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安全共同體的搜尋結果,共12

  • 石破茂的印太北約倡議

    石破茂的印太北約倡議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向媒體表達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的不滿,認為美國須片面防衛日本,但日本卻沒保護美國的義務。此議為美日關係投下變數,川普意味二戰後日本始終搭美國安全便車,占盡美國便宜,道盡川普對戰後日本的刻版化印象,延續第一任期對美日同盟的態度。

  • 奔騰思潮》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何思慎)

    奔騰思潮》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何思慎)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向媒體表達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的不滿,認為美國須片面防衛日本,但日本卻沒保護美國的義務。此議為美日關係投下變數,川普意味二戰結束後日本始終搭美國安全便車,占盡美國便宜,道盡川普對戰後日本的刻版化印象,延續第一任期對美日同盟的態度。

  • 賴清德出訪獲肯定 府點出此行言談聚焦「這三要素」

    賴清德出訪獲肯定 府點出此行言談聚焦「這三要素」

    賴清德總統順利完成南島之旅,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予以肯定。總統府今天點出賴清德此行言談聚焦的三大要素表示,這趟出訪背後是展現台灣善用地緣政治的角色,從第一島鏈串起第二島鏈、第三島鏈,展現台灣有責任成為促進世界繁榮發展的關鍵力量。

  • 習魯會晤共議深化中巴合作 開啟下一個黃金50年

    習魯會晤共議深化中巴合作 開啟下一個黃金50年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11月20日,在巴西利亞總統官邸黎明宮與巴西總統魯拉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表示,與魯拉親切友好、富有成果會談。共同回顧中巴關係50年發展歷程,一致認為兩國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日益彰顯全球性、戰略性、長遠性影響,成為開發中大國攜手共進、團結合作的典範。

  • 陸明年培訓3000外國警察 擴大全球影響力

    陸明年培訓3000外國警察 擴大全球影響力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中國近日宣布,將在明年培訓約3000名外國警察,並派遣警務顧問,提供手銬、警棍、防彈馬甲,裝甲車輛和面部識別軟體等研發項目,顯示其成為國際領先的安全服務提供者的意願。

  • 陸明年計畫培訓3000名「外國警察」並提供裝備和軟體

    陸明年計畫培訓3000名「外國警察」並提供裝備和軟體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法新社報導,中國9日宣布將在明年培訓約3000名外國警察,並派遣警務顧問,提供手銬、警棍、防彈馬甲,裝甲車輛和面部識別軟體,顯示其成為國際領先的安全服務提供者的意願。

  • 中越鐵路合作受阻?陸學者:需先解決4個挑戰

    中越鐵路合作受阻?陸學者:需先解決4個挑戰

    應中方邀請,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將於8月18日至20日赴大陸進行國事訪問。路透社16日援引越南官員消息報導稱,中越鐵路互聯互通將是此訪的重要議題,兩國預計將就此達成協議。據觀察者網引述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在《邊界與海洋研究》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稱,中越鐵路合作的呼聲早已有之,但遲遲未見實質性的進展,必須先解決四個挑戰。

  • 陸駐聯大代表指經濟脫鉤  科技打壓  單邊制裁將拖累全球發展事業

    陸駐聯大代表指經濟脫鉤 科技打壓 單邊制裁將拖累全球發展事業

    新華社3日報導,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美東時間2日在聯大「和平文化」議題一般性辯論發言,強調應堅持平等互信、共同發展、文明互鑒。大搞經濟脫鉤、科技打壓、單邊制裁的做法只會拖累、干擾全球發展事業,既不道德,也終將失敗。

  • 中俄防長會 稱兩軍互動助世界穩定

    中俄防長會 稱兩軍互動助世界穩定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26日在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新任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率團出席發言,並首次會見俄羅斯防長蕭依古在內的各國防長,董軍會晤蕭依古時說,中俄兩軍互動,對於全球戰略穩定至關重要。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又適逢中俄文化年,近期互動頻繁,普丁已宣布將於5月出訪北京,作為他新一任總統任期首個出訪國。

  • 董軍出席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   籲共同打造安全共同體

    董軍出席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 籲共同打造安全共同體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防部發布」消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26日在哈薩克阿斯坦納舉行,中國大陸國防部長董軍率團出席並發言。呼籲成員國共同打造一個更穩固堅韌、更開放包容、更具影響力的上合組織安全共同體,為維護共同利益提供堅強保障,為地區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 分析美日菲峰會 學者:日本成為美國在東亞的英國

    分析美日菲峰會 學者:日本成為美國在東亞的英國

    國策會今(12)日舉行「台灣關係法45周年、馬英九訪中與美日菲峰會」座談會。學者點出這次美日菲峰會顯見日本深受美國信任,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英國,日本自身能力強化後有望成為印太區域除美國外的另一個節點,減緩美國作為單一樞紐的壓力,也有學者預測南海恐出現多邊化的新冷戰格局,提醒台灣需觀察未來動態。

  • 學者觀點-從習訪越 論東南亞經濟共同體

    學者觀點-從習訪越 論東南亞經濟共同體

     回顧今年12月,在經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是訪問越南、大陸和菲律賓在南海島礁衝突不斷、以及在東京舉辦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日本友好合作50周年特別峰會之後,面對政治安全、經濟發展及社會文化等課題的「東協共同體2025年願景」,已經到了必須嚴肅檢視的時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