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吃電的搜尋結果,共167筆
AI資料中心HVDC電源架構逐漸成型,順達(3211)攜手國內電源大廠積極開發400VDC/800VDC BBU,最快2027年量產,隨著BBU在大型CSP廠AI資料中心滲透率提升,順達總經理張崇興表示,BBU將是2026年營運成長主要動能,明年BBU等非IT產品營收佔比可望達40%到50%,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800VDC引爆AI伺服器高電壓大電流檢測需求,穩得(6761)土城實驗室因可全面支援AI伺服器電源/散熱/BBU等大型電力設備產品測試與認證服務,獲美系CSP廠/國內ODM大廠及電源大廠青睞洽談下單,預計12月開始貢獻業績,隨著土城實驗室加入,穩得預估,2026年實驗室營收佔比可望攀高至20%到25%,穩得亦樂觀看待2026年營運,預期2026年毛利率有望突破40%,獲利可望較今年大幅成長。
AI需求高漲,美股科技巨頭OpenAI、亞馬遜、Google等持續調升資本支出,並強調AI吃電時代來臨,市場電力需求全面提升,台灣重電四雄受惠AI基礎建設帶動,積極搶攻商機,亞力(1514)、士電(1503)訂單能見度看至2028年,股價3日大漲,後市看俏。AI發展下電力也成為全球大廠兵家必爭之地,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推升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等機電四雄訂單滿手,其中,亞力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劃、半導體業海內外擴建新廠及軌道建設訂單持續增加,目前在手訂單回升至逾110億元;士電也透露2026年訂單沒有問題,2027年訂單「八九不離十」,且有部分訂單已看至2028年。
先進國家對高功率AI資料中心(hyperscale/AI-ready)出現爆發式需求,但不可諱言,AI資料中心就是「吃電怪獸」。渣打銀行永續長Marisa Drew表示,AI發展極為快速,對能源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能源解決方案應在資料中心規劃時同時準備,適切的方案在於「電池儲存、再生能源和基載能源的結合」。
高壓高電流充放電環境下,AI伺服器所需的各項電力零組件用量將數倍成長,被動元件及繼電器這些安全保護元件,需求水漲船高,明年迎大商機。
AI帶動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引爆驚人的電力需求,使得能源供應鏈成為市場新焦點!統計台股市場,海外能源相關ETF績效全面勝過加權指數,FT潔淨能源(00899)今年以來績效穩居能源ETF第一;若以近一季漲幅,中信電池及儲能(00902)高達47.29%,表現亮眼。
面對氣候變遷,政府立下2050淨零排放目標,醫院也紛紛響應。北榮將41部高樓層電梯換成省電電梯,下降時動能變成電能,年省1000萬元;新光醫院則透過固態燃料電池、瓦斯發電機降低對台電的依賴,每月推行交通日、蔬食日,降低碳排放。
人工智慧(AI)浪潮引爆的龐大用電需求,正成為市場新顯學。科技巨擘甲骨文(Oracle)最新財報揭示,為建置AI基礎設施,上季資本支出飆升至84.68億美元,遠超預期,凸顯電力供應已成AI發展的關鍵瓶頸。此一趨勢直接點燃潔淨能源商機,帶動富蘭克林華美FT潔淨能源ETF(00899)成為盤面焦點。
AI資料中心成為吃電怪獸,串接電廠、電網到AI資料中心的800VDC(直流輸電)電力/電源架構逐漸成型,台達電(2308) 結合重電與電源相關解決方案技術,整併直流機架式電源(Powershelf)」等產品,開發出兼具重電變壓器與電源電壓轉換功能的「固態變壓器」,以及「備用電源機架式電容機櫃」(Power Rack),獨有且創新的800VDC架構,成為少數跨越電網重電及電子電源的電源廠。
夏季電費是民眾關注的議題,一名網友表示,他和一位室友同住小套房,平常都避開尖峰時段開冷氣,就算開冷氣也會設定26、27度,且家中耗電的電器大多選購一級能效,但最新一期電費2200元,是平常的2倍,讓他忍不住大嘆,「這電費合理嗎,台電為什麼要懲罰我?」話題引發討論,多數網友認為電費2000多算便宜;但也有人認為以套房來講很貴,「我住透天,家裡2大2小一期電費不到2000。」
夏季電費是民眾關注的議題,一名網友表示,他和一位室友同住小套房,平常都避開尖峰時段開冷氣,就算開冷氣也會設定26、27度,且家中耗電的電器大多選購一級能效,但最新一期電費2200元,是平常的2倍,讓他忍不住大嘆,「這電費合理嗎,台電為什麼要懲罰我?」話題引發討論,多數網友認為電費2000多算便宜;但也有人認為以套房來講很貴,「我住透天,家裡2大2小一期電費不到2000。」
上周Open AI執行長提出「AI泡沫論」驚嚇美股,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卻逆勢突圍, ETF最新8月22日規模突破歷史新高來到新台幣18.53億元,比掛牌上市首周成長約68%,創下連續8周以來,每周規模均較前1周正成長紀錄。
夏天電費狂飆!一名女網友近日收到最新一期的電費帳單,2個月下來要繳4898元,好奇一家四口住3房1廳這樣的電費貴嗎?貼文曝光後,引發一票網友熱議「我家30坪住3人,2個月總共1千多,冷氣都開整晚」、「4房24小時冷氣全開,這期繳2萬多」,還有人建議加開電扇,空氣循環好,冷氣就不用開太強。
夏天電費狂飆!一名女網友近日收到最新一期的電費帳單,2個月下來要繳4898元,好奇一家四口住3房1廳這樣的電費貴嗎?貼文曝光後,引發一票網友熱議「我家30坪住3人,2個月總共1千多,冷氣都開整晚」、「4房24小時冷氣全開,這期繳2萬多」,還有人建議加開電扇,空氣循環好,冷氣就不用開太強。
極端氣候肆虐,賴清德總統重申,「2050淨零排放」一直都是台灣永續發展的目標,不會因為時空轉變或地緣政治變化而有任何轉變。他也進一步宣布,預計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帶動民間投資,逐步邁向2050淨零轉型。
群益證(6005)為協助投資者洞察新一波能源轉型中的潛在機會,日前攜手第一金投信舉辦「AI吃電怪獸,你看見商機了嗎?」論壇,深入探討AI引發的缺電危機、核能重新崛起,以及對公用事業、基建產業的投資機會。
人工智慧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升用電需求,獨立監管機構警告,資料中心暴增已使電網容量陷入瓶頸,建議由開發商自建發電設施緩解壓力。AI同時也推高電力需求,讓年度電力拍賣價格、家庭電費支出飆升,引發社會對企業轉嫁成本與電網韌性的疑慮。
AI技術迅猛發展,為了應對資料中心和AI模型訓練帶來的龐大電力消耗,全球電力需求急遽上升,電網壓力倍增,迫使各國政府與企業加速重新審視能源戰略,尋求穩定且永續的供電解方。群益金鼎證券22日與第一金投信攜手舉辦「AI吃電怪獸,你看見商機了嗎?」論壇,深入探討AI引發的缺電危機、核能崛起,以及對於公用事業、基建產業的投資機會。
許多家庭為了節省電費,會拔除未使用電器的插頭,但專家提醒,「拔插頭省電法」並非適用所有電器,部分設備若頻繁插拔,反而可能損壞並增加維修成本,例如冰箱、冷凍櫃和Wi-Fi設備就不建議,若真的想透過拔插頭達到節電效果,建議可從3大「吃電怪獸」下手,包括電視、電腦與冷氣等待機耗電較高的家電,這類設備拔除插頭較安全,也更有助於省電。
大陸太陽能光電產業獨占鰲頭,不論是裝機量、製造規模或產業鏈完整性,均居世界之冠,技術水準過去較弱,如今稱得上全球數一數二。各國都在發展AI這個吃電怪獸,大陸將藉光電產業優勢,以「廉價電力」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