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率達的搜尋結果,共918筆
廠務工程大廠聖暉*(5536)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8.22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0.35元,同創歷年同期新高,獲利表現相當亮眼,今(10)日早盤卻爆量遭打入跌停價680元,股價創下近月來新低!
凱基金控(2883)公布10月自結財務數據,單月稅後獲利為新台幣47.49億元,前10月累計稅後獲利238億元,每股盈餘1.37元。凱基金控指出,ONE KGI整合效益全面展現,銀行、證券、壽險三大業務交出穩健成績單,其中,銀行與證券兩大支撐金控現金股利的子公司,前10月合計貢獻獲利152.84億元,年增近13%,為金控未來配息奠定堅實基礎。
輝達GB300整機櫃進入量產,帶旺上游供應鏈,南俊國際(6584)10月營收、第三季財報同飆,GB300已於10月挹注營收,隨GB300滑軌在機櫃內蘊含價值較前代拉升50%,供應鏈度過學習曲線之後,出貨動能升溫,法人預期南俊本季逐月成長,第四季營收可望登頂之外,全年賺逾半個股本可期。
為改善資產幣別錯配問題,壽險業力行「錢」留台灣,增加國內公建等投資。根據中央銀行統計顯示,今年9月底,壽險業不動產投資餘額1.61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增達到4.7%則是兩年八個月最高,至於放款餘額逼近1.3兆元、連15月增加並寫近三年高點,年增6.06%,為十年半來的新高。
受惠交屋潮挹注營收,國建、皇普、宏普獲利狂噴,前三季業績同步創高,躍居為推升營建股業績成長動能的領頭羊。進入第四季,完工交屋高峰可望再衝高,全年表現可望脫穎而出,成為營建股新亮點。
上市金控10月獲利陸續出爐,13家上市金控中,僅餘國泰金、富邦金、台新新光金尚未公布獲利,十家10月獲利為285.56億元,前十月獲利達2,696.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99.88億元,年增率達3.71%。
電子五哥10月營收陸續揭曉!英業達(2356)10月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47.66億元,月減9.6%、年減15.3%。廣達(2382)10月合併營收1731.96億元,月減5.9%、年增27.5%。緯創(3231)10月合併營收1850.62億元,月減9%,年增92.2%。
利機(3444)10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億578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較9月增加3%,連續九個月營收站上億元大關。累計1至10月合併營收達10億3,639萬元,年增10%,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根據越南官方6日彙整的資料,當地10月進口額月減1%,出口也較9月要少,其中,對美國的出口下滑,主因是川普開始實施新關稅政策。
專業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今(6)日公布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9.9億元再創同期新高,年增率達90.5%。第三季合併營收為56.6億元,年增32.6%;第三季EPS為8.01元,創單季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9月景氣對策信號,景氣燈號由綠燈轉為代表擴張的黃紅燈,顯示台灣景氣持續回溫。受惠於全球AI、高效能運算(HPC)及雲端需求帶動,台股屢創波段新高。國泰投信分析,景氣轉強與出口持續暢旺,預示台股進入健康成長循環,在此背景下,有季配息機制與長期成長潛力的國泰永續高股息(證券代碼:00878),持續吸引長期資金配置,上周00878已公布10月收益分配期前公告,提醒投資人此次除息前的最後買進日為11月17日,股息預計於12月12日發放。
神達(3706)昨(3)日有量有價,大漲攻119元寫歷史新高,今(4)日短多獲利了結先賣一趟,股價盤中一路走低一度摔落百元大關,最低至97.6元。盤中跌幅逾7%。在當沖與籌碼面因素影響下,神達開盤不到2小時已激盪出8萬多張成交量,排名台股第五大量個股。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九月獲利,整體獲利7,163.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54.18億元,大減1,690.43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9.09%,不過已較前八月的年減26.27%縮減。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九月獲利,整體獲利7,163.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54.18億元,大減1,690.43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9.09%,不過已較前八月的年減26.27%縮減。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31)日公布10月收益分配,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0.4元,單季配息率為1.84%,年化配息率8.11%。國泰投信指出,本週輝達GTC大會舉行,且美國各大科技巨頭釋出最新財報普遍優於預期,帶動台股漲勢強勁續創波段新高,在國內景氣持續回溫,以及全球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需求帶動下,預料景氣轉強、出口持續暢旺,台股進入健康成長循環。
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今年前3季平均年增率剩下0.8%,對比2017年以來工程物價指數都在1.42~10.94%,今年年增率預估寫下9年來新低,反映過去推升房價的造價上揚因素已經消失。
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平均年增率僅剩0.8%,對比2017年以來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介於1.42%~10.94%,今年的年增率預估將寫下近九年新低。房地產業者指出,過去推升房價的造價上揚因素已經消失,不過基於策略考量,加上近年景氣好建商獲利豐、底氣厚,近期即使銷售率慘淡,新建案房價短期仍難見大幅修正。
11月投信業出現變動,一是鋒裕匯理投信經金管會核准更名,11月1日起變更為「東方匯理投信」,二是野村投信機器人理財「理財農場」11月1日起終止服務,主要是服務規劃進行調整。
安泰銀(2849)因應數位金融快速變革與民眾支付習慣轉變,看準電子支付成長動能,對此加強「平台整合與場景深化」,至年底推出「綁定安泰 支付無礙」活動,針對在街口支付及全支付綁定安泰銀帳戶的用戶祭出回饋優惠,盼打造更完整的數位支付生態圈。
富豪財管激戰,加上國銀搶攻亞資中心高雄專區,根據金管會公布最新財管2.0業務,統計至9月底,已核准21家銀行辦理高資產業務,並已有17家開辦,累積高資產客戶數達17,581人、資產管理規模更逼近1.9兆元,達1兆8,978億元,年增分別達66.09%、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