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家族辦公室的搜尋結果,共378筆
新加坡過去是大陸富豪青睞的移民國家,但近年熱情已經逐漸消退,《金融時報》報導,隨著新加坡逐步收緊金融與移民監管政策,促使許多大陸高資產人士將目光轉向波斯灣地區,特別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與阿布達比。
渣打集團今(10)日發布最新調查,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科技與社會變革加速影響,全球超高資產家族(ultra-high-net-worth,UHNW)正加速重塑家族治理與資產布局策略。其中,新世代傳承接班、運用新興科技AI做為輔助投資決策的工具,以及不同世代家族辦公室成員的衝突,成為全球超高資產家庭關注的焦點。
第23屆遠見高峰會第十場專題論壇「留財引資 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由《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主持,與談人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吳薏菱論壇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發表專題演講。
新加坡經驗顯示再精巧的投資配置,若缺乏制度化的傳承機制,終究是隱憂。台灣有完整的壽險市場優勢,可作為發展亞資中心的財管引擎。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服務負責人王瑞鴻表示,政府力推亞洲資產中心,就家辦公室的類型來看,亞資中心應偏向聯合家族辦公室,金融業者是驅動的重要角色,再結合外部專家提供稅負及法律服務,打造屬於台灣元素的家族辦公室。
國際金融變局下的台灣轉型策略為何?第一金控總經理方螢基認為,近幾年市場變化迅速,資本市場波動劇烈,企業轉型挑戰嚴峻,尤其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接班議題使家族傳承議題更迫切,高資產客戶對全方位跨領域需求越來越高。而一銀在財管業務持續領先有兩大關鍵因素,一是信任、二是「1+1+N」的團隊模式力量。
兆豐金控總經理張傳章指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金管會的旗艦計畫,希望台灣金融業能夠轉型,設定「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政策藍圖,循序漸進推進。他認為,推動轉型有四大關鍵要素,分別是人才、產品、跨境通道及稅制。
亞洲家族辦公室數量爆發成長,高密度的台灣富豪客群家辦需求飆升。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4日在工商時報主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指出,台灣超高資產客群(資產逾新台幣10億元)密度居亞洲第三,這些客戶需求複雜,涵蓋「跨世代傳承、跨境、跨架構」,需要更專業的服務,他們期待銀行提供「全方位且長期」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能「信任」。
政府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台新銀行私人銀行事業處處長劉熾原表示,私銀將成為台灣金融的下一波趨勢,國內針對亞資中心已喊了十多年,他認為「成功機率非常高」,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台灣人很有錢,其次是主管機關此次非常積極。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7月揭牌迄今,已有57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署備忘錄,金管會核准進駐的金融機構已有37家,管理的資產規模增加2.85兆元,目標進度超前。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4日表示,期待目前的亞資中心高雄專區能夠變成「高雄特區」,藉由鬆綁法規,吸引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前進高雄,真正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方向邁進。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4日於「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時代」論壇指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自今年7月揭牌以來,短短3個多月內已取得顯著進展。根據金管會目標,兩年內完成54項修法並將資產管理規模擴增4兆元,迄今已完成39項修法,資產管理規模增至2.85兆元,達標七成以上。
亞洲家族辦公室數量爆發成長,高密度的台灣富豪客群家辦需求飆升。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4日在工商時報主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中指出,台灣超高資產客群(資產逾新台幣十億元)密度居亞洲第三,這些客戶需求複雜,涵蓋「跨世代傳承、跨境、跨架構」,因此需要更專業的服務,他們期待銀行能提供「全方位且長期」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能「信任」。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今年七月揭牌迄今,已有57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署備忘錄,金管會也已核准進駐的金融機構已有37家,管理的資產規模增加2.85兆元,目標進度超前,高雄副市長羅達生4日表示,亞資中心除了留財引資、投資台灣的兩大目標之外,期待目前的高雄專區,能夠變成「高雄特區」,藉由鬆綁法規,吸引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前進高雄,真正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方向邁進。
國營銀行加緊升級財管2.0腳步。據統計,臺灣銀行、土地銀行資產達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戶,合計超過千人,臺銀積極向金管會申辦高資產業務,土銀則預定於2026年第一季送件申請,兩銀行均表達前進亞資中心區的強烈企圖。
金管會力拚亞資中心的政策,設定的二年目標已達7成。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喊出「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三階段目標,其中二年增加4兆元的資產管理規模,目前達標7成、2.8兆元,彭金隆認為,台灣要充分利用擁有的三大優勢,首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產業鏈,其次是充沛的民間財富,最後是強大的投資動能,透過各項政策,做到極大化既有優勢、極小化劣勢影響,以「大贏小輸」組合拳,走出具有台灣特色的競爭利基。
全球財富管理需求日益提升,台灣擁有充沛資金、豐沛的產業動能,加上近年來資本市場日益活絡,發展亞資中心的優勢相當明顯。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發展亞資中心要採「大贏小輸」的組合拳,才能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競爭利基,為此,金管會設立了三層級推動架構加速推動。
中國信託實踐普惠金融精神以及專業信賴的財富管理服務深受認可,知名財經專業雜誌《今周刊》主辦之2025「第19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30日揭曉得獎名單,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橫掃本屆十項大獎。
玉山銀行展現深厚的專業實力,與卓越的服務品質,於《今周刊》第19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榮獲八項大獎,在整體綜合評鑑中,14度榮獲「最佳財富管理銀行」殊榮,並獲得「最佳商品獎」及「最佳AI應用獎」第一名。
響應政府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凱基銀行參與高雄資產管理專區試辦計畫,宣布以高雄分行作為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營業據點對外開業,提供多項高資產財富管理業務。未來也將整合集團資源,打造一站式的財富管理服務,並透過關係企業「中華開發資本」的優勢,滿足高資產客戶對私募股權投資的需求。
凱基銀行28日宣布,以高雄分行作為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營業據點對外開業,提供多項高資產財富管理業務,未來更將整合集團資源,打造一站式的財富管理服務,並透過關係企業「中華開發資本」在台灣創投的優勢,滿足高資產客戶對私募股權投資的需求,展現深耕高資產客戶市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