願。」

  • 品觀點|倉皇走避到落地生根 《離亂之歌》交織大時代悲歡

    品觀點|倉皇走避到落地生根 《離亂之歌》交織大時代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籌製多時的紀錄片《離亂之歌》今(22)日在台北喜滿客影城舉辦首映典禮,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公廣集團經理蕭丁毓、導演齊怡、劉佩怡及紀錄片受訪者包括媒體人王健壯,作家張曉風、蘇偉貞、隱地、向明、陳義芝等人都蒞臨觀影。《離亂之歌》透過七位文學家口述散文、詩詞或書信的方式回望歷史,優質的製作內容深獲好評也被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選為播出影片,將於明(23)日晚間十點在公共電視首播,未來將走進校園及眷村,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那一段遷臺歷史。

  • 深耕兩岸藝術文化!春池基金會再獲文化部文馨獎肯定

    深耕兩岸藝術文化!春池基金會再獲文化部文馨獎肯定

    長期深耕兩岸文化交流、保存歷史記憶的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今年榮獲文化部第十六屆文馨獎常設獎「金獎」殊榮,頒獎典禮於11月16日下午2時30分假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由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出席受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