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嚇阻的搜尋結果,共2,555筆
南韓國防部長安圭伯8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將堅定推動自製核動力攻擊潛艦的建造計畫,運用優越的潛航性能與長程武器拓展反擊能力;另證實,計畫2026年進行戰時指揮權移轉第2階段評估測試,藉由鞏固防衛能量,加強嚇阻北韓威脅。
美國「彭博社」7日報導,北約近期持續在波羅的海西側瑞典領土哥特蘭島舉行演訓,並增派部隊,用於監控俄羅斯飛地、戰機艦艇和影子艦隊動態,藉由發揚地緣優勢,擔負肆應俄國潛在威脅新興關鍵。
日本自衛隊於10月20至31日間,在全國多地同步舉行年度「自衛隊統合演習」,想定遭遇敵軍入侵威脅,調動約5.8萬人、約60艘艦艇、310架各型軍機及逾4千輛車輛,執行跨區部署與防禦作戰。期間,除由陸上自衛隊與海上自衛隊合作,運用護衛艦為AH-64D攻擊直升機執行轉降與整補作業,F-15戰機也運用民間機場模擬起降,實施戰力分散作為;演訓也納入實彈射擊、災害救援與基地防衛等多項課目,藉此驗證防衛戰力,嚇阻潛在威脅。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蘆竹警分局前天 (7日)配合桃園市環保局,鎖定掃蕩改裝噪音車輛,展現「執法悍將」強勢執法的決心,同時向民眾宣導改裝最嚴重可扣牌等最新修法資訊,以嚇阻改裝車噪音擾民歪風。山腳里長徐慶堂也感謝所有夜間執勤的「打噪英雄」,在寒風中犧牲休息時間守護里民安寧,並親送熱飲與點心至現場慰勞,表達地方對一線執法人員的最高敬意。
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昨日視導步兵117旅教育召集射擊訓練實況,除嘉勉接訓幹部及召員戮力訓練辛勞,並期勉應體認當前敵情威脅,落實教育召集訓練全般作為,有效凝聚全民國防共識及守護國家安全的愛國精神,齊心建構全民防衛韌性,共同捍衛國家主權與人民安全。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美國戰爭部負責政策的副次長提名人韋勒茲-葛林(Alexander Velez-Green),6日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辦的人事聽證會上表示,美台共同生產武器,應側重於技術複雜度較低、且台灣已具備相關人力與生產基礎能力的項目。
大陸航母「福建艦」已正式服役,這是北京尋求在海軍優勢上,趕超美國的重要一步。《紐約時報》引述專家指出,福建艦不太可能在大陸犯台的初期軍事行動中扮演要角,但陸方最終可能動用航母封鎖台灣。文章也指出,大陸航母發展仍難超越美國,但福建艦服役宣傳,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或能緩解近期解放軍高層貪腐醜聞帶來的政治壓力。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清德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新加坡媒體近日報導,為加強打擊詐欺犯罪,新加坡國會已三讀通過「刑事法(雜項修正)法案」,未來詐騙相關罪犯除現行刑罰外,最高可再加判24下鞭刑,以強化達到嚇阻效果。對此,「蘋果花歌后」楊燕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大力支持新加坡對詐騙犯從嚴處置,呼籲台灣政府應借鏡新加坡重罰制度。
近年來,華府許多人致力阻止北京攻台。美國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今年上任前主張,台灣應「集中精力實施拒止防禦」,以防對岸攻勢。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5日試射1枚無武裝的「義勇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驗證戰略核嚇阻戰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由於近期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計畫重啟核武器測試,俄羅斯總統蒲亭亦於安全會議上稱,可能重啟核試作為對等回應。
台中一名李姓騎士,今年1月騎車行經北區尊賢街時,因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左轉,遭後方民眾行車紀錄器拍下檢舉,吃上1200元罰單。李男不滿,認為檢舉制度遭濫用,甚至指控檢舉人行為已涉《跟蹤騷擾防制法》,憤而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罰單。然而,法官審理後,認為違規事實明確,檢舉也於法有據,當庭打臉原告,判決騎士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針對大陸可能犯台,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庫伯撰文示警,單純建立嚇阻能力恐怕不夠,台灣抵禦解放軍第一波侵略是必要的卻不夠,美國若想嚇阻大陸,就必須說服北京,華府還有另一套結束戰爭的計畫,需要讓大陸明白美國能祭出懲罰手段,讓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懲罰的威脅才是美國的最終王牌。
為遏止犯罪氾濫,新加坡國會於4日正式通過《刑事法(雜項修正)法案》,將鞭刑納入打擊詐騙的懲罰手段,最重可判24下鞭刑,相關議題引起討論。而根據一份以相關話題為題的街頭訪問顯示,對於台灣是否也要以鞭刑打詐,民眾的反應相當兩極。
紐時專欄作家、普立茲獎三度得獎人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近日警告,「堅信美國必定挺台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有不確定川普會不會保衛台灣的意味,引發對台海安全的擔憂。國防部長顧立雄今(6)日在立法院對此回應,我們要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而美國也同時在印太周邊國家共同提升我們集體嚇阻的能力,這是美國不變的政策。
台灣雖暫時挺過此次非洲豬瘟,但日前藍委牛煦庭發現,郵寄內含豬肉製品包裹入境雖可罰最重100萬元,但農業部的法令暗藏「首次非故意」免罰的漏洞,他要求農業部在3日內提出檢討修正方向。而農業部6日從善如流,修正相關規定,只要收件人為輸入人違規,就要裁罰。
現行《噪音管制法》規範,機車噪音超標將處1800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將按次處罰,但因現行裁罰難有效嚇阻噪音車,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初審通過修法草案,機車噪音超標罰鍰將提高至3600以上3萬6000元以下,若1年內超標2次,可移請公路監理機關吊扣牌照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