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琉球海域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漁業署回應綠色和平組織提出「漁業活動導致珊瑚衰退,漁業管理納入海洋保護區規劃」訴求,影響淺海珊瑚(礁)海域環境影響因素包括氣候變遷海水溫度升高、人為活動及開發行為等。漁業署3日強調,近年小琉球遊客量已超過建議環境承載量,且小琉球海域自102年起依漁業法相關規定,3浬內海域已禁止網具類漁船作業,澎湖縣政府102年已公告南方四島底刺網禁漁區,漁業署表示,尚不宜片面認定漁業活動為影響淺海珊瑚(礁)主要因素。
一艘東港籍漁船昨天(30日)清晨在蘭嶼外海60多浬處作業時,一名印尼籍船員突發身體不適需後送就醫,海巡署獲報後啟動緊急救援,由安平艦航程百浬前往接駁,歷經8小時接力後送,晚間將病患安全送返東港就醫。
823核三重啟公投昨(23)日順利結束,但是投票率僅為29.53%,創公投投票史上第3低,許多民眾不受任何影響按照平日生活進行,屏東旅遊勝地小琉球依然擠滿遊客人潮,但是下午4時許傳出有遊艇機械故障,在小琉球花瓶岩北方約1浬處漂流,高雄海巡隊獲報迅速出動,平安將2名船員及17名遊客救上岸。
受到低壓帶及西南氣流影響,大豪雨狂炸屏東縣,連帶海況也很差,不僅有漂流木阻礙往返離島小琉球的航道,海上也掀起2.5公尺高的浪,10日上午出航的客船有如海盜船,乘客無不尖叫聲連連,為此,聯營處、泰富、藍白、大福等4航運業者紛紛決定下午異動航班,將末班船提早,至於11日是否正常航行,尚待觀察。
屏東縣政府2024年7月1日起,在小琉球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結果人潮直接轉到免收費的蛤板灣潮間帶,人數暴增為收費潮間帶的443%。縣府20日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蛤板灣潮間帶也要納管收取觀光保育費,每名遊客60元。
潛水勝地屏東小琉球,近年不時發生漁船與潛客在活動海域互相干擾情況,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護潛水者及海上活動者安全,明確區分水域活動範圍,繼船隻船潛使用的浮球「海上蛋糕」後,近日也購置80支潛水旗幟,提高潛水活動的辨識度,盼減少潛水族群與漁民航道使用上的衝突。
熱門觀光景點屏東小琉球年登島人次破百萬,大量的光觀人潮,帶來的是生態不堪負荷,珊瑚礁覆蓋率僅11.9%全台最低,日前遭監察院糾正權責機關。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除持續改善作為,也推動保育型生態旅遊,聯手在地協會,推出「咕咕碗租借」、「低碳旅遊行動」和「綠色體驗推廣」等活動,減少一次性塑料垃圾,打造低碳島嶼。
屏東小琉球年登島人次達百萬,觀光蓬勃帶來當地海域生物數量衰減、資源枯竭,珊瑚礁覆蓋率連續3年為全台海域最低,平均僅11.9%。監察院11日公布監委范巽綠、林盛豐調查報告及糾正案,直指海委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等權責機關明顯有疏失。
屏東度假勝地小琉球年登島人次達百萬,觀光蓬勃發展帶來的是小琉球海域生物量衰減、資源枯竭,珊瑚礁覆蓋率僅11.9%,為全台最低。監察院11日表示,權責機關明顯有疏失,通過監察委員范巽綠、林盛豐提案,糾正海委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
監察院指出,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態系長期遭受破壞,致嚴重衰退與失能,尤以沿海遊憩活動密集區之珊瑚覆蓋率更為低落,權責機關顯有疏失,監察院通過監察委員范巽綠、林盛豐提案,糾正海委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攜手海洋大學,組成聯合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調查隱蔽性魚種,意外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組成聯合團隊,在我國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做隱蔽性魚種調查,成功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 (Fusigobius taipinensis)」,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高多樣性的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
今年6、7月有不少潛水活動者及保育志工觀察到墾丁及小琉球海域出現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指出,目前墾丁珊瑚白化看起來比2020年嚴重,也許大家無法直接阻止水溫升高,但可以盡量節能減碳,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海洋健康狀態,共同思考解決之道。
屏東縣政府日前公告小琉球杉福、漁埕尾、肚仔坪等3處潮間帶為保育示範區,同一時間進入各潮間帶以300人為限,且僅能行走規畫路線,7月1日起每人將收取60元海洋保育費,成為全台第一個收觀光保育費的離島鄉鎮。地方對海保育樂觀其成,期盼海洋永續發展可擴及全台。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首次集結全台20家潛水業者,於今年成立「珊瑚特潛聯盟」,並認養40處珊瑚礁棲地,密切掌握珊瑚健康狀況,今天是世界珊瑚日,海保署正式成立「海保署珊海俱樂部」LINE官方帳號,讓民眾可以瞭解更多海洋及珊瑚保育知識,及協助回報珊瑚白化狀況。
海軍艦隊指揮部256戰隊海虎潛艦於21日發生6人落海,3人獲救,至今仍有3人失聯。海軍艦隊指揮部27日晚間表示,海軍田單軍艦27日下午在小琉球南方海域尋獲紅色充氣式救生衣1件,初步判定為海虎軍艦團體裝備,但沒有發現落海人員。
海軍艦隊指揮部256戰隊海虎潛艦昨(21日)午間在小琉球南方海域訓練期間因裝備脫落,實施浮航固定時,遭超過10米以上湧浪襲擊,陳姓少校等6名官兵當場落海,3名官兵被救起,另外3名士官失蹤,據了解,艙內也有2名官兵撞傷造成1人開放性骨折,但無大礙,可見當時浪海象相當差。
海軍艦隊指揮部256戰隊海虎潛艦昨(21日)午間在小琉球南方海域訓練期間因裝備脫落,實施浮航固定時,遭巨大湧浪襲擊,陳姓少校等6名官兵當場落海,3名官兵被救起,另外3名士官失蹤。至今事發已超過18小時,海空軍派出大批機艦與海巡艦艇進行聯合漏夜搜救,目前仍無所獲,根據海流方向,有可能流向南方海域,因此今日海空搜救範圍全集中在小琉球南方海域。