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垃圾調度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台中市議會定期會9月30日進行專案報告,針對焚化廠汰舊換新進度延宕、大里掩埋場堆置逾34萬噸垃圾現況,民進黨多位議員直指大里掩埋場已滿載,環保局大玩容量數字遊戲,憂心封閉的19處掩埋場被重啟。國民黨議員認為,中央擬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降低焚化爐發電獎勵補助,恐衝擊文山焚化廠BOT案推動,讓台中垃圾處理問題埋下變數。
台中大里掩埋場爆發垃圾危機,市議會30日專案報告,民進黨多位議員直指大里掩埋場已滿載,憂心封閉的19處掩埋場被重啟。國民黨議員提到,中央擬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取消焚化爐發電獎勵補助,恐衝擊文山焚化爐BOT案推動,讓台中垃圾處理問題增添變數。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針對焚化爐發電獎勵補助,全國各縣市均反映給中央,據了解,目前仍維持現狀。
高雄市焚化廠火警頻傳,影響垃圾處理!繼1月底南區資源回收廠貯坑失火、設備仍在搶修,21日仁武焚化廠貯坑又冒火光,環保局對涉案車輛祭出3個月禁入處分,並將盤點設備損害,若有損失,將依法向業者求償。
高雄市大寮掩埋場原僅暫存水溝淤泥及大型廢棄家具為主,近月因受小港區南區資源回收廠大火影響,使得大寮區農曆年節間的家戶垃圾先暫置該掩埋場至今,但臭味四散,鄰近住戶苦不堪言,質疑「高市府難道沒責任嗎?」對此,高市環保局表示,目前正將垃圾打包,會盡速處理完畢並載往其他焚化廠。
高雄小港區南區資源回收廠於1月24日發生火警,造成垃圾收運受影響,大寮區家戶垃圾全被先暫放至大寮掩埋場,但垃圾味道四處飄散,山頂里居民苦不堪言,向本報投訴,每日都會聞到刺鼻臭酸味,且時間已長達近一個月,周遭店家連帶生意受影響,質疑「高市府難道沒責任」。高市環保局表示,目前正將垃圾打包,過程飄散出臭味,這兩天會處理完畢,盡速將垃圾載往其他焚化爐處理。
春節過年期間,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特別督促公車班次、垃圾車時間及鞭炮噪音的問題,他表示,由於去年反饋數量多,經過一年也努力改善,環保局春節期間,優化垃圾調度,避免塞車誤點,針對噪音問題環保局及警察局共同訂定噪音的輔導勸導流程,還有加強熱區的稽查宣導。
高雄市小港區南區資源回收廠於24日晚間7時許發生火警,疑有民眾將餘燼廢棄物丟進垃圾車,導致傾倒垃圾後起火燃燒,大量垃圾加上空間受限,搶救約14個小時,火勢才獲得控制。因正逢年節期間,垃圾量多,環保局說會調度處理,不過,火警臭味飄散也讓居民苦不堪言,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認為,市府應盡快處理,找出事故原因,公布真相。
位在高雄市小港區北林路的環保局南區資源回收廠發生火警,現場大量垃圾燃燒,消防人員緊急佈線搶救,詳細起火原因待釐清。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行政院揚言需重新編列明年度預算,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表示,初估環境部預算3成將挪到地方政府,代表環境部執行的工作,地方政府需多負擔一些責任,包含解決裸露垃圾、淨零碳排、電動公車營運補助、增設聲音照相設備、水質改善、石綿建材補助等均需由地方籌編相關預算。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行政院稱可能需要重新編列明年度預算。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指出,環境部預算不多,但其中一半分予地方政府,除了淨零碳排推動,裸露垃圾處理量能也會變少,衝擊會相當大。
新竹縣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焚化爐)投資BOO案,已進入啟用倒數計時階段,將於26日點火試燒,預計每天至少可處理500噸垃圾,將緩解新竹縣的垃圾堆置問題,明年3月全量試運轉,縣內暫置的25萬噸垃圾計畫於5年內處理完畢。
行政院會24日由環境部報告「解決全台垃圾堆置問題精進策略」,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喊話焚化爐尚有餘裕的台北市,能支援其他縣市,以全島的角度共同解決垃圾堆置問題。對此台北市政府表示,轄內3座焚化廠都相當老舊,陸續需要歲修或整、改建,環保局基於地方執行機關,仍須以妥善處理轄內家戶垃圾為優先。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辦理112年度焚化廠、廚餘及焚化再生粒料評鑑,18日結果出爐並舉辦聯合頒獎典禮,新北市環保局獲頒「垃圾能資源回收(熱處理)廠查核評鑑-主辦機關特優獎」殊榮;新店垃圾焚化廠、樹林垃圾焚化廠、焚化再生粒料及廚餘等四項目亦獲優等獎肯定,環保局強調,未來將持續精進環境品質及推動環保創新,確保整體廢棄物去化穩定無礙,達成循環城市之永續發展。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13日在嘉義縣舉行,南部7縣市6首長齊聚,與中央部會官員討論,提出促進大南方觀光、交通建設、垃圾調度及非法丟置廢棄物跨域聯合攔檢、跨區通勤月票等16項提案。高雄市長陳其邁更喊話,指中央統籌分配款應給南方更多資源。
南方治理平台會議今天在嘉義舉行,會中達成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及澎湖縣7個縣市區域合作垃圾調度共識,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今年規畫優先代燒償還積欠高雄7000公噸垃圾,未來在不影響台東本身垃圾處理前提下,也互惠協助他縣市。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13日在嘉義縣舉行,南部7縣市6首長齊聚,與中央部會官員討論,提出促進大南方觀光、交通建設、垃圾調度及非法丟置廢棄物跨域聯合攔檢、跨區通勤月票等16項提案,高雄市長陳其邁喊話中央統籌分配款給南方更多資源。
高市府環保局29日於南區資源回收廠召開「高雄市AI智能高效焚化爐BOT案」公聽會,邀請在地居民、議員、學者及民間團體等逾60人與會,現場民眾充分表達支持或反對意見,環保局強調,會廣納各方意見或書面建議,使BOT案規畫更為周詳。
台東焚化廠未來每年將保留2.4萬公噸餘裕空間,供環境部調度代燒他縣垃圾。焚化廠2019年重啟時,台東縣環保局曾承諾,會優先處理全縣14座「堆積如山的掩埋場」,如今建農掩埋場垃圾不減反增,引發居民不滿「若有餘力代燒他縣垃圾,本地垃圾何不優先處理?乾脆改名建農垃圾山好了」
高雄市南區資源回收廠自89年正式營運,經過107年的整改、延役,如今已經到了必須汰舊換新的階段,考量修建整改難以全面提升處理成效,傾向建新替舊,導入新式污染防制設備,安全性更高,同時也會與里長及地方人士組成監督小組,為環境把關,同時維持順暢的垃圾處理調度,維持良好的環境品質。
高雄市南區資源回收廠自2000年正式營運迄今,已經到了汰舊換新的階段,高市府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考量修建整改難以全面提升處理成效,傾向建新替舊,導入新式汙染防制設備,加強安全性,同時也與里長及地方人士組成監督小組,維持順暢的垃圾處理調度及良好的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