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家戶所得的搜尋結果,共47

  • 健保是政治!精神醫提醒石崇良「賴政府要選票」:混日子就可以了

    健保是政治!精神醫提醒石崇良「賴政府要選票」:混日子就可以了

    衛福部研議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將利息、鼓勵、租金擬採「年度結算」,引發社會反彈,因此行政院昨(6)日晚宣布暫緩。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忍不住酸,衛福部長石崇良雖想大刀闊斧,挽救健保與醫療,但健保其實是政治,而賴清德政府在連任危機下只看「滿意度」、重選票,因此他認為,石崇良「一直到2028都不可能有什麼作為,混日子就可以了」。

  • 補充保費非健保解方

    補充保費非健保解方

     為擴大健保財源,衛福部擬將原本按次徵收的補充保費項目,比如股利、利息與租金等收入,改為年度統一結算,引發廣大股民抗議。原本按次結算的收入門檻為2萬元,「小資族」只要將全年股利拆成數筆,每筆低於此數目,就不用繳交補充保費,但若改成年度結算,且門檻仍維持2萬元,每年將須多繳數千元以上的補充保費。此項調整預估每年增加100至200億健保收入。

  •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 政院喊卡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 政院喊卡

     為挽救健保財務,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年總合逾2萬就起徵,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補充保費,消息一出引起大反彈,行政院6日晚間「急踩剎車」,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畫」。

  • 時論廣場》補充保費非健保解方(沈政男)

    時論廣場》補充保費非健保解方(沈政男)

    為擴大健保財源,衛福部擬將原本按次徵收的補充保費項目,比如股利、利息與租金等收入,改為年度統一結算,引發廣大股民抗議。原本按次結算的收入門檻為2萬元,「小資族」只要將全年股利拆成數筆,每筆低於此數目,就不用繳交相關補充保費,但若改成年度結算,且門檻仍維持2萬元,每年將須多繳數千元以上的補充保費。此項調整,預估每年增加100至200億健保收入。

  • 醫改會揭補充保費不公 年度結算難擋租金、地下經濟

    醫改會揭補充保費不公 年度結算難擋租金、地下經濟

    補充保費改革爭議延燒,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補充保費制度本身存在地下經濟龐大、租屋市場不透明等問題,二代健保推動至今,「跨部門財稅資料整合、勾稽」的老問題遲遲未解,即便改成年度結算,也只擋下部分規避手法,真正的不公平問題仍在。健保要永續,不能只挑容易動的那一塊,應從完善所得資料、健全費基制度、強化收費公平,三方面同步啟動,才能真正落實改革。

  • 莫忘台灣窮人多

    莫忘台灣窮人多

     柯文哲交保後,在法院外大喊冤獄,批大罷免讓國家四分五裂,並表示立法院長韓國瑜說過「莫忘世上苦人多」,但「我們從來沒跟苦人一起生活過,我現在才知道。」他稱羈押禁見整整1年,「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陽光」。在牢房睡廁所邊,充分感受到底層生活。

  •  趙政岷專欄》莫忘台灣窮人多

    趙政岷專欄》莫忘台灣窮人多

    柯文哲交保後,在法院外大喊冤獄,批大罷免讓國家四分五裂,並表示立法院長韓國瑜說過「莫忘世上苦人多」,但「我們從來沒跟苦人一起生活過,我現在才知道。」他稱羈押禁見整整1年,「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陽光」。在牢房睡廁所邊,與犯人同在,充分感受到底層生活。

  • 股市創新高 貧富差距拉大到6.14倍

    股市創新高 貧富差距拉大到6.14倍

     2024年經濟成長表現超出預期,仍有4.84%的成長,但依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2024年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擴大,以最高20%與最低20%兩組相比,差距達6.14倍,貧富差距較前年增加0.02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台股8月29日指數衝上2萬4570點,創下歷史新高,股市持續高檔,貧富差距恐加劇。

  • 大學生租屋補助最高領8000元 申請資格一次看

    大學生租屋補助最高領8000元 申請資格一次看

    即將邁人開學季,多數大學生赴外地求學,若學校宿舍不足,就需向外租屋,學費、生活費,再加上動輒5、6000元起跳的租屋費,為家庭帶來不小負擔,大學生受惠於中央300億元擴大租屋補貼專案,不限家戶所得高低都能申請,以彰化為例,一般生補助金額為2400元,但仍要注意,申請的大學生本身名下不能有房產,此外,補助是以申請日為依據,而非租約日。

  • 大學生租屋補助最高領8000元 申請資格一次看

    大學生租屋補助最高領8000元 申請資格一次看

    即將邁人開學季,多數大學生赴外地求學,若學校宿舍不足,就需向外租屋,學費、生活費,再加上動輒5、6000元起跳的租屋費,為家庭帶來不小負擔,大學生受惠於中央300億元擴大租屋補貼專案,不限家戶所得高低都能申請,以彰化為例,一般生補助金額為2400元,但仍要注意,申請的大學生本身名下不能有房產,此外,補助是以申請日為依據,而非租約日。

  • 工商社論》落實數位與AI平權 解人才不足難題

    工商社論》落實數位與AI平權 解人才不足難題

     最近大學二階放榜,富人上大學是窮人6倍的階級流動問題,成了媒體關注焦點。這是「均衡台灣」治國理念必須關注的議題。當年,陳水扁總統來自貧困家庭,賴清德總統也來自礦工家庭,相信一定對所得偏低家庭族群可獲得大學培育,進而改變家庭所得的狀況感同身受。近年來,數位轉型及AI快速發展,有機會透過「授人以漁」的整體數位平權政策,提高台灣的階級流動,補足人才不足的問題。

  • 遠東活化資產 承億酒店進駐巨城

    遠東活化資產 承億酒店進駐巨城

     遠東集團資產活化有重大進展,繼台北信義區A13閒置16年開出遠百A13之後,遠東SOGO百貨15年前以60億元標下的新竹巨城,其飯店樓棟在閒置15年後終於找到合作夥伴,將於2027年開出「新竹承億酒店」,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23日代表公司與承億集團董事長戴俊郎簽下20+10年的租約。

  • 健保收入結構該調整?石崇良:房屋、證券交易收入挹注健保

    健保收入結構該調整?石崇良:房屋、證券交易收入挹注健保

    健保財務長期面臨收不抵支問題,健保署長石崇良拋出改革想法,由於目前健保收入高達75%來自以薪資所得為主的一般保費,僅10%來自補充保費。若要把餅做大,應思考結構的調整,包含房租轉售、證卷交易等,若能作為補充性財源,一般保費費率的成長就不用那麼快。醫界人士力挺指,全球貧富差距正在擴大,這是公平正義的問題,應讓有錢的人多付一點。

  • 傳任期過半就入閣 翁章梁:不存在

    傳任期過半就入閣 翁章梁:不存在

     地方政壇盛傳,嘉義縣長翁章梁第2任任期過半,可能就會入閣到中央,4日縣議會定期會,翁章梁先後被議員何子凡、王啟澧質詢此事,要翁不要當落跑縣長,應給個承諾。翁章梁強調未收到任何徵詢,「謝謝看得起我,這個問題不存在」。

  • 傳任期過半就入閣  議員籲別當落跑縣長  翁章梁:沒接受任何徵詢

    傳任期過半就入閣 議員籲別當落跑縣長 翁章梁:沒接受任何徵詢

    嘉義縣長翁章梁今(4日)在縣議會定期會進行施政總報告,詳述縣府團隊施政成果,縣議員何子凡、王啟澧先後針對外傳縣長連任任期過半,就會入閣傳聞要求翁章梁表態,翁章梁回應未受到任何徵詢,「謝謝看得起我」,這個問題不存在。

  • 人口移入就業機會增加! 台中市個人、家戶所得成長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去年台中市民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約111.7萬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約39.4萬元,雙雙位居六都第四。台中市經濟發展局指出,自市長盧秀燕108年上任以來至112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從108.2萬元,成長至111.7萬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則從35.2萬元,成長至39.4萬元。

  • 人口移入就業機會增加! 中市個人、家戶所得穩定成長

    人口移入就業機會增加! 中市個人、家戶所得穩定成長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去年台中市民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約111.7萬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約39.4萬元,雙雙位居六都第四。台中市經濟發展局指出,自市長盧秀燕108年上任以來至112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從108.2萬成長至111.7萬,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則從35.2萬成長至39.4萬。

  • 嘉義市家戶所得創新高 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

    嘉義市家戶所得創新高 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

    行政院主計總處8月16日公布去年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嘉義市平均每個家庭可支配所得再創歷史新高,為112萬8593元,較2022年成長4.72%,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另嘉義市2023年營利事業銷售額2898億元,較2022年增加逾122億元,在全國營利事業銷售額平均消退1.5%大環境下,嘉市逆勢增長4.4%,重要指標年年成長。

  • 嘉義市家戶所得創新高 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

    嘉義市家戶所得創新高 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

    行政院主計總處8月16日公布去年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嘉義市平均每個家庭可支配所得再創歷史新高,為112萬8593元,較2022年成長4.72%,全台排名第6,連5年破紀錄,另嘉義市2023年營利事業銷售額2898億元,較2022年增加逾122億元,在全國營利事業銷售額平均消退1.5%大環境下,嘉市逆勢增長4.4%,重要指標年年成長。

  • 《傳產》七都最貴!晚3年置產新竹縣 多籌215萬自備款

    房價有感成長,購屋族自備款壓力也大增,住商機構統計聯徵中心資料發現,新竹縣、市購屋族若晚3年買房,需分別多準備215.3、167.7萬元的自備款,位居七大都會區之首,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新竹縣市近年價格漲幅凶猛,惟區域供給以中、大坪數為主,使銀行貸款成數略為下滑,讓居民購屋負擔加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