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法關係的搜尋結果,共17筆
法電能源榮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第79屆金商獎「優良外商」獎項,為這屆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國際能源公司。法電能源深耕全球25國的再生能源發展,盼助攻台灣綠能發展更上層樓。
外交部長林佳龍在波蘭出席「華沙安全論壇」期間,與法國及烏克蘭多位國會議員進行交流。林佳龍透露,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積極運用資通訊產業優勢協助烏克蘭。近期更協助烏克蘭布查市完成5G網路規畫,並邀請當地人員來台受訓,透過人才培育逐步強化烏克蘭的民主韌性。
澳洲與馬來西亞外長會議日前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並認知衝突預防(Conflict Prevention)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參議院友台小組副主席特瑪也重申法國對捍衛印太地區航行自由的高度重視。對此,外交部表示,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地區民主、和平與繁榮。
文化部長李遠於7日啟動歐洲訪問行程,此行他不僅將主持「第28屆台法文化獎頒獎典禮」,並簽訂未來5年合作協定續約,也將赴捷克參與「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開幕式,並與法國、捷克等藝文機構交流。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昨(18)日接待前法國參議員葛托蘭(André Gattolin)及歐洲友人一行,他強調,台灣站在反共最前線,正面對中國在軍事、經濟、資訊與制度上的多重壓力,理念相近民主國家間要密切合作並勇敢採取一致行動,才能確保區域的和平、民主與繁榮。
賴清德總統12日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帕媞斯黛(Marie-Noëlle Battistel)等一行人,感謝法國國會長期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捍衛台海安全,讓法國成為全球首個以立法捍衛台海自由航行權的主要國家。帕媞斯黛表示,台法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越來越密切,期盼持續加強兩國的交流合作,支持台灣的和平就是支持世界的和平。
「2025法國生活節」25日在高雄駁二圓滿落幕,此次活動規模更大且加入全新元素獲得好評,經統計活動3日共湧入超過16萬人潮,突破去年紀錄,法國生活節成為高雄與法國雙邊合作的經典活動,許多民眾也許願,期盼明年能再度參與台法盛宴。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年輕時在巴黎留學,因嫻熟國際關係,2016年即被延攬入閣,創下以學者身分,直接進入外交系統擔任政次的首例,兩年後轉任駐法代表一職,直到2024年底才返台「回鍋」任次長。
前總統蔡英文結束歐洲行,今(20)日清晨返抵台灣,出訪期間中共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演。外交部指出,歐洲議會總務長蕾斯曼在蔡英文到訪時,呼籲民主陣營應共同反制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蔡英文也呼籲全球民主社會團結一致,遏阻中國對台灣持續性的海空侵擾行為,並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
前總統蔡英文參訪法國參議院,她今在臉書表示,台法都是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理念相近的夥伴。再次謝謝法國的好朋友們,也期待,台法友好這條路未來能有更多同伴加入,讓台法關係不斷茁壯,並在不同領域開創更豐碩的成果。
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表示,中國透過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一中原則」不當掛勾,將台灣解讀為中國內部問題,提醒民主夥伴正視中國合理化其侵略行為的手段。 IPAC輪值團長卡迪克期盼中國秉持奧運精神,停止其不負責任且具侵略性的軍事行動,並尊重任何經過台灣海峽及南海行駛自由航行權的船隻,以維區域及兩岸和平及穩定。
外交部長林佳龍12日晚間出席「法國在台協會」舉辦的法國國慶酒會。林佳龍表示,台法關係近年蒸蒸日上,尤其法國去年通過「7年建軍法」,是全球首個立法捍衛台海自由航行權的國家,也期盼未來雙方持續深化交流與合作。
全台首次「法國生活節」7日在高雄熱鬧登場,適逢端午連假,活動前2天就吸引6萬人次湧入駁二同歡,法式市集許多美食品項也都提前完售,法國風格手作品同樣廣受好評,高市府提醒「法國生活節」將於9日落幕, 民眾把握機會造訪駁二,感受南法的夏日風情。
法國全力發展AI先進科技,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向馬克宏總統建言,效法美國善用台灣強大半導體及IT產業平台,合作強化法國自主創新的未來科技實力。
2024巴黎奧運參訪團於當地時間18日拜會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處,駐法大使吳志中熱情歡迎,將盡力於奧運前及比賽期間盡力幫助中華代表隊順利完任務,可以全心朝站上頒獎台努力,也提醒選手因為屆時來訪巴黎的人會非常多,要多留心交通塞車、扒手等問題。
我國總統選舉1月13日順利完成,外交部今天表示,包括英國外相卡麥隆、德國數位及交通部政次Daniela Kluckert、法國國民議會議長彭佩美、義大利參議院副議長錢益友等人在內,目前歐盟及歐洲25個國家行政部門高層、國會正副議長、國會友台小組正副主席、外交委員會正副主席、國會議員逾200名政要已在我國選後第一時間表達祝賀。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9日宣布,台法已完成簽署科學與技術合作協議(STC),聚焦半導體與量子、健康、海洋、數位與網路安全及人工智慧、綠色產業及能源與減碳、太空等六大領域進行合作,也將定期召開科學研究會議,首場將在明年5月上旬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