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夜間訊問的搜尋結果,共41筆
國際金價持續飆漲,銀樓也成為歹徒下手的目標。36歲黃姓男子27日下午4點多闖入台南市安南區安和路一段某銀樓,一進門即持辣椒水對著行動不便的老闆噴灑,再以鐵鎚敲打櫃台玻璃,自行搜刮金飾與金項鍊,共得手13兩黃金後逃逸。管轄的警三分局昨天深夜11時循線逮獲黃男時,他一度拒不提供黃金的下落,直到28日下午才鬆口供出黃金去向,全案正深入偵辦中。
30歲林姓男子在北市「藝識流」心靈療癒學院修行時,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搶救不治,警方在林男身上發現可疑外傷,且骨瘦如柴,懷疑他遭學院成員虐打施暴、控制飲食致死,逮捕藝識流創辦人王禹婕、執行長網紅牙醫吳宗儒、營運長王劭丞、療癒顧問林承毅4人移送北檢,檢方複訊後聲押禁見4人,其中林承毅已遭法官裁定收押禁見,另王禹婕、吳宗儒、王劭丞3人,台北地院今(4)日下午4時開聲押庭。
日前因家暴被妻子聲請暫時保護令獲准的46歲謝姓男子,7日上午與42歲妻子張女在新北地方法院為保護令一事開完庭後,涉嫌開車在市區追逐、攔下共騎機車的張女與33歲小姨子,當街持鋁棍及料理刀追殺,造成2人傷重送醫不治。謝男犯案後駕車往南逃逸,被國道警察追捕後,在彰化向警方投案。謝男被帶回新北市土城警分局偵詢時,面無表情,一進拘留室後即崩潰痛哭不止,無法夜間訊問,警方將在偵訊後於8日依殺人罪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11日發生殺人命案,32歲陳姓男子與56歲吳姓酒友相約在自家飲酒,過程卻發生口角衝突,陳一氣之下持刀往吳男腹部狂刺後離去,吳則因失血過多死亡,陳當晚遭逮捕後坦承失控犯案,訊後已移送花蓮地檢署偵辦。當地村民透露,陳是村內頭痛人物,常喝酒鬧事,殺人後還到處說「家裡有死人」,原本大家都不以為意,沒想到是真的,事後感到相當駭人。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昨晚發生1起殺人命案,32歲陳姓男子與56歲吳姓男子在家中飲酒,怎料2人酒後不明原因發生口角衝突,陳男一氣之下拿起水果刀狂刺吳男腹部右側與右大腿後返家,吳男則因失血過多死亡。陳男在自己被警方逮獲時滿身酒氣,不僅精神狀況不穩定,還矢口否認犯行,直到警方突破心防才坦承因的對方發生衝突在失控犯案,訊後移送花蓮地檢署偵辦。
行政院南部執行中心副執行長陳慧玲因任職議員期間,涉嫌詐領助理費,和其夫婿蔡燈財2人,今(11日)下午被澎湖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隨即裁示陳解職,並強調尊重司法調查、毋枉毋縱。
「熙羅資產投資顧問」公司負責人羅佩雯、「九禹」公司負責人鄭淳駿,涉嫌以投資海外機票、海外移民投資,可賺取豐厚價差為由,誘騙知名成衣大廠臺雅集團負責人沈裕雄進行長期投資,4年詐騙逾50億元,沈已於2023年過世,沈妻向檢調報案,羅、鄭已被羈押,但2人對於50億流向交待不清,檢調為追金流,懷疑羅女透過親友、同事以開公司等方式隱匿不法所得,涉嫌洗錢數億元,27日再發動偵查行動,兵分9路搜索,約談羅女友人楊男、羅女兄嫂、謝姓前夫4名涉嫌人、另傳喚3名證人到案,全案朝《洗錢防制法》等罪偵辦。檢方訊後認為楊男、謝男2人涉嫌為羅女洗錢隱匿不法所得,亦為詐欺共犯,有勾串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羅女兄嫂則拒絕夜間訊問,將於今(28)日下午移送。
檢警偵辦藝人王大陸教唆毆打運將案爆發案外案!新北地檢署6日指揮警政署政風室、台北市刑大搜索台北市刑大偵三隊長辦公室,依洩密罪被告身分傳喚代理隊長劉居榮,劉20萬交保。另傳喚邱姓小隊長、林姓偵查員作證,訊後將邱、林2員改列偽造文書罪被告,各諭知5萬元、10萬元交保。
24歲竹聯幫明仁會花蓮分會楊姓大哥,懷疑林姓小弟私吞毒品贓款教訓對方,林疑心生不滿3日持刀將人殺害,夥同綽號「阿豪」的楊姓小弟與陳男二度棄屍後逃離花蓮,怕被追殺10日自行投案。全案經花蓮地檢署偵辦後,認為楊、陳、林等3人犯罪嫌疑重大,有勾串共犯、證人及逃亡之虞,經11日、12日接連向花蓮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其中,楊、林獲准,陳15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
花蓮24歲楊姓男子為明仁會花蓮分會大哥,疑與25歲林姓小弟毒品贓款兜不攏,2日失聯後隔天深夜遭對方持刀割頸殺害後,林與陳、楊2名小弟二度棄屍後逃離花蓮。陳、楊2人遭警方帶回訊問後,其中楊今天被裁定羈押,陳則交保,林男因擔心被追殺滅口,昨深夜已自行投案不過拒絕夜間訊問,警方今天將持續訊問,儘早釐清犯案動機。
台北地檢署偵結京華城容積率弊案、民眾黨政治獻金假賬案後起訴柯文哲,法官裁定7000萬元令他二度交保後,卻再經歷數次激烈的法庭攻防,過程一波三折。以柯文哲律師團隊為首的鄭深元,昨(5)日發文還原開庭經過,柯文哲被當庭諭知逮捕時,檢察官控訴他「涉犯A罪且犯嫌重大」;但令人存有疑慮的是,檢方當時尚未提問A案,顯見已經違反《刑事訴訟法》。
北檢偵辦柯文哲京華城、政治獻金案,衍生4個「司法第一」,包括柯在檢方偵查庭第一位當庭「拒絕」夜間訊問,直接「走人」的當事人;柯是首位遭檢方聲請羈押及延長羈押都不提抗告的在押被告,也創下卸任首都市長涉貪在押被起訴首例,更是第一位被起訴的現任在野黨主席。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26日起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11人,但檢方辦案期間屢屢傳出洩密,更有親綠特定媒體鉅細靡遺刊載偵查內容,被外界譏諷為「黨檢媒一體」,檢方搭配媒體報導的辦案手法,如同是搞「認知作戰」,縱使檢方起訴事證不足,但是起訴書卻將柯形容為行事霸道的「貪汙大鱷」,挨批「辦不倒柯,就毀他人設」。
北檢偵結京華城案,但綜觀起訴書內容,一如外界先前預測,欠缺柯文哲收賄「一刀斃命」事證,所謂的1500萬元賄款,僅柯行動硬碟內「1500小沈」文字檔,起訴事證難以讓人信服外,大篇幅描述柯的八卦,用字遣詞形容他如同是古代暴君一般的霸道作風,不僅如此,檢方偵查作為,用廣撒「流刺網」來形容都不為過,辦案手段充滿濃厚的政治考量,恐讓司法公信力蕩然無存。
台北地檢署偵辦超思案,24日指兵分14路展開搜索農業部、中央畜產會、超思及亮采公司。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舉例表示,應該比照柯文哲案去查超思案,檢調要在早上6點,兵分48路,衝到前農業部陳吉仲、前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的家裡,還要衝到民進黨的黨部搜索。
京華城案鬧得沸沸揚揚,檢察官押不押得了柯文哲,幾乎成了全台灣人民最熱議的話題。檢廉天天大動作,動用搜索、拘提、當庭逮捕、羈押種種堪稱是專案執行天花板的強制手段,還追隨民代和名嘴的爆料,放話給特定媒體誤導案情,塑造輿論帶風向。前總統蔡英文時期召開的全國司改國是會議結論,落實「偵查不公開」和「無罪推定」原則,全被拋到腦後,此刻若是遵守法治原則,反被譏諷為不識時務。
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容積率弊案遭聲押,台北地院2日凌晨裁定無保請回。柯聲稱,是直到今年3、4月才知情京華城容積率840%一事,持續引發討論。另方面,從北檢在柯文哲的住家等處搜索起,至昨天暫告一段落,資訊量大爆炸也讓許多民眾頭昏眼花,資深媒體人陳揮文2日更批,許多傳聞或專有名詞如「疲勞偵訊」、「當庭逮捕」、「限制閱卷」等,都未獲解釋甚至被錯誤報導,並以自己曾跑社會新聞多年的了解,公布正確答案。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涉嫌京華城容積率弊案,遭台北地檢署依違背職務收賄罪、圖利罪聲押禁見,柯文哲歷經56小時往返北檢、北院的馬拉松式訊問後,台北地院1日晚間8時召開聲押庭,檢察官及律師當庭激烈攻防,11時問完柯文哲,暫押候審室,11時15分接著訊問彭,法官將在問完2人後,一併裁定是否羈押禁見。迄今日 凌晨截稿時,仍在審理中。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涉嫌京華城弊案,遭台北地檢署依違背職務收賄罪、圖利罪聲押禁見,柯文哲歷經56小時往返北檢、北院的馬拉松式訊問後,台北地院在9月1日晚間8時召開羈押庭,檢察官及律師當庭激烈攻防,法官漏夜訊問3小時,深夜11時問完柯文哲,暫押候審室,11時15分繼續訊問彭振聲,彭在2日零時43分問完,亦暫押候審室,法官正撰寫裁定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