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咬合不正的搜尋結果,共09筆
1位70歲的女性長輩長年深受「咬牙切齒」困擾,牙齒會不自覺快速咬合顫抖,雖曾治療但症狀始終未見顯著改善,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姵潁發現其因長期焦慮以及壓力大,診斷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經過1個月的中藥及針灸治療後,症狀明顯減輕,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
全台首例「全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今年34歲的葉先生,2017年騎車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雙側顳顎關節粉碎性骨折,導致他顏面變形、牙齒咬合不正、下巴後縮,嘴巴只能張開2.5公分,只能吃流質食物,也無法正常開口講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今年34歲的葉先生,2017年騎車上班途中,遭逆向車輛衝撞造成車禍,雙側顳顎關節粉碎性骨折,導致他顏面變形、牙齒咬合不正及下巴後縮,嘴巴僅能張開2.5公分,不但沒辦法正常進食,只能吃流質食物,整個人瘦了一圈,也無法正常開口講話,影響日常社交,更因容貌改變而嚴重自卑。
童綜合醫院將於2024醫療科技展,12月5日至8日連續4天邀請專科醫生舉辦20多場醫療新知,地點位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樓,民眾展區I626。
正在換牙期的小茹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雖然能正常飲食,也不影響說話,但是一口亂牙令她相當困擾,因此11歲時被媽媽帶至齒顎矯正科評估。全口X光中看到小茹的牙齒不但亂,還有先天缺牙與阻生齒,後經過矯正後,已經有平整門齒。醫師表示,早期進行齒列矯正,能大幅改善外觀,也可以降低第二階段矯正的困難度。
20歲的女大生小佳在北部求學,家住彰化的她從小下顎戽斗,因此自信心不足,表情常常略帶羞澀,且因牙齒咬合不正,不利進食與消化,她下定決心進行牙齒矯正及正顎手術,術後效果良好,不僅增加自信,也改善進食狀況,並讓她帶著全新面貌回到校園。
59歲李先生日前發生車禍,造成左半張臉嚴重骨折,治療近3個月後,仍左右臉不對稱、嚴重咬合不正,甚至影響視力,今年接受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顏面重建手術,將骨頭打掉重新拼回,成功修復左臉,恢復正常生活。
屏東縣政府與屏東縣牙醫師公會1日在屏東市仁愛國小活動中心,舉辦國小學童潔牙觀摩賽,共有28校、216名小朋友報名參加。屏東縣教育處指出,屏縣國小學童口腔健康雖有進步,但初檢齲齒率仍高於全國平均值,仍需持續努力改善;國一學生齲齒率111學年略高於110學年,要持續改善。
愈來愈多民眾因俗稱「下頦痛」的「顳顎關節障礙」尋求中醫針灸治療,雲林縣北港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媽祖醫院中醫師9日表示,下頦痛除了不能吃咬硬物,還會伴隨頸部痛、頭痛、牙痛、耳鳴等諸多問題,甚至可能因長期咀嚼不平衡而導致臉部歪斜一邊,建議可透過中西醫合療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