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衛星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4日報導,中國大陸首艘自主研製大型出口雙燃料客滾船、內裝100%國產化交付;首顆「雄安造」衛星下線;可重複使用火箭朱雀三號進入首飛準備階段。近日,大陸在高端製造領域連續實現重大突破,中國製造的硬核實力頻頻出線。
大陸衛星通訊產業進入重大政策突破階段。大陸工信部上周正式向中國聯通頒發首張衛星行動通訊業務經營許可,象徵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加速邁向商用化。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正加快腳步搶攻商機,電信巨頭大戰從地面延伸到太空。
近年大陸衛星通訊技術快速發展普及,大陸工信部8月27日發布《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有序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等多方面,提出19條舉措。該《意見》指出,目標到2030年大陸要發展衛星通訊用戶超過千萬,業內人士也認為,未來衛星通訊有望形成新的兆元級市場。
大陸《人民日報》2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為慶祝「測繪法宣傳日」,主辦2025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主場活動,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活動現場展示,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建成以來,基準站已經擴展至近7000座,為數位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豐富數據要素保障。
近年大陸衛星通訊技術快速發展普及。大陸工信部27日發佈《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有序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等方面,提出19條舉措。據該《意見》指出,目標到2030年大陸要發展衛星通訊用戶超過千萬,業內人士也認為,未來衛星通訊有望形成新的兆元級市場。
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協會18日發布《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大陸以北斗為核心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整體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下同,約2.41兆台幣)、年增7.39%,光單年度的終端產品總銷量超過4.1億台,同時截至2024年底,大陸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突破12.9萬件、年增4.8%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協會18日發佈《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大陸以北斗為核心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年增率達7.39%,單年度的終端產品總銷量超過4.1億台,同時截至2024年底,大陸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突破12.9萬件、年增4.8%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美國太空軍高階將領示警,該部商業衛星觀測到到5顆中國大陸衛星在近地軌道進行「太空纏鬥」演練,發展近地軌道戰術,顯示中方太空戰術與技術能力正快速提升。
中國大陸軍事相關科技不斷展現突破,讓美國在戰略部署上備受挑戰。前立委郭正亮指出,美國B-2、B-21隱形轟炸機載彈量大、可飛長程,曾對葉門胡塞武裝造成嚴重打擊,堪稱終極武器。但大陸長光衛星公司近日秀出一張衛星光學空拍照片,疑似B-21被捕捉到,美軍大概看到嚇呆了。
中國大陸發展軍事科技日新月異,有評論指出六代戰機已趕超美國。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大陸衛星在亞洲遙遙領先,六代機殲-36、殲-50作戰半徑大增、還能整合AI數據,搭配剛問世的空警-600,還有彩虹-7長程無人飛機。美國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一天,印太司令的戰略報告隨時要重寫。
美國太空部隊(U.S. Space Force)表示,新式的衛星通訊干擾器已研發成熟,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部署第一批該設備,可以干擾敵方衛星發出的訊號。
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金門北面海岸近日再度漂來大量海漂垃圾;有民眾在位於東北角的「寒舍花」附近海灘散步時,在一堆海漂垃圾中發現一台「奇怪的」儀器設備,上面還清楚標示著「衛星導航探空儀」的簡體字,一時新奇便拍照上傳臉書求解;金門岸巡隊聞訊急忙派員前往現場將該儀器帶回調查,還要求該民眾將PO文下架,讓他疑惑是不是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我國防建軍、訓練狀況頻傳,日前爆出美國軍援台灣的防彈背心、防彈板發霉,甚至連棧板都有67%受潮狀況,國防部長顧立雄卻一問三不知。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8日驚傳打靶出人命意外,顧立雄對相關SOP也答不上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直言,軍人近期每次打靶練習都很害怕,應慎重調查,最怕推給往生者。美軍援部分,徐巧芯則質疑,顧立雄堅持避談金額數目和動支了哪筆預算,連第一批到貨多少百分比都沒有掌握。
中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VTVL-1可重複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商業航天在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為將來實現大運力、低成本、高頻次、可重複使用的航天發射邁出關鍵一步。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11日中午12時,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可重複使用垂直回收試驗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標誌著大陸商業航太在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為將來實現大運力、低成本、高頻次、可重複使用的航太發射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最新公布「2024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年大陸衛星服務相關產業總體產值達到人民幣(下同)5,362億元,較2022年增長7.09%。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晶片、演算法、軟體、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1,611億元,年增5.5%。其他由衛星導航應用所衍生帶動的關聯產值達3,751億元,年增7.79%。
大陸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於昨日開播電視劇「但願人長久」,該劇以已故歌手鄧麗君的真人故事改編。由於大陸衛星頻道已許久未播出由台灣參與投資與製播的電視劇,加上鄧麗君歌聲為兩岸共同回憶,大陸於此台海緊張之際播出該劇,是否為大陸方面有意緩和兩岸之舉,值得關注。
大陸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於2020年6月23日升空後發展至今,相關產業生態圈不斷擴大。據統計,2023年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整體產值達人民幣(下同)5,362億元,年增7.09%。專家預期,今後幾年大陸相關產業將重新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大陸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於2020年6月23日升空後,發展至今相關產業生態圈不斷擴大。據統計,2023年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整體產值達人民幣(下同)5,362億元,年增7.09%。
數天前,中國大陸的「泰景四號03衛星」對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Naval Station Norfolk)的雷達畫面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相當清析的輪廓,讓人們驚訝中國大陸在太空領域與日俱增的實力,自然引發各種討論。不過,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博士表示,這其實已經算舊聞了,大約2年前,同型的雷達探知衛星就已被送上太空,而且中國大陸第一個偵照目標就是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